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提问+学会提问是涤清本质源泉-“学会提问”,「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源泉」-为什么说“学会提问”比得到答案更重要?-真正厉害的人,是怎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提问提的好,人类多思考?+为什么厉害的人提问都能一语中的?4个提问套路送给你-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7个问题抽屉,快速提升精准提问力-好问题,就是能带来“下一步行动”的问题-5why分析法一丰田的问题分析法+提问的艺术:为什么你该这样问-引言 答得好不如问得好-第一篇 商业篇-01 不要滔滔不绝,却忘了客户的感受-02 四个问题,助你突破销售-03 这是真正的使命,还是你的一己私欲-04 这是你能做到的最好了吗-05 用封闭式问题摆脱兜圈子的烦恼-06 用能引发互动的问题避开陈词滥调-07 聆听,而非越俎代庖-08 要去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消除批评-五个“为什么”探寻对方的真实需求-10 打破会议拖延顽症-11 彼得·德鲁克的“五个最重要的问题”-12 客户的利益与价值息息相-让初次会面变得更有效-第二篇 人际交往篇-13 每个人都渴望被聆听-14 以最直接的问题洞悉对方最真实的欲望-15 追根溯源的问题往往最有力-16 从头开始或许就是峰回路转之时-17 用满足感开启更多的秘密-18 像关心自己的梦想一样关心他人的梦想-19 对话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20 从他人内心感悟中学习-21 人们真的了解你吗-22 打动人心的问题犹如射进黑暗之屋的光-23 找到打开心灵的密钥-24 与人分享他们最值得珍惜的一刻-我的人际交往笔记: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第三篇 人生篇-25 坚持站在问题的核心处-26 像苏格拉底一样思考-27 参透为何,一切事才能迎刃而解-28 用加减法,帮助对方做出选择-29 静思会带来更有效的行动-30 引导他人认清自己的角色-31 给自己写个讣告,你才知道想过怎样的人生-32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那就怎样对待别人吧-33 把每一天都当作余生来度过-我的人生启示:提问笔记获得更多人生智慧-提问的艺术:结语-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学会提问:前言+第1章 学会提出好问题-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最好先问一问“关我什么事”-亲自动手才更有乐趣-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批判性思考的人拥有的主要价值观-让对话一直进行下去+第2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是什么”问题和“应不应该”问题-他到底在说什么啊-他想让我相信什么结论-找到结论有线索可循-引导读者得出你的结论-来,做做思维体操+第3章 理由是什么-他为什么相信这个观点-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成型-先有理由,再有结论-来,做做思维体操+第4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检查有没有歧义-看看上下文,这才是它的真实含义-小心那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它会让你的思维短路-来,做做思维体操+第5章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到哪儿去找假设-两种价值观冲突时宁可要哪个-可能发生的结果是价值观假设的重要线索-一个例子:关于竞争与合作的争论-价值观及其相对性-找到描述性假设的一些线索-来,做做思维体操-第6章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有可能假设是明显错误的-推理理由谬误百出-警惕分散注意力的干扰-愚弄人的循环论证-推理错误小汇总-来,做做思维体操+第7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我为什么要相信它-事实断言可靠吗-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可靠吗-典型案例作为证据可靠吗-当事人证词作为证据可靠吗-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可靠吗-来,做做思维体操+第8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个人观察作为证据可靠吗-研究报告作为证据可靠吗-研究结果能采用吗-评价科学研究的一些线索-样本能够代表整体吗-调查和问卷的回答真实吗-一个例子:对取消终身教职的批判性评价-类比作为证据可靠吗-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来,做做思维体操+第9章 有没有替代原因-有果必有因-找到更多的替代原因-组间差异的替代原因-相关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很多事件并非只有一种解释-哪个原因更合理-发掘潜在的原因-来,做做思维体操+第10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不知来历的和带有偏见的数据-令人困惑的平均值-把一个结论改头换面包装成另一个结论-省略数据也是欺骗-表述方式不同效果更加动人-来,做做思维体操+第11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接受说服之前,先打个问号-找到常见类型的重要信息的一些提示-考虑是否有负面效果-面对信息缺失的现实-来,做做思维体操+第12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各种假设和多个结论-两面还是多面-某个条件下才合理的结论-来,做做思维体操-学会提问:最后的话-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第七版)

来,做做思维体操

2020年6月21日 字数:1567 来源: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 作者:[美]尼尔·布朗 提供人:jiaoqiao57......

来,做做思维体操

关键问题:推理论证中有没有什么谬误?

请找出以下三篇练习文章推理中存在的谬误。

⊙第一篇

卫生局局长超越他自己的职位权限,建议从三年级开始就要开展明确的性教育。很显然他又是一个席卷全国的艾滋病严重焦虑的受害者。不幸的是,他的深受媒体宣传影响的宣言给那些支持明确性教育的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哪怕对全国儿童造成损害也在所不惜。

性行为是一直局限在家庭小圈子里的隐秘话题,直到最近性教育才被强加给儿童。卫生局局长的建议将家庭的作用完全取消。本应该是父母对其子女解释性爱行为,而且采用的方式大家都不用觉得尴尬。没有家庭介入的性教育完全剥夺了价值观和任何意义上的道德观,因此应该加以阻止才对。多年来,家庭都承担了性教育的责任,而这才是性教育本应采取的方式。

⊙第二篇

比特犬通常受到大众的无理歧视,因为少数几例比特犬的凶猛行为导致人们异乎寻常的过激反应。只有傻瓜才会禁养这类犬种。大多数有关比特犬的投诉都来自恨犬人士,这些人一见到狗就吓得胆战心惊。我自己养了一只忠心耿耿的比特爱犬安迪已经七年多了,它一直都规规矩矩地表现良好。我坚信它绝对不可能去攻击一个陌生人。同样,还有欧维特医生,本地一家爱犬诊所的主任,他也说绝大多数的比特犬都不是好斗凶猛的。明确颁布某种比特犬禁养令只能是一种无用的姿态。我也见过不少其他犬类,例如金毛猎犬咬人。因此,单纯禁养比特犬并不能完全防止狗咬人。一旦禁养比特犬的法案获得通过,下一步必将是禁养一切可能咬人的狗。

⊙第三篇

比尔:窝藏图谋破坏美国恐怖分子的国家应该被当做美国的敌人。任何不将恐怖分子主动交给美国司法体系的国家都明白无误地站在恐怖分子的一边。这种行为意味着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不愿看到这些恐怖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而是更热心于窝藏杀人犯、强奸犯、小偷和反民主人士。

泰勒:一个人有直系亲属一直在为中情局效力,从他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但是在我看来,一旦你开始将那些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人贴上敌人的标签,那么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国家都会被当做美国的敌人,那么我们最终成为孤家寡人,没有一个同盟。

给个提示

⊙第一篇

结论:性教育不应在学校开展。

理由:(1)卫生局长的报告体现了过度恐慌。

(2)卫生局长受到艾滋病恐慌和媒体渲染的影响。

(3)报告完全排除了家庭的作用。

(4)性教育是父母的工作,这是自古以来的方式,今后也应该保持下去。

作者论证一开始就攻击卫生局长而不是驳斥论题。他断言此建议是艾滋病恐慌的一个连带产品,而不是经过深入研究得出来的。他暗示卫生局长发表报告是为了呼应媒体上的热点问题,削弱了他的可信度和品格,因此是人身攻击。

第二条理由是稻草人谬误,因为它暗示性教育的目标就是包揽儿童性教育的一切。

他的第三条理由混淆了“是什么”和“该是什么”,因此是一厢情愿谬误(wishful thinking fallacy)的一个例子。性教育应该由父母承担和决定并不意味着父母会提供这些教育。

第四个理由体现了虚假的两难选择——要么把性教育开除出学校课堂,要么面临道德滑坡和价值观缺失的一代儿童。但是有没有可能即使性教育在家中进行也照样会有道德滑坡的一代儿童?难道学校和家庭联手在性教育上各司其责就没有任何可能吗?教育培养出的儿童做好准备在生活中正确对待性问题,难道不比有道德缺陷的少年犯好?

⊙第二篇

结论:比特犬不应该被禁养。

理由:(1)禁养的愿望来源于公众对少数几例咬人事件的过激反应。

(2)大多数投诉来源于仇恨犬类的人。

(3)狗主人知道比特犬从来不会咬人。

(4)禁养比特犬也解决不了问题,还是有其他种类的狗会咬人。

(5)爱犬诊所主任说多数比特犬都不是特别具有攻击性。

(6)禁养比特犬会导致禁养其他种类的狗。

这篇文章一开始就犯了人身攻击和恶语中伤的谬误,攻击那些想禁养比特犬的人的品格,而不是提出任何具体的论证。一厢情愿好像影响到作者的第三条理由。第四条理由犯了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减少恶狗伤人的数量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即使解决不了恶狗伤人的全部问题。他的第五条理由犯了滑坡谬误,因为完全有可能立法禁养某品种的狗而不用延伸此法律到其他品种上去。他的最后一条理由犯了诉诸公众谬误,错误地估计因为很多人对狗都有这样一种看法,因此这种看法就是真的。

推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