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人穷尽一生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每日坚持的诀窍,你们懂了吗?
那我们再一口气扩大视野,思考一下“如何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吧。
我们已经知道,社会人士的学习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学习和找到好工作有关,这是社会人士的本分。
那么“好工作”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它需要符合三个条件——①“令人激动”。
②“能赚钱”。
③“能为社会做贡献”。
如果不具备这三个条件,那么这份工作绝不会长久。
这份工作即使令本人激动,也能赚大钱,但是对社会没有贡献,反而对社会有害的话,迟早会受到谴责继而被淘汰。
只有个人兴趣和社会贡献也不行。常常有像NPO这样志向高远的非营利组织,但是由于资金不足,难以继续维持。
既能赚钱也能为社会做贡献的工作,如果不能让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激动,大家也马上会厌倦,然后辞职。
我们从它的反面来看吧。如果每次看到只符合两项的情况就会想“还是集齐三项吧”,这就是学习和工作创造的机会。
已经具备了个人兴趣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要素,但是还没有发现能赚钱的技术,这种情况下,为了寻找到这种技术,就收集周围人的信息、调查背景、寻找成功案例、向专家咨询——是的,这个人突然开始学习了。
这样一来,找到第三要素的话,“持续工作”就会开始。
不管是工作还是个人,只要不能坚持下去,就无法取得进步。
而且我认为,工作就是一种“Ecosystem”。Ecosystem本来的意思是“生态系统”。换句话说,工作就和生物的生态系统一样,指代制造生产的连锁反应来达到共存共荣的一种系统。
植物开花结果,鸟食果然后将种子运到远处,在那里植物又开花结果,孕育新的生命,这就是连接和扩大。
仅仅是和人竞争就一定会失败
说到“共存共荣”,很多人都觉得“工作就是竞争”。
但必须要说,这仅仅是很片面的看法。
真正成功的人,一生不断成功的人,都是以共存共荣的社会为目标,抱着“为了他人”的想法在工作。
我的学生时代是在美国——它被称为“个人主义者的国家”——度过的,在那个国家学习到的其实是:“如果追求经济的合理性,那就不能有个人主义。”
只为了自己成功的个人和企业,意外地很早就濒临发展极限了。因为想要排挤掉对手往上爬的个人和组织是不会被人们信赖的。
与美国相比,我认为日本的企业更具备个人主义。
绝不让人气明星到对手电视台演出就是典型例子。如果把技术和人才都聚集到自己的身边,整个业界就会失去活力。
和这种“个人主义”截然相反的是网络世界。比如在优兔网(YouTube)上,人气博主们互相在同一个频道演出等等,形成了一种相互交流的繁盛文化。相互之间的粉丝多了彼此接触的机会,整个频道的登录人数也得以增多。这就是共存共荣。
现在你还想不到哪个行业更有活力?
看看你周围的人就能明白了。
相比“谁都要为我工作”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领导,我想大家更愿意跟随“我这样做会对公司有益,我想创造一个所有员工都感到幸福、实现自我价值的职场环境”这样的领导吧。
就这样,一个人不断为他人着想,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粉丝和合作者聚集到他的周围,然后共同达成更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