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文化中,道德银行破产最明显的症状之一,就是对待道德问题的某种时髦态度,对这种态度,下面这句话概括得最恰当不过:"不存在黑白,只有灰色。"
在关于个人、行动、行为准则和一般道德的问题上,人们都坚持这种态度。在这一背景下,“黑与白”意味着"善与恶"(那句流行口号中使用的逆序在心理学上很有意思)。
不管考察这个观点的哪个方面,都会发现它充满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偷换概念”的错误)。如果不存在黑白,那就不可能有灰色,因为灰色只是黑白的混合。在能够辨别“灰色”之前,必须知道什么是黑什么是白。在道德领域,这意味着必须首先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当人们确定一种选择为善而另一种为恶时,他就没理由选择二者的混合。他没有理由选择任何他明知道是恶的成分。在道德中,企图假装自己仅仅是“灰色”来自欺,就会造成“黑色”的结果。
如果一种道德规范(例如利他主义)在事实上不可能实践,那么必须被谴责为"黑色的应该是规范本身,而不是将其受害者评价为“灰色”。如果一种道德规范规定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一来,在这个方面选择为善,就会在另一方面成为邪恶——那么,作为"黑色"而必须受到排斥的就是规范本身。
如果一种道德规范不适用于现实,如果它只除了一系列专制的、没有根据的、脱离背景的强制命令和戒律,不提供任何指导,就像盲目的教条那样,在信仰基础上被人们接受并且自动实施,那么其实施者就不能被恰当地归类为“白色”、“黑色”或“灰色”:禁止并麻痹道德评判的道德规范显然自相矛盾。
在复杂的道德问题上,如果一个人努力想确定什么是正确的,但是却失败了,或者犯了一个诚实的错误,那么就不能把他当做”灰色”从道德上说,他是”白色"。知识上的错误不是违反道德。任何正确的道德规范都不能够要求绝对没有错误或者全知全能。
但是,如果这个人为了逃避道德评判的责任,而拒绝正视现实、思考现实,如果他回避问题的事实,拼命拒绝了解事实,他就不能被视为‘'灰色";从道德上说,他本来就是“黑色"。
多种类型的混淆、不确定和认识论上的草率有助于遮掩矛盾,有助于伪装灰色道德教条的实际含义。
有些人相信,灰色道德只是重述诸如“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之类的陈词滥调;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善与恶的混合体,因此,在道德上也就是“灰色”。既然人们遇到的大多数人都很可能符合那种描述,于是他们把灰色道德当做自然的事实,不作深入思考。他们忘记了,道德只处理那些可公开让人们选择(即向人们的自由意志公开)的问题,因此,在这个问题中,没有任何统计学上的归纳具有充分理由。
如果人天生是“灰色"的,那就没有任何道德概念可适用于他——包括“灰色"道德,而且也不可能存在任何道德。但是,如果人具有自由意志,那么,即便10个(或者1000万)人做出错误选择,这个事实也不会必然导致第11个人能做出正确选择;在涉及任何特定个人的时候,这个事实不会产生任何必然结果,也不能证明任何事情。
为什么大多数人在道德上都不完美?这有很多原因,例如,持有混杂的、矛盾的前提和价值(利他主义道德也是原因之一),不过,那是另一个问题。不管他们做出选择是出于什么原因,大多数人在道德上是“灰色”的,这一事实并不能导致人们不需要道德和道德"白色”;反倒让他们的需要更迫切。这个事实不能把所有人当做道德上的“灰色”,从而保证在认识论上消除这一系列问题,并拒绝承认或者实践“白色”道德。这个事实也不能用来逃避道德评判的责任:除非人准备完全摒弃道德,并认为一个小骗子与一个杀人犯在道德上是平等的,对于他遇到的个人在品格上的"灰色"阴影,他仍然不得不做出判断和评价。(而判断他们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黑白分明的标准。)
有一种相似的观点也包含相似的错误。持这种观点的人相信,灰色道德只是重述下面这条命题:“每个问题都具有两面性。”他们认为这句话意味着没有人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不过,那条命题并不是这个意思;它仅仅指出,在判断一个问题时,应该了解或倾听双方的意见。这并不意味着双方的要求都必然同样合理,甚至也不意味着双方都会有些许正义。更常见的是,正义在一方,而没有正当理由的专横(或者更坏)却在另一方。
当然,也有一些复杂的问题,其中双方都有某些方面是正确的,在某些方面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以偏概全地声称双方都是“灰色”,这是最不能允许的。正是在这种问题中,道德评判才需要最严格的准确性,以确定和评价其中涉及各个方面。只有对混在一起的"黑"、“白”因素加以整理才能做到这一点。
在所有形形色色的混淆中,其基本错误是相同的:他们都忘记了,道德只处理公开让人们选择的问题——那意味着他们忘记了“不能”与“不愿”之间的差别。这就允许人们把"不存在黑白"的陈词滥调转换成"人不能够完全善或完全恶”——他们在迷迷糊糊的顺从中接受了这句话,却毫不质疑其中形而上的自相矛盾。
但是,如果将那句陈词滥调转换成它的本义:"人们不愿完全善或完全恶。”就不会有多少人接受它了。而真正想偷偷溜进人们大脑的恰恰是它的本义。
对于这一命题的任何鼓吹者,我要说的第一句话是:“为你自己辩护吧,兄弟!”事实上,那就是他真正在做的事情;当有人宣布:“不存在黑白”的时候,不管他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不管他是故意还是偶然地,这都是他的心理自白,即:“我不愿完全善——并且,请不要认为我是完全邪恶的!”
在认识论中,信仰不确定性就是反叛理性;同样,在伦理学中,信仰灰色道德就是反叛道德价值。二者都是反叛现实绝对论。
正如不确定性的信徒不能通过公开反抗理性,并奋力将否定理性提升到某种超理性的高度,从而获得成功;同样,灰色道德的信徒也不能通过公开反抗道德,并奋力将否定道德提升到超美德的高度,从而获得成功。
观察一下人遇到那个教条的方式:它很少作为肯定句、作为伦理学理论或讨论主题而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听到它作为否定句、作为突然的反对或责备而出现,那种方式暗示一个人犯有违反绝对真理之罪,不容置疑,根本不需要对此加以讨论。提出这个教条的语气各种各样,从惊诧、讽刺、愤怒、愤慨到歇斯底里的仇恨都有,并以一种责问的形式向你扔来:"你当然不会根据黑与白的观点来思考,是吗?”
人们迷惑、无助,对这个道德主题感到恐惧,在这种刺激之下,大多数人都会匆忙内疚地回答说:“是的,我当然不会。”却丝毫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指责的性质。他们没有停顿片刻,领会那种谴责实际的意思:"你当然不会如此不公平,而是会区别对待善与恶,是吗?"或者"你当然不会邪恶到追求善的地步,是吗?”或者“你当然没有如此不道德,竟会相信道德,道德内疚、害怕道德评判以及恳求得到全盘谅解是那种陈词滥调的动机,这是显而易见的,只需瞥一眼现实就足以告诉其鼓吹者:他们正在发表何其丑恶的自白。但是,逃避现实既是崇拜灰色道德的前提,也是其目标。
从哲学上说,那种崇拜是否定道德;但是,从心理学上说,否定道德却不是其信徒的目标。他们追求的并非不道德,而是非绝对的、易变的、灵活的、中庸的道德,具有某种更深的非理性。他们并没有宣告自己’‘超越善恶”,他们试图保持二者的"优势”。他们不是挑战道德的人,也不代表老式的夸张的邪恶崇拜者。他们并不鼓吹将灵魂出卖给魔鬼,而是鼓吹将灵魂零零碎碎地、一点一点地出卖给任何零售商,这使得他们带有一种特别的现代气息。
这群信徒并不构成一种哲学思想学派;他们是哲学缺席的典型产物,是智力破产的典型错误。智力破产制造了认识论上的非理性主义、伦理学上的道德真空,以及政治上的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是压力集团的非道德战争,缺乏原则、价值或任何涉及正义的东西,这场战争的终极武器是蛮力,但是其外在形式却是一种妥协的游戏。灰色道德的崇拜物是人造道德一它使得灰色道德成为可能,而人们现在正依附于这种人造道德,并惊慌失措地试图证明其正当性。
观察一下,灰色道德主要的言外之意不是追求"白”,而是追求强迫性的恐惧——害怕自己被烙上“黑”的污名(而且理由充分)。观察一下,他们正在为一种道德辩护,这种道德把妥协作为价值标准,这样就有可能根据人们乐意背叛的价值来衡量其美德。
现在,灰色道德的后果和“既得利益集团”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
观察一下,在政治领域,极端主义一词已经成为“邪恶”的同义词“不管这个问题的内容是什么(邪恶不在于你鼓吹的"极端"是什么,而在于你是“极端"。例如,始终如一就是一种极端)。观察一下,联合国里所谓的中立主义者现象。“中立主义者”比在美苏冲突中仅仅保持中立还要糟糕;他们忽视双方的差别,从不考虑问题的是非曲直,总是追求妥协,任何冲突中的任何妥协一例如,侵略者与被侵略国家之间的妥协。
观察一下,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一种叫做"反英雄”的东西,其特征是他不具有任何特征——没有美德,没有价值,没有目标,没有个性,没有意义——然而,他们在戏剧和小说中占据了以前由英雄所占据的位置,故事以"反英雄”的行动为中心,即使他什么都不做,一事无成。观察一下“好人与坏人”一词被当做嘲讽加以运用——而且,特别是在电视中,观察一下人们反对大团圆的结局,希望"坏人得到平等机会,获得同样多的胜利。
世界上也许有“灰色”的人,但却不能有“灰色”的道德准则。
就像混合经济一样,具有混合前提的人也可被称为"灰色”;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其混合物不会长时间保持“灰色"。在这一语境下,"灰色"只是“黑色”的开端。世界上也许有“灰色的人,但却不能有“灰色”的道德准则。道德是黑白分明的规范,当人们试图在二者之间达成妥协时,哪方必然失败、哪方必然获利是显而易见的。
当一个人被问道“你当然不会根据黑与白的观点来思考,是吗?”的时候,正确的回答(在本质上,如果不是在形式上)应该是:“你他妈的太对了,我就是这样来思考的。”上面就是你如此回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