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提问+学会提问是涤清本质源泉-“学会提问”,「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源泉」-为什么说“学会提问”比得到答案更重要?-真正厉害的人,是怎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提问提的好,人类多思考?+为什么厉害的人提问都能一语中的?4个提问套路送给你-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7个问题抽屉,快速提升精准提问力-好问题,就是能带来“下一步行动”的问题-5why分析法一丰田的问题分析法+提问的艺术:为什么你该这样问-引言 答得好不如问得好-第一篇 商业篇-01 不要滔滔不绝,却忘了客户的感受-02 四个问题,助你突破销售-03 这是真正的使命,还是你的一己私欲-04 这是你能做到的最好了吗-05 用封闭式问题摆脱兜圈子的烦恼-06 用能引发互动的问题避开陈词滥调-07 聆听,而非越俎代庖-08 要去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消除批评-五个“为什么”探寻对方的真实需求-10 打破会议拖延顽症-11 彼得·德鲁克的“五个最重要的问题”-12 客户的利益与价值息息相-让初次会面变得更有效-第二篇 人际交往篇-13 每个人都渴望被聆听-14 以最直接的问题洞悉对方最真实的欲望-15 追根溯源的问题往往最有力-16 从头开始或许就是峰回路转之时-17 用满足感开启更多的秘密-18 像关心自己的梦想一样关心他人的梦想-19 对话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20 从他人内心感悟中学习-21 人们真的了解你吗-22 打动人心的问题犹如射进黑暗之屋的光-23 找到打开心灵的密钥-24 与人分享他们最值得珍惜的一刻-我的人际交往笔记: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第三篇 人生篇-25 坚持站在问题的核心处-26 像苏格拉底一样思考-27 参透为何,一切事才能迎刃而解-28 用加减法,帮助对方做出选择-29 静思会带来更有效的行动-30 引导他人认清自己的角色-31 给自己写个讣告,你才知道想过怎样的人生-32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那就怎样对待别人吧-33 把每一天都当作余生来度过-我的人生启示:提问笔记获得更多人生智慧-提问的艺术:结语-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学会提问:前言+第1章 学会提出好问题-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最好先问一问“关我什么事”-亲自动手才更有乐趣-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批判性思考的人拥有的主要价值观-让对话一直进行下去+第2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是什么”问题和“应不应该”问题-他到底在说什么啊-他想让我相信什么结论-找到结论有线索可循-引导读者得出你的结论-来,做做思维体操+第3章 理由是什么-他为什么相信这个观点-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成型-先有理由,再有结论-来,做做思维体操+第4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检查有没有歧义-看看上下文,这才是它的真实含义-小心那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它会让你的思维短路-来,做做思维体操+第5章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到哪儿去找假设-两种价值观冲突时宁可要哪个-可能发生的结果是价值观假设的重要线索-一个例子:关于竞争与合作的争论-价值观及其相对性-找到描述性假设的一些线索-来,做做思维体操+第6章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有可能假设是明显错误的-推理理由谬误百出-警惕分散注意力的干扰-愚弄人的循环论证-推理错误小汇总-来,做做思维体操+第7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我为什么要相信它-事实断言可靠吗-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可靠吗-典型案例作为证据可靠吗-当事人证词作为证据可靠吗-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可靠吗-来,做做思维体操+第8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个人观察作为证据可靠吗-研究报告作为证据可靠吗-研究结果能采用吗-评价科学研究的一些线索-样本能够代表整体吗-调查和问卷的回答真实吗-一个例子:对取消终身教职的批判性评价-类比作为证据可靠吗-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来,做做思维体操+第9章 有没有替代原因-有果必有因-找到更多的替代原因-组间差异的替代原因-相关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很多事件并非只有一种解释-哪个原因更合理-发掘潜在的原因-来,做做思维体操-第10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不知来历的和带有偏见的数据-令人困惑的平均值-把一个结论改头换面包装成另一个结论-省略数据也是欺骗-表述方式不同效果更加动人-来,做做思维体操+第11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接受说服之前,先打个问号-找到常见类型的重要信息的一些提示-考虑是否有负面效果-面对信息缺失的现实-来,做做思维体操+第12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各种假设和多个结论-两面还是多面-某个条件下才合理的结论-来,做做思维体操-学会提问:最后的话-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第七版)

来,做做思维体操

2020年6月21日 字数:1386 来源: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 作者:[美]尼尔·布朗 提供人:jiaoqiao57......

来,做做思维体操

!关键问题:统计数据有没有欺骗你?

在下列每篇练习文章里,请你找出证据的不当之处。

⊙第一篇

政府部门职位的竞选和角逐变得越来越失控。越来越多的选举中金钱开始起到关键作用。现在赢得普通的参议院席位平均花在竞选活动中的支出就要超过800万美元,而典型的总统竞选人则要花费超过3亿美元。现在是时候来点实质性的改变了,因为我们不能只让那些政客通过广告宣传的大笔花费来购买他们的职位。

⊙第二篇

家庭正变成越来越危险的栖身之所。和家庭相关的伤害案件的数量正在直线上升。2000年,大约有2 300名14岁及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家庭中发生的事故。同时,每年有4 700 000人被狗咬。更糟糕的是,哪怕电视机这个相对安全的家用电器也开始变成危险源。事实上,每年有42 000人被电视机或者电视机架所误伤。既然家里发生这么多的事故,也许人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待在户外。

⊙第三篇

攻击型的心理咨询减少了部队的精神问题。最近在一场重要的战斗冲锋期间由部队开展的一项针对10 000名士兵的研究显示,更具攻击性的心理咨询手段使士兵们企图自杀的危险行为减少了超过50%。

给个提示

⊙第一篇

结论:有必要改变对政府部门职位的竞选角逐。

理由:政客们花在竞选活动上的钱太多了。普通的参议员在竞选活动中花费超过800万美元。总统候选人花费超过3亿美元来进行竞选活动。

竞选活动是不是太费钱了?“平均”和“典型”这样的词应该提醒我们注意其潜在的欺骗性。我们需要了解用来计算这些数据的平均值的种类。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比如,在参议院席位竞选数据中使用平均数有可能会得出一个歪曲的数字,因为某些参议员,尤其是那些势均力敌的参议员在竞选中作为候选人花费的钱确实数额巨大。但是,由于很多参议员基本上是必定会重新当选,这些竞选活动很可能花费并不大。我们知道只有极小一部分参议员的竞选活动双方实力极其接近。因此,如果用平均数来代表平均值,多数人可能不会花费报道中提到的那么多钱。换句话来说,如果用中位数或者众数就可能表现出低得多的数值。同样,知道数值分布和全距也会让你更加了解你所关心的竞选活动的花费到底有多少。

附带提一句,重要的参照数据也缺失了。竞选活动的花费和过去类似的活动花费比起来怎么样?其他政府部门的竞选花费又怎么样?很可能竞选活动的花费近几年实际上一直在走下坡路。

⊙第二篇

结论:花时间待在家里正变得越来越危险。

理由:和家庭相关的伤害正在日渐增多。

证据:一年期间,2 300名儿童死于家中发生的事故。

每年有4 700 000人被狗咬。

每年有42 000人被电视弄伤。

要评价这个论证,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什么样的证据拿来回答下面的问题最为合适,“现在的家里比起从前来是不是更加不安全了?”在我们看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数据就是拿现在每年家中重大事故的发生率和过去几年的事故发生率做比较。同样有关的是每小时在家里发生的伤害事件的数量和过去几年同样的数据之间的对比。很可能更多家庭伤害的发生是因为人们比过去花在家里的时间增加了很多。如果他们待在家里的时间更多,在家中发生伤害的数字相应增加,这就显得符合逻辑了。

这个论证当中提供的证据很可疑,有下面几点理由。第一,关于家庭伤害的总数作者根本没有提供任何数字。我们知道作者说它们在直线上升,但是根本没有证据表明这样的上升。第二,有关儿童在家庭事故当中丧生的具体细节也没有披露。这个数据和过去儿童在家中身亡的数据相比又怎么样?是什么类型的事故导致这些儿童的死亡?第三,狗咬的数字具有欺骗性。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狗咬事件是不是发生在家中。更重要的是,狗咬人的数字好像不能引导我们得出结论说待在家里是不安全的。第四,有关电视机的数据也很可疑。作者是从哪里得到这些动人的数据的?同样,这些伤害中大部分到底伤得有多严重?

欺骗 / 数据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