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温床:两大农业区的形成。
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世界上几个最古老的人类文明,都发生在最早出现农业经济的地方,都是农业文明。农业与文明发生如此紧密的联系,并非偶然。
在史前时期,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农业。农业的发明,实现了从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的改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于人类历史实在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有人称之为“农业革命”。可以说,自从人类发明了农业,才算真正踏上了通向文明社会的征程。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农业是由神农氏发明的。《易·系辞下传》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农氏只是传说中的人物,究竟生活在什么时代,无法确定,不过,更多的古典文献将他排在五帝之前,可见其年代相当久远。
在中国幅员辽阔的版图上,如果以适宜农业发生的条件来观察的话,黄河和长江所在的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无疑最具有孕育农业的优越条件。
华北地区属于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水热同步,秋季干凉,冬季寒冷,年降雨量约四百至八百毫米,基本上是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属大陆性气候。本地区最主要的地貌类型是广泛分布的黄土,厚厚的黄土为培育农作物提供了巨大的天然温床。黄河贯穿全境,千万年来,她像一条巨龙来回摆动,造成了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带,河谷和平原淤积的黄土土壤更构成了发展旱作农业的温床。
华中地区位于北纬二十五至三十四度之间,因高高的青藏高原的阻隔,这里呈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约为一千至一千六百毫米。这一地区河网密布,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大部分流经本区,其流量是黄河的二十倍,它孕育了肥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水热条件俱佳,湖泊星罗棋布,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与华北和华中两大区相比,中国的东北地区因天气寒冷而适于狩猎,华南和西南地区因河流众多,山高水险,平地不多,也不利于发展早期农业。因此,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只有华北和华中两地区最适合农业生产,把它们比喻为农业发生与发展的两大温床一点也不为过。
考古学证明,在中国大约一万多年前已经出现了农业,中国的长江和黄河流域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农业的地区之一。
过去,我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量的考古学实证告诉我们,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同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江、黄河这两大河流域共同孕育了以大米、小米为农业特色的东方文明。
考古界迄今见到的最早的农业遗址是湖南道县玉蟾岩和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考古学家在玉蟾岩发现了几粒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稻谷,在仙人洞则发现了具有栽培稻形态的植硅石,在更靠下面的旧石器晚期的地层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野生稻。C14(碳十四)测年表明,人们开始栽培水稻始于距今一万两千年以前,这是世界范围内已知最早的稻作农业证据。
考古学家在距今八九千年、重点分布在今天洞庭湖一带的彭头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更加丰富的稻作遗存。再晚一些时候,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普遍发现了一层稻谷遗存,层厚二十至五十厘米,最厚处超过一米,折合稻谷多达一百二十吨以上,足以证明此时已经出现了相当发达的稻作农业。除了稻谷遗骸之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南方稻作农具,多为木、骨质器具,如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一种翻地用的骨耜,另外还有木铲、收割用的骨镰以及木杵、石磨盘等粮食加工工具,表明这是一种耜耕农业。
和南方相比,黄河流域更适合发展旱作农业,而不利于种植水稻,当地居民经过长期选择,最终培育出粟和黍这两种旱作农作物。目前,还不清楚这两种农作物最初发生的情景,不过到了距今八九千年的河北磁山遗址已经可以看到,在两千五百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发现了大量储存粮食的窖穴,其中,存有粟的朽灰的至少有七十座,如换算成新鲜粮食,竟达十万斤!足见当时粟的产量很高。翻土工具多为石锄、石铲,收割工具有石镰,加工工具则有石磨盘、石磨棒等。可见,这一时期的农业早已告别了粟作农业的初级阶段。
在公元前700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南北两个农业文化区,即南方的稻作文化区和北方的旱作农业区。这两大农业区正是后来数千年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区,可以说主要吃大米的南方人和主要吃小米的北方人,在农业发明之后的数千年里共同缔造了辉煌的中华古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