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咬着牙将4万只鸡苗作了填埋处理。
陈明是河南濮阳一家鸡苗孵化公司的负责人,1月17日,他还在朋友圈发了段视频,一堆毛茸茸的小鸡挤在一起,他有些小得意,“这行情没谁了!”没想到9天之后,情况急转直下,因为疫情,鸡苗采购量急剧下降,他朋友圈的照片,是堆放在仓库里的数千枚没孵化的鸡蛋,“谁要胚胎,给钱就卖!”
受疫情影响的不止陈明。成熟的草莓和瓜果喂猪、当季的蔬菜烂在地里、鸡鸭因断料被养殖户填埋……这些消息近日频频传出。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疫情最严重的湖北之外,山东、河南、云南、江西、四川等多地的鲜活农产品也都受到明显影响。
2月1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要求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专家认为,基层政府设卡、封路等机械性的执行,“一刀切”的工作是目前的症结所在,建议基层人员加强对疫情的认识,科学防治,为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恢复提供服务。
鸡蛋积压在仓库内。1月26日,陈明发朋友圈称
“给钱就卖”。网络截图
肉禽难进宰杀厂,鸡苗无销路就地被填埋
到2月份,山东兰陵县老陈家的花腰公鸡就满90天了。花腰公鸡最适合做烧鸡,往常的年前、年后都是销售旺季,“聚会、吃席的人多”。老陈年前卖了6000只鸡,年后还剩2000多只。
但各大饭店关门、村上的红白喜事临时取消,鸡一下子没了销路。眼看着要砸在手里,老陈在朋友圈发了销售信息,原本30元一只现在赔本只卖15元。“多的买十来只,少的就买三四只,便宜嘛,都是自己吃。”不出五日,老陈家的鸡所剩无几。老陈庆幸,相比养鸡大户,他因为数量比较少,赔得也少一些。
作为“817肉鸡”发源地之一的山东聊城,养鸡户的处境也很难。
布先生夫妇替养殖公司代养了18000只“817肉鸡”。养殖公司负责成本,布先生夫妇从鸡苗养到出栏,每只收1元。原本应在38天就出栏的肉鸡,现在已养了50多天,体重达三斤。“鸡舍的架子是定做的,养到1斤6两就卖。鸡超重,架子就容易塌。”2月13日,布先生收到养殖公司发来的3天鸡饲料,共15袋。正常情况下,这批鸡每天都要消耗25袋饲料。
“资金周转不过来,买不起太多饲料,鸡喂太大也有额外损失,就只能控料,让它活着就行。”布先生的上家、养殖公司负责人朱女士说,她家与30多户农户签了代养合同,共养了50多万只“817肉鸡”。
当地市场往年基本在年初六恢复,公司年后第一批出栏的鸡也应在那时上市,销售到当地宰杀厂。但因受疫情影响,宰杀厂近日才复工。2月13日,朱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当地的四个宰杀厂均已开张,但上工的人员严重不足,“宰杀量差不多是之前的十分之一”,这让售卖严重依赖宰杀厂的公司损失严重。
“正常经营,我们每天回笼的资金有十几万。年后光买饲料已经花了200多万,还几乎没见到回头钱。”朱女士说,当地养殖户众多,基本都遭遇了类似情况。有养殖户不堪重压,将肉鸡价格降到6毛一斤出售。
聊城一家种禽厂的负责人曹万明也证实,当地有养殖户降价出售肉鸡,最低卖6毛一斤。他见行情不好,在年前售空后,没有再上种蛋进行孵化,“以前鸡苗价格是一元左右,现在是5分。”
距离不远的河南濮阳也有多家孵化“817鸡苗”的养殖户,通常主供聊城。
陈明的良禽禽业公司有40台孵化器,每21天,能孵化出约300万只鸡苗。年前他上了100万只种蛋,最早在正月初四开始出苗。因无人购买,最早孵出的4万只鸡苗都被填埋处理。为降低损失,陈明将未孵化出的鸡蛋留着,打算当作毛蛋售出。
但毛蛋主要销往南方,“很多市、镇、乡都不让运输,到了地方还要办新的通行证,车过不去,物流也通不了。”陈明说,因此当地的毛蛋收购价格被压到一至两分钱,现在公司的毛蛋还堆积在仓库里。
每个种蛋的价格在7毛上下,陈明算了算,短短十几天,他亏了60多万元。“我真希望,疫情下能不能有政策扶持一下我们。那些道路,能不能有张统一的通行证,对我们鸡苗和种蛋开放通行。”陈明说。
金溪县果农倒掉的蜜桔。 受访者供图
草莓无人收,蔬菜被铲掉埋地里
南通是江、浙、沪地区冬季青菜的供应大户。
黄强是江西人,到南通通州区西亭镇租了20亩地,种植大棚蔬菜。夏季青菜产地多,黄强说,大棚主要靠每年冬春的两茬蔬菜来营收,年前、年后的两个月是蔬菜的销售旺季。“20个大棚,到现在我连一个大棚的菜都没有卖出去。”
冬季气温低,青菜通常要2个半月左右才能上市。黄强算好日子,在去年11月15日种上蔬菜,打算在年初四开始卖。平时都是菜贩子开车上门收菜,再分售到各大菜场。但受封路、限行影响,年后黄强几乎没见到菜贩子的影子,“行情好价格能卖到两块钱一斤,现在给我五毛我都愿意卖,可是没有人上门收。”
黄强也把蔬菜滞销的消息放到网上,来电咨询的热心网友不少,但收效甚微。采摘的人力也成问题,附近的村里也雇不到人,只能用机器把菜打烂在地里。黄强打算,先空出一部分土地重新种菜,等到成熟季,或许疫情就好转了。
南通市通州区东兴镇的胡先生,因销路不畅,他种的30亩大棚里,已经有一半的蔬菜被打掉。
河南周口沈丘县的崔元,因受疫情影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草莓大批地烂在地里。他经营着三个草莓园,共150亩。以往通过采摘、批发、零售等方式,基本可在本地售完。今年无人前来采摘,这就断了主要销路。
草莓的保鲜期一般是3至5天,崔元说,即便有绿色通道,草莓也不像其他蔬菜一样便于运输。看别处有配套的盒子和物流,崔元只能干着急,他说现在工人都未返工,缺少采摘、配送人员。“年前卖了接近四分之一,剩下的基本都烂在地里了,损失差不多60万。”他盼着能在4月前后的下一茬再开卖,或许能周转一下。
同样着急的还有郑蓉,她家住在“蜜桔之乡”江西南丰旁的金溪县,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着桔子树,并以此为生。通常情况下,这些蜜桔被销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一车一车地来拉。”按照往年的行情,郑蓉家的4万斤蜜桔很快就会卖完,但今年没人来收购。
2月11日,郑蓉的哥哥在微博求助:“江西农民家的桔子都要烂了,施肥打药花了多少钱,一年到头的收入都没了,捐给武汉人民也比烂在家里强。”在一条爱心助农行动信息下,郑蓉哥哥留了言,马上收到200多条回复,其中不乏“想吃”,“怎么卖”,“给个联系方式,我直接下单。”但运输又成了大问题。
郑蓉说,村里封了路,“淘宝店都开好了,现在的问题是运输,网上买的包装箱都取不到,我们的车没法到快递点。”早在2月4日,郑蓉家所在的乡政府发布信息,对全乡9个村实施了相对的“封闭管理”。尝试无果后,郑蓉考虑向当地政府反映,得到村干部不要随意走动的建议,“说是距离我们四五公里的地方有确诊病例。”
新京报记者致电当地乡政府询问滞销蜜桔如何处理,2月15日晚间,工作人员称要求各村统计情况。2月16日下午,工作人员称已基本统计完毕。郑蓉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快进度,打开销路,“再等桔子可能都烂了。”
倡议爱心认购,政府就地促销助农
销售困境之下,有的省份在促销助农上先行一步。
云南也是冬春蔬菜的产出大省,芒市位于云南的西部,中缅边陲。除了以沙糖桔著名,也产辣椒、甜瓜、百香果等。
2月10日,芒市官方发出“爱心认购销售农产品的倡议书”。倡议书鼓励各单位、企事业食堂等优先采购辖区农产品;鼓励商超、电商企业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鼓励干部员工主动购买农产品;鼓励个人利用朋友圈、微信等,动员身边人购买。
芒市官方发出“爱心认购销售农产品的倡议书”。
这份倡议书集合各个村生鲜农产品的种类,及联系人电话。果农金三喊说,自家种了20多亩沙糖桔,村里转到他这边不少订购电话,20吨沙糖桔已销售过半,主要售往周边的腾冲、保山等地。“货车办理通行证可以进村拉货,价格也还可以,在2块钱上下,和之前差不多。”
叶超会是江东乡李子坪村的联系人,他是该村的村支书。据他介绍,村里有1400多户农户,此前村委会入户统计产量,共有300吨青菜及100吨西番莲。“农村家家都种,很难就地销售。以前大部分是菜贩子上门收购,但今年他们卖不出去,车也进不来。”叶超会说。
信息通过政府和当地媒体发布后,叶超会也接到不少购买电话。他说除了周边的市、县,当地一些政府单位、企业也采购了蔬菜。“他们的车进不了村,我们就把蔬菜统一收集好,拉到县城对接。这次真的是要感谢政府,感谢媒体。”
芒海镇芒海村的村委杨显帮也说,附近三个村的180吨小米辣和18吨西番莲,通过认购的方式,基本售完。
2月14日,四川南充市农牧业局发文,公布滞销情况。“截至目前,该市共有2万多吨柑桔滞销”,内文附上80余条具体信息及联系方式。“为帮助果农打开销售渠道,诚邀大家一起帮助他们!”登记的联系方式多为村镇干部的电话,如有采购需求则帮忙联系。
高坪区都京镇分管农业的相关负责人15日介绍,因防疫工作,近郊旅游受到影响,周边城市做饮料、果干的厂家暂时停工,此外运输也不便,导致柑桔滞销。
上述负责人介绍,2月初开始摸查滞销情况,各区之间统筹调配、相互买卖。如量大消化不完,就在网上公布信息售卖。“我们给人员开具证明,做好防护措施再送过去。”鉴于正值疫情期间,运输车辆统一安排,“因为要对车进行消毒等工作,确保不能有病毒进来,也不能有病毒传出去。”
除政府帮助之外,果农还在网络及电商平台售卖。因相对容易存放且目前价格并未受到明显影响,果农普遍不愿低价抛售。
黄强的大棚内,已成熟的上海青被铲掉埋地里。 视频截图
防疫不是“一刀切”,生产流通与科学防控应并重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地方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受阻,部分养殖企业饲料供应短缺,给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带来较大影响。2月1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严格落实地方属地责任、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保障道路运输通畅、促进农产品流通销售、加强活禽交易市场分类管理、加快养殖行业上下游企业复产、加快信贷支持政策落地、强化部门协同配合等八方面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仝志辉说,防疫工作对于物流、用工和市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阻断,“现在还有很多农产品运输车辆被拦在村外,不能进村或生产基地的情况。如果测了体温、有足够的防护措施,应该允许进入,基层政府应该提供服务而不是粗暴阻拦。”他认为,随着部分地区疫情缓解、各地逐步复工,应有序推动疫情防控紧急措施的逐步解除。政府应该在防疫工作与恢复生产之间做好协调,引导基层乡镇、村做好科学防疫,避免过度反应和不必要的恐慌。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一军表示,此次疫情超出所有人想象,应该说对当前我国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两头,都是巨大的挑战。我国的农业市场体系,仍是以经纪人为主的格局,尤其是一些小规模甚至不成规模的农户,其最主要的渠道就是依赖经纪人批发走货。在此次疫情中,这一部分受到的影响最大。
韩一军也认为,一些地方执行防疫任务,“一刀切”地设卡或封村,是当前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销售以及生产遇阻的症结所在。如何把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文件和指导精神,有效传递到县、乡、村各级干部耳中,让科学防护和生产流通、春耕等同时进行,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他认为目前情况下,战疫情为首的背景下,解决鲜活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大方向应该是优先考虑本地、本区域消化。这样不仅能降低疫情异地扩散的风险和运输成本,又能解决当地供应保障任务,帮助农民生产快速恢复。
此外,仝志辉认为,生鲜电商销售、点对点的销售模式,也要发挥其信息效用。在此次疫情中,他看到不少农户走进大棚里直播售卖蔬菜。他建议地方政府可以向农户普及推广这种先进的销售观念,虽未必能解燃眉之急,但可能引导新的销售模式加快形成。
韩一军说,此次疫情大考,也暴露出现有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都很脆弱,信息流和物流的稳定性还比较差。此次疫情也提出了两大问题,即在极端情况下,应该如何保障供应和保护生产,“我想这需要我们加快完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和加快构建现代化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来对抗这些大风险。”
应受访者要求,其中陈明、郑蓉、崔元、黄强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康佳 王洪春
编辑 甘浩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