• 精选
  • 会员

杯酒释兵权与“强干弱枝”

2020年6月16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杯酒释兵权与“强干弱枝”。

从907年到959年这五十三年内,中原地区更换了五个朝代,前后八姓十三君。在这五个短命的朝代中,除后梁是被另一个长期对立争锋的军事实力集团(太原李氏集团)所推翻、后晋是被北方辽帝国所颠覆以外,其余都是被内部的军人所篡夺的。为了改变这种篡窃成风、兵战不息的局面,避免使北宋成为继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朝代,宋太祖赵匡胤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政治和财政措施。

赵匡胤凭借自己掌握的禁军大权,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后周政权。他深知掌握禁军对自己统治的重要性,因而改革的首项措施就是针对禁军及其将领的。

在他即位时的禁军将帅中,既有慕容延钊、韩令坤这样的前朝元老,又有石守信、王审琦这样的结义兄弟。没有他们的支持,太祖难登大宝。而一旦龙飞在天后,太祖又担心他们骄横跋扈,以致变生肘腋。

为此,他与赵普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解除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兵权。根据司马光《涑水记闻》的记载:

某日,宋太祖设宴款待石守信、王审琦等禁军高级将领。酒过三巡,太祖故作愁眉不展状,开口说道:“我不是靠你们出力,到不了这个地步。但做皇帝也太难了,实在不如做节度使快活,我现在是整夜不敢安枕睡觉啊!”石守信等人忙问其故,宋太祖说:“这很清楚,谁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惊恐万状,纷纷表白:“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太祖说道:“你们虽无异心,可是如果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一旦以黄袍加你之身,你虽然不想做皇帝,能办到吗?”众将一听,都吓得离席叩头,请求太祖指示一条“可生之途”。太祖这才表明了自己的真实意思:“人生如白驹过隙,求富贵者,不过想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免遭贫乏而已。你们何不解除兵权,出守地方,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置下永久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再与你们结为婚姻之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不很好吗?”众将明白了太祖的意思,一齐拜谢道:“陛下关怀臣等,真可谓生死而肉骨啊!”第二天,这些人便都称病辞职。太祖大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晓

赵匡胤能够当皇帝靠的是陈桥兵变,他不是一个地方实力派,而是一个中央高级将领,他凭借这样一个殿前都点检的位置,成功地发动了一场政变,而他的成功之处也恰恰意味着最大的危险。所以杯酒释兵权解决的是中央禁军的高级将领新老交替问题。

除了用“和平收买”的方式解除功臣大将的兵权外,太祖还对禁军的人事和组织做了多项调整。例如用资历浅、才能平庸的人取代宿将,以收易制之效;殿前都副点检和侍卫亲军都副指挥使之类的禁军最高军职,后来都不再除授,从而降低禁军将领的地位和声望;侍卫亲军既无兼统之人,此后逐渐分为马军、步军二司,形成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三衙”鼎足而立、彼此牵制的局面。

宋太祖采纳赵普等人的建议,从政治、财政、军事、司法四个方面削除藩镇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唐朝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的纷乱局面。

五代时期,节度使通常兼任治所所在州的行政长官,而节度使手下的将领则担任节度使所辖其他州(称为“支郡”)的行政长官。此外,节度使还可以自行任命州县官吏。针对这种状况,宋太祖在着手进行统一战争时,也开始削夺节度使的行政大权。他在削平荆、湖割据势力后,即下令这些地区节度使驻地以外的各州直属中央,取消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兼领支郡的制度。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等职,直接对中央负责。知州之外又设通判,与知州分掌地方权力,彼此相互牵制。此后,其他节镇所领的支郡也都陆续收归中央直接管辖。另外,宋太祖还利用节度使调任、致仕、入京朝见等机会解除他们的权力,将其投置闲散,使其再无可能威胁中央。

唐末五代的藩镇之所以能成为对抗中央的强大势力,就在于藩镇控制着自己所辖地区的财政大权,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这种情况在宋太祖即位之初仍然延续着。一些节度使依仗权势,在地方上巧立名目,盘剥百姓,聚敛财物,中饱私囊。针对这种情况,宋太祖改派文官去地方参与财政管理,防止藩镇垄断商税,增课民租。又命令各地每年的租赋和商税收入除留下少量应付日常需用以外,其余一律上交朝廷,不得私自存留。同时,又在各路设置转运使,掌管所辖地区的财政事务,负责将财赋收入转送京师。通过这些措施,地方上的大部分财政收入都集中到了朝廷,极大地削弱了藩镇的势力,使之再无力量豢养军队,有效遏制了他们对朝廷的威胁。

为了削夺藩镇的兵权,宋太祖借鉴后周世宗的经验,下令地方长官将本部兵员中的骁勇之士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又挑选强壮的士卒,定为“兵样”,送往各地,以此为标准招募人员加以训练,然后送到京师充当禁军。这样,各地军队中的精华都被集中到京师,编入中央禁军,地方上再无精兵壮勇,只剩下老弱病残,“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

五代时期,藩镇诸侯专横跋扈,常常擅自任命部下将领担任地方司法机构的长官,总揽司法大权。而主持刑事审判的官员也多由武人担任,因此常有草菅人命、枉法杀人的事情发生,朝廷对此却无法过问。鉴于此种弊端,宋太祖下令各州的死刑案件都必须上报朝廷,由刑部复查审核,地方官不得擅自判处罪犯死刑。随后又令各州上报的案卷均由刑部与大理寺会同裁决,再将结果上报皇帝。开宝六年(973年),朝廷又委派经科举入仕的文官担任各州管理司法的官员,并恢复了各县县尉的设置,把原来通常由节度使的亲随镇将掌握的司法治安权收归朝廷。

通过对地方藩镇行政权、财权、兵权和司法权的全面削夺,宋太祖从根本上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尾大不掉、割据自雄的混乱局面,彻底改变了外重内轻的格局,为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从此以后,藩镇虽仍然存在,但已不再有专制一方的权力。朝廷号令藩镇,如臂使指,从心所欲。即便是领兵在外的节度使,一旦皇帝有诏,必定立刻赴阙,绝无违令拖延的可能。

宋太祖 / 赵匡胤 / 赵普 / 杯酒释兵权 / 赵光义 / 强干弱枝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