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2019年6月18日  来源:德外5号 作者: 提供人:jiuhuang47......

作者简介

马修·利伯曼,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最重要的权威学者之一,于2007年获美国心理学协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奖”,该奖项每两年颁发给一位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

1999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教授、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SCN Lab)主任,《社会认知和情感神经科学》杂志(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创始编辑,《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顾问编辑。他是将“社会脑”研究推向实际应用的第一人。

读书缘起

《社交天性》一书的观点和洞见让我感到万分惊奇,利伯曼博士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人类如何认识自我、理解他人、感知社会。针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如何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如何与他人合作,利伯曼博士都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和建议。

过去20年里,利伯曼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一门全新的学科:社会认知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对于人类大脑是如何对社交圈做出反应这一问题,我们利用诸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简称fMRI)这样的工具,获得了一系列吃惊的发现,这些研究结果再一次证明了以下这个结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与他人相互连接。人类的社会心理一部分可以追溯到亿万年前最早的哺乳类动物时期,而余下的社会心理则是在最近才进化出来的,而且很可能是人类独有的。理解这些心理机制如何驱动着我们的行为,对改善我们的个体生活和群体生活都至关重要。

主要框架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德外读书

图1:手绘框架图

亿万年的进化历史造就了人类最具特殊性的器官——大脑,而人类大脑特殊性绝不只是我们拥有记忆、推理等认知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大脑同时具有社交天性;这一神奇而伟大的天性是由社交连接、心智解读和协调三大力量驱动的。这就是《社交天性》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核心观点,也是该书洋洋洒洒30万字围绕的主题。

其中,社交连接是指人依赖社会群体而存在和渴望融入社会之中的天性;心智解读是指人在社交活动中准确理解、把握和预测别人意图从而实现合作的本能;而协调则是人们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控制自我以适应社会的内在发生机制。

说到底,本书告诉我们:进化给人类最厚重的礼物是大脑,而大脑的神经机制决定了人类天生就要与他人和社会互动连接的根本属性。这就从根本上重新解释了人类行为背后一些最深层次的动机,彰显了人类社会属性面的光辉。

解读问题

1. 为什么我们无时无刻不想着社交?

2. 为什么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好相处?

3. 为什么谩骂比拳头可能伤人更深?

4. 为什么我们更喜欢给予而不是索取?

5. 为什么有人打牌次次能赢?

6. 为什么“随大流”的人更容易成功?

1、为什么我们无时无刻不想着社交?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

——亚里士多德

默认网络与社会认知是否相互重叠?

起初我们会认为:”我们之所以在空闲的时候打开默认网络,是因为我们对社交圈感兴趣。”虽然这千真万确,不过反过来也是对的,而且更加有意思:我们现在相信“我们之所以对社交圈感兴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在我们空闲的时候打开这个默认网络。”换句话说,如果这个网络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打开的,那么它就可能会把我们的注意力推向社交圈,而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周围的人。确实,默认网络会引导我们去考虑他人的心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目标。

借用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提出的“意见立场”(intentional stance)概念,我们可以说默认网络促进了理解、同情、合作和关爱。或者更形象地说,这表明进化下了一个天大的赌注——为了保证我们这个物种的成功进化,它把大脑中所有的空闲时间都集中起来去发展和利用这个至关重要的社会智能了。

真的有理由证明默认网络的活动是我们对社交圈感兴趣的原因,而不是社交圈感兴趣的结果吗?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休息时默认网络也会激活,这个事实反映了人类这种进化而来的倾向——默认网络只要有空闲就会思考社交圈,而不是一种时断时续的有意识的个人选。当然这些研究结果仍然存在争议。

①一个关键的发现来自于新生儿的研究。反映了人类进化的倾向,默认网络只要有空闲就会思考社交圈,而不是一种时断时续的有意识的个人选择。

②通过缩短参加实验被试者的休息事件来研究默认网络。默认网络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打开的,就像人体的反射活动那样,这是大脑首选的存在状态。

大脑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在处理(或者再加工)着社会信息,同时引导着我们去体验社交生活。很有可能,它是在利用这些空闲的时间把我们获得的新体验、新生活的经历、融入到我们对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人与我们之间的关系的固有认识中。

2、为什么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好相处?

最近,一项对不幸患有亚斯伯格症侯群(Asperger's disorder)的孩子的研究说明了书本智慧和社会智慧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他们会在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上表现出许多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孩子们的抽象推理能力时,患有亚斯伯格症侯群的孩子的表现比同龄的健康孩子还要好。

社会智能和非社会智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们就像跷跷板的两端:一端的力量(或者能力)被拿走,另一端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与一般智能以及与之相关的认知能力,比如工作记忆和推理能力相关联的脑区通常位于大脑的外侧,或者说侧部,而与思考他人、思考自己相关联的脑区则主要位于大脑的内侧。此外,支持社会思考的神经网络与支持非社会思考的神经网络通常是矛盾的——它们更像是一个“神经跷跷板”的两端,通常,社会认知神经网络打开的程度越高,那么负责其他非社会思考的一般认知网络关闭的程度也就越高。

3、为什么谩骂比拳头伤人更深?

生活中没有”他人“的存在,比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更加让人无法承受。

——特蕾莎修女

为什么谩骂比拳头可能伤人更

社会痛苦与物理疼痛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倾向于人为地把某些东西——如我们在这里讨论的疼痛与情感孤立起来。疼痛、情感以及我们所有的感受必然是生理和心理过程的共同表达。理解这一点,对理解我们以及周围人的经历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了依恋这个概念,每个人天生就有一个负责监测我们与照看者之间的亲密程度的”依恋系统”当我们与照看者之间拉开了距离时,这个依恋系统就会变成一个”报警器”,而在人体内部,这个”报警器”会以痛苦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很快就会变成嚎啕大哭。依恋痛苦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它发出的信号既针对婴儿本身,也针对他周围的人。

人类痛感源于何处?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德外读书

图2:背侧前扣带皮层、啄侧前扣带皮层与前脑岛

利伯曼和娜奥米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来研究社会痛苦体验在人类大脑中的表征形式,为理解社会痛苦与物理疼痛之间的联系,首先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与一个名为背侧前扣带皮层(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简称dACC)的脑区——“背侧”的意思是朝向大脑顶部,“前”的意思是朝向大脑前面。

位于大脑的前半部分的背侧前扣带皮层和前脑岛这两个脑区,是用来对疼痛或痛苦的痛楚做出反应的——在这里,痛楚表现为一种情感,使得疼痛或痛苦成了人们非常不喜欢的一种东西。

同样的,神经心理学案例也有助于我们弄清楚,背侧前扣带皮层和躯体感知皮层在我们体验疼痛或痛苦的过程中分别发挥的独特作用。20世纪50年代,一些神经外科医生开始尝试对患有顽固性疼痛的病人,实施一种名为扣带回切开术的手术。在这个手术中,医生可能会把一部分背侧前扣带皮层切除,或者把背侧前扣带与周边的其他脑区隔离开来,这种手术以及成功地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

社会痛苦的实验依据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德外读书

图3:“网络球”游戏

你越感到疼痛(痛苦),你的大脑的背侧前扣带皮层的活跃程度就越高,不仅仅物理疼痛如此,社会痛苦也是如此。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人们控制由于疼痛给人带来的痛楚感的能力的高低与右腹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程度有关;这个脑区越活跃,人们的控制能力越高,而且,这反过来似乎又会减弱背侧前扣带皮层的反映。物理疼痛与社会痛苦共享同一个神经基础。

4、为什么大脑更喜欢给予而不是索取?

是?

自始至终,我的思想永远都是为了我的行动服务的。

——威廉.詹姆斯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德外读书

图4:电击实验

那些具有共情的人愿意互换角色的动机真的是出于对他人的关爱,而不仅仅是与他们是不是必须留下来观看他人忍受电击之苦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还表明,共情是利他主义的催化剂。至少要有三种心理过程才能产生共情(同情共感)状态:心智解读、情感共鸣以及移情动机。

共情:我们与另一个人相互连通的能力,而不是指我们可以“进入到”他的内心深处。

利他主义:以如下一种方式去帮助他人:从长期的实践结果来看,帮助他人对助人者无益处。

在没有任何物质利益可以享受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也会产生帮助他人的动机,甚至会乐于帮助完全陌生的人呢?

这可能与进化决定的哺乳类动物父母的照看方式有关。他们的后代一出生,所有哺乳类动物的”母亲”都会立即开启照看模式,老鼠在它们的孩子出生后的几天里都会与其生活在一起,并不时喂养它们;母羊也会在自己孩子出生后的两个小时内与孩子寸步不离;而人类则是在孩子出生之前就与孩子有了精神上的连接,在所有情况中,一种神经肽——催产素(oxytocin),可能是促使我们产生照看动机的关键驱动力,它调节或改变了多巴胺过程,而多巴胺则会促使我们做出接近他人的行为。催产素对于利他主义的最大作用是,它能够使我们对完全陌生的人更加慷慨大方。

当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去帮助他人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说出一些听起来比实际更加自私的话?

美国人......对于他们生活中的一切行动都喜欢用自利原则加以解释.....我认为他们在这个方面,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有失公允,因为在美国,也像在其他国家一样,人们也会经常出于本性自然而然地做出各种各样无私的行为,但是美国人极少会承认,他们也会被这种情绪所左右。

——亚力克西斯·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事实上,人类兼具无私和自私动机,而且并非偶然。即便是哺乳类动物,他们的大脑也内置了关心他人的倾向;在灵长动物中,这种关心进一步延伸到非亲属身上——即使他们投入的这种关怀并不会得到物质回报。无论是否期望得到回报,帮助他人会使我们拥有美好的感觉。

5、为什么有人打牌次次能赢?

我们经常与他人合作,也经常与他人竞争,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准确地“破译”别人的目标和意图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别人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误导我们。在门外汉看来,像扑克这样的游戏似乎很大程度上完全是靠运气,因为所谓的“牌理知识”不但很少,而且非常浅显明了,任何人只要知道什么牌可以打败别人、拿到顺子或者同花的概率是多少就可以玩一把了。其实,打牌所需的技巧确实不多。

第一个技巧是耐心。第二个技巧是虚张声势。第三个技巧是辨别出他人是不是在虚张声势。人有一种其他灵长类动物所没有的能力,我们会根据他人有意图的(意向性的)心理过程去窥视和理解他人,看到别人时我们总想知道他们在思考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思考的。

我们是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的呢?

20世纪80年代早期展开的哲学争论。

①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和史蒂芬·斯蒂奇认为心智理论是指我们所拥有的关于他人心智的理论,而且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推断出他人在各种情况下的思想、信念和欲望。他们都非常支持这种解释我们是如何对他人的行为作出预测的方法。

②哲学家罗伯特·戈登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多个途径预测他人的意图。第一个途径与心智理论有关。根据对”大脑在一般情况下如何工作”的普遍看法,我们能够利用一系列“如果—那么”去合乎逻辑地推断出他人的可能意图。第二个途径则主要涉及想象力:我们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会怎么做。即模拟理论(simulation)我们会在头脑中模拟出自己在同样的环境中的反映,然后以这种自然反应为指导,去想象他人可能会有的想法、感觉和行动。

③加莱塞认为,当你看到他人”伸手去拿”东西时,你自己负责”伸手去拿”的神经元也会变得活跃起来,这种情况称作你与那个人之间的“动作共鸣”(motor resonance)

6、为什么”随大流“的人更容易成功?

我们的自我意识主要是由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人构建出来的,而且自我还是一个“秘密特工”。

——尼采

什么是“自我”?

所谓自我或许是进化为了确保群体生活的成功而采取的最狡诈的策略体现,它所服务的对象首先是他人,而不是我们自己。

用神经科学的语言来说,人们大脑中自我的构建是以进化而来的大脑中的物质基础(后扣带回皮层和背内侧前额叶皮层、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和正好位于我们双眼之间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为主要处理中枢、以我们观察、体验和接收到的、来自外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为材料、经过社交互动而形成的。每个人的自我都是由我们接触到的社会所塑造的,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自我自然地和社会取得了协调。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德外读书

图5: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参与自我控制

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它是我们大脑的制动系统,负责自我控制和调节。它对我们发挥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并非是阻止我们的大脑免受外在信息、信念和价值的影响,而是引导我们做出更为有利于外在社会的行为。

自我与社会信念和价值观之间或许存在着一场战争,不过当这场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通常并不会去反对社会信念和价值观。这场战争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战争——是我们自己的两种身份在打架。幸运的是,进化使出了最后一个绝招,它帮助内化了的社会动机战胜了个体自私自利的冲动。那就是人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力

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影响着人的社交能力并决定了人的社会成就,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自我控制通常涉及一系列我们想要预防出现(或出现后试图中止)的冲动、强烈的欲望或者反应。

脑部扫描发现,前额叶皮层区是唯一一个位于大脑右半球的部分比位于左半球的部分还要大的脑区,但是,这种不对称性是在青春期晚期,即当自我控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后才出现的。

自我控制主要通过三种方式:①抑制。指一个人很好地控制着自己的面部表情、语调和身体语言,以确保他人无法看出自己的内心世界。②重新评价。我们改变了自己的视角,从而使自己对某种令我们痛苦、沮丧的事物的体验发生了变化。③情绪标签化。将情绪用文字或者语言表达出来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显著减少人的负面情绪。

总结

人之为人,生而喜欢社交。每个人天生与他人相互连接,同时这种连接具有普遍性,具体表现为群体、社会、文化、物种间的连接,在社会传播关系网中,亲社会行为的连接能够带来互利共生,反社会情绪的连接则会导致关系破裂,所以在群体交往过程中,不能自我封闭,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谋一枝独秀,但愿命运与共,这样才能实现共享共赢。

编者按:

来源 随波逐流WHU

分享者 赵义凡

文中有删节。

社交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