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故事
一位朋友吐槽,她与丈夫平时关系不错,只是每逢吵架之时,丈夫就会不发一言。朋友希望与丈夫,开诚布公沟通,诉说各自想法。
无奈丈夫沉默是金,对吵架从不回应。
《关键对话》中认为,在沟通中一方陷入沉默时,就是在拒绝对话,将自己的心门关闭。
朋友的丈夫,习惯以“被动攻击”方式对待妻子、他人。
什么是“被动攻击”
心理学中的“被动攻击”,指用恶劣、消极、隐蔽的方式,发泄愤怒情绪,来“攻击”令自己不满意的人或事,避免直接的冲突。他们表面顺从、服从他人,暗中敷衍、拖延、不合作,是一种逃避行为。
在职场中,有人表面说的话冠冕堂皇。如:我想配合你,尽快把计划书写完,只是临时出了点状况,导致我没能如期完成。
他们的语言表达,与行为不一致。说得入情入理,行为上却暗自较劲,采取不配合、拖延政策。
在家庭生活中,发生争执时的沉默不语,冷漠应对。面对“熊孩子”的拖沓、磨叽等行为,你是否束手无策?
今天,和各位一起认识、解读“被动攻击”的前世今生。
产生“被动攻击”的因素
“被动攻击”的产生,有三种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 采取“被动攻击”的人,多是在童年时遭遇了“权威关系断层”的影响,并导致Ta长期缺乏自我肯定。因此会采取消极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对待身边的人。
在我们幼年时期,父母双方或一方强势、专制,经常否定、批判,甚至对孩子实施言语、身体暴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易形成低自尊、低价值感,自卑、怯懦及“讨好”性格。
当我们使用“被动攻击”时,潜意识的想法是,我不敢直接攻击你,但是我通过行为,让你知道我对你的愤怒、不满,来达到发泄自身情绪的目的。
比如:一个焦虑、急躁的家长,孩子必定会有拖延、磨蹭的行为。
朋友的儿子,今年上三年级,在妈妈的眼中,他就是典型的“问题孩子”。
每天写作业,是最让人头疼的,能写到半夜。总是一边写,一边玩,拖拖拉拉,让妈妈的耐心消失怠尽,非打即骂。
妈妈在一边陪读,他才能专注学习的时间长一点,若妈妈不陪读,他就像脱僵的野马,一发不可收,能写到“花都谢”了。
而且在学校里,调皮捣蛋,和同学打架,破坏课堂纪律,是老师们公认的“问题学生”。
妈妈是一个强势、说一不二的人,老公、儿子都得听她的,否则家里会鸡飞狗跳。
儿子对妈妈的专制型教育模式,严重不满,无法直接与她对抗,只能通过这些行为,向妈妈宣示自己的主权。
在母亲的掌控与孩子的服从中,作为弱势的孩子,不能与母亲直接对抗,就采用“被动攻击”方式,用这些变形的行为表现,表达自身对妈妈的愤怒、怨恨。
2. 代际传递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布雷萧在《家庭会伤人》中说: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只不过是家庭问题的缩影而已。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往往也来自于有伤痕的上一代家庭。
一位来访者,是一位白领女性,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俨然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言人。
这些只是别人眼中的所谓“幸福”,真实的她却经常被丈夫“家暴”。
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硝烟的家庭,父亲酗酒,每当喝醉时,就会把母亲当作发泄对象。在她的记忆中,母亲身上的伤痕不断,为了儿女有个完整的家,选择隐忍。
母亲从不与父亲吵闹,只是做家务速度、效率极低,一顿饭能做三、四个小时,将父亲逼得忍不住向她动手。
她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发誓将来的爱人,绝对不能向自己施暴。为了改变命运,她拼尽全力,名校毕业,进入全球著名的大公司。
只是面对众多优秀男士的追求,她不为所动,千挑万选,选择了一个父亲的“翻版”,自己亦活成了母亲的模样。
不健康的父母烙在孩子身上的印,只不过是自己曾经受过的伤。
如果我们是不健康家庭的受害者,而不自知,只愤恨父母的“施虐”,不懂得自我疗愈、自我成长,那么,终有一天,“受害者”会无意识变成“加害者”,让自己的下一代买单。
3. 攻击本能的压抑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有动物性的一面,天生有攻击的冲动、本能。攻击冲动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不管以怎样的方式表现,攻击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都必须得到表达。
作为动物性的本我,向外攻击的本能被压抑时,只能以隐蔽、消极对抗,即变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一个自认为是弱者的人,不敢公然蔑视父母、权威(老师、领导),只有“曲线救国”,用表面服从,暗中不配合,甚至搞破坏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也就是让“本我”与“超我”得到平衡,心理的矛盾、冲突不再那么强烈,让自己感觉舒服一点。
很多成人、儿童普遍存在的拖延、懈怠、迟到等行为,都是攻击本能的一种变形体现。看似是和自己较劲,实则是与他人对抗,是一种希望自己有主导权的表现。
如果我们看到自己的“被动攻击”模式,就是成长、改变的开始,“看到即疗愈”。
改变“被动攻击”行为的方法
如何改变“被动攻击”行为,可尝试以下三种方法:
1. 觉察自己真实的认知、想法。
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我们能轻易看清他人,“旁观者清”,却“当局者迷”,很难清晰了解自己。可以将他人当作镜子,“镜映”我们自己,达到识别真实自我的目的。
你身边是否有经常说“随便”的人,他们情绪稳定,喜怒不形于色,给人的感觉“人畜无害”。在聚餐中,让Ta点自己喜欢的菜时,会很自然说“随便”,“什么都可以”。
往往越爱说“随便”的人,越不能随意、将就。这也是一种“隐性攻击”,不直面问题,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而是采取迂回的态度、方式,引起关注。
现代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不想要什么,或许更重要。人生需断舍离,让生活围绕自己的既定目标运转。而不贪心,什么都想要,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首先认识并接纳自己的“被动攻击”行为,进而深度思考,其形成的原因。然后理清思路,了解自身需求。
维雷娜·卡斯特在《怒气与攻击》中建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一问自己,你是否通过语言、态度、姿势等等伤害过别人,在这样做时,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和颜悦色?如果你经常这样做而自己并未意识到,那么,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看看你的自我定位是否出现了偏差,你同别人的关系有哪些不正常。
不仅重视自己的需求,而且还要与他人沟通,了解对方的需求、感受,得到反馈。
2. 询问他人的感受,理性看待各自问题。
若发自肺腑想走出“被动攻击”的困扰,可以诚恳询问,曾经或正在忍受你此种行为的人。让对方说出与你相处的感受,不要概括,而要描述具体细节,各种感觉。
通过此举,不仅“沟”,且要达到“通”的效果,双方达成共识,会令你与对方的关系更加紧密,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
如:当与朋友约饭,你因事务缠身,迟到很久。见面后,可郑重询问对方的感受。即使向你表示不满,也应接受。
因为你潜意识不想赴约,不好意思拒绝,才用迟到行为,表达自己的排斥、抗拒。
通过别人讲述,重新梳理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情绪里,换个角度,发现未知的自己,“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的”,并非事实。
学习对方直面问题,不回避的行为模式。有怒火直接渲泻,不需先隐忍、压抑,再以变形方式表达,令双方都不舒服、委屈,甚至以“受害者”自居。
3. 学会表达真实感受。
在人际关系中,表达需求、感受,是必要的。
一位平台创始人说:人生来要做两件事,一是学会表达,二是通过表达,达到与他人的链接。
你伪装的样子,笑比哭还难看。不必在意别人的认知、想法,自己的感觉更重要。
你如果不开心、不舒服,带给他人的感受,同样不好。若你自带光环,会感染、影响周围人。
学习倾诉内心真实的声音,如“你说我懈怠,我感觉很不舒服,让我有种挫败感,感觉很受伤”。
学会说“不”,学会拒绝别人,这是生而为人的权利。
改变多年的“被动攻击”模式,欲速则不达,允许自己慢慢成长,深入骨髓的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毅力与耐心,以及改变的欲望足够强烈。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静待花开”的过程,是一生的修行。
愿你我都能够客观、理智认识自己,遇见真实的自己,不再以“被动攻击”视人,敢于表现自我,勇于做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