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号共祖大约是我们1.7亿代前的祖先。它表面上看起来应该像是某种蜥蜴(见彩图19),生活在3.2亿年前的石炭纪后半段,当时热带地区无垠的沼泽里生长着巨大的石松(club moss,多数煤炭的来源),南极则覆盖着广阔的冰盖。在这个会合点,又有一大群新的朝圣者熙熙攘攘地加入我们的队伍,它们是蜥形纲动物。迄今为止,蜥形纲是我们在朝圣之路上遇见的规模最大的代表团。自16号共祖以来的大多数年月里,以恐龙为代表的蜥形纲动物都是这颗星球的主宰。甚至直到今天,虽然恐龙已经不在了,但蜥形纲的物种数目仍然是哺乳动物物种数目的4倍。大约5 500种哺乳动物在第16会合点向20 000种蜥形纲动物问好:蛇、蜥蜴、海龟、鳄鱼,以及在它们上空飞舞的鸟类。蜥形纲动物才是陆地脊椎动物朝圣者中的主角。我之所以说是它们加入了我们的队伍,而不是我们加入它们的队伍,唯一的原因便是我们人为选择了人类的视角来记录这场旅程。
以蜥形纲动物的视角来看,这些朝圣者分属于两个规模相当的团体:形似蜥蜴的爬行动物,即鳞龙超目(Lepidosauria),以及形如恐龙的爬行动物,即主龙类(Archosauria)。
有着蜥蜴外形的爬行动物包含将近10 000个现存物种,其中有鬣蜥、科摩多巨蜥(Komodo dragon)、蛇、蜥蜴(wall lizard)、石龙子、壁虎和喙头蜥(tuatara)。在它们旁边游弋的是2个(或3个)已灭绝的海生动物类群,即沧龙(mosasaur)和蛇颈龙,可能还包括鱼龙。这三个类群各自独立地爬入海洋,而且都进化成为令人胆寒的捕食者,体形最大的成员甚至比最大型的食肉恐龙还重。
恐龙自己属于蜥形纲的另一个主要类群,即主龙类。今天这一分支是由10 000种鸟类主导的,此外还包括鳄鱼以及海龟(存有争议)。已灭绝的主龙类中不仅有恐龙,还包括其他一些主要类群,比如会飞的翼手龙(pterodactyl)。这里“灭绝”一词的含义需要澄清,因为就连学校里的孩子都会告诉你,恐龙并没有完全灭绝。实际上,它们是所有陆生(或许应该说空中)脊椎动物当中最成功的类型。鸟类是由恐龙的一个分支即蜥臀目(Saurischia)进化而来的。蜥臀目恐龙,比如暴龙(Tyrannosaurus)和最近刚恢复身份的雷龙(Brontosaurus),与鸟类的关系甚至近于与另一个主要恐龙类群即鸟臀目(Ornithischia)的关系。鸟臀目这个名字起得真不幸[38],像禽龙(Iguanodon)、三角龙(Triceratops)和长着鸭嘴的鸭嘴龙(hadrosaur),都属于鸟臀目。
近年来在中国发现的有羽毛的恐龙敲定了鸟类和蜥臀目恐龙的关系。暴龙(个别种肯定长着某种羽毛)与鸟类的关系比其与其他蜥臀目——比如吃植物的大型蜥脚类恐龙梁龙(Diplodocus)和腕龙(Brachiosaurus)——的关系还近。
这便是蜥形纲的朝圣者,蜥蜴、蛇、海龟、鳄鱼、鸟类,以及一大群影子朝圣者:空中的翼手龙,水里的鱼龙、蛇颈龙和沧龙,以及最为著名的、生活在陆地上的恐龙。尽管恐龙称霸这颗星球如此之久,甚至若不是那个残忍——不,应该说是无情——的火球将它们击倒,它们会一直称霸到今天,但由于本书关注的是从现代启程的那些朝圣者,所以不宜对恐龙过多着墨。我在这里对它们采取如此漠然的态度似乎又增添了一些残忍。[39]它们多少也算是活了下来——以鸟类这样独特而美丽的形式——而我们将在这个会合点讲述4种鸟的故事,以此来向它们致敬。不过,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雪莱那首著名的哀歌,《恐龙颂》(Ode to a Dinosaur)[40]:
在一片古老的土地上,我遇见一位旅人,
他说,两条巨大的石腿站在沙漠中央,
没有躯干……旁边的沙地上,半掩着破碎的面庞,
那蹙起的眉,抿着的唇,嘲弄的神情仿佛在下达冰凉的命令,
雕塑者显然很好地读解了它的激情。
曾被那只手把玩,曾被那颗心哺育,
如今那激情仍存,铭印在这无生命的东西上;
基座上显出这些字:
“我乃奥兹曼迪亚斯,万王之王:
功业盖世,天公折服!”
除此之外,荡然无物。
庞然毁朽的废墟周围是无边的荒凉,
唯有寂寂平沙伸展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