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轮在大海中往往最后感受到风向、潮流的变化。
无法回避的竞争对手
2月20日 瑞幸咖啡连同美团、阿里、旷视科技等入选美国商业杂志《快公司》2019中国最创新力公司十强榜单。
上榜理由中有一句论断:“瑞幸咖啡已成为星巴克最有实力的挑战者。”
无独有偶,百年杂志《福布斯》在近期一篇关于星巴克中国报道中,也对瑞幸咖啡做了相似的定性——星巴克在中国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竞争对手。
稍早一点,星巴克CEO凯文·约翰逊在面对路透社采访时,首度回应了与瑞幸咖啡的竞争。而“不太可能被(瑞幸咖啡)超越”的表述被外界解读为“谨慎的自信”。
2018年,瑞幸咖啡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紧贴这家全球咖啡连锁巨头,对此,星巴克高挂免战牌。不表态、不回应、不反击的策略,像是“Oldmoney”对行业新贵的一种自然无视。
2019年伊始,种种迹象表明,星巴克已经无法继续维持过去的姿态了。
瑞幸咖啡的天时
瑞幸咖啡能在一年的时间里,扩张至2000家门店,跃居行业第二,有人将其归功与资本或营销推动。
但资本和营销,只是现象。
真正推动瑞幸咖啡野蛮生长的动力,是三驾马车——移动支付的全面普及,同城物流网络的日益完善,消费理念的转变。
★移动支付的普及,让瑞幸咖啡可以将用户、现金、库存、供应链管理全面向线上迁移,更加高效。
★同城物流网络的完善,让半小时内实现咖啡配送成为可能,尽可能的保留咖啡的最佳赏味期。
★消费理念的转变,为瑞幸咖啡挖掘新一代消费者和降低用户转化成本成为可能。
前两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第三条是用户心智的迭代。
瑞幸咖啡发现了潮流的方向,并最大化的利用了它的能量。
星巴克的“领导者优势”
成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星巴克,是连锁咖啡品牌力无可争议的NO.1。
细分到中国市场,仍然如此。2017年,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拥有近3000家门店,而排名第二位的咖世家(Costa),这一数字仅为500,远远落后。
其它的挑战者,无论是太平洋、zoo咖啡,还是热极一时韩流咖啡馆,都未能对星巴克形成真实的压力。
原因有很多方面,但“领导者优势”占据了很大部分。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在中国扮演了咖啡普及者的角色,并通过规模优势建立起了护城河。一定程度上,星巴克就是咖啡的代名词。
实践证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中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品牌的两倍,是第三品牌的4倍,而且这种比例关系不会轻易改变。
星巴克的软肋
但星巴克并非无懈可击。
星巴克的成本结构中,出自咖啡等原材料的成本占比很低。斯密街商务咨询公司给出的比例是13%,约4元。
但通过“第三空间”和品牌所赋予的溢价,星巴克将一杯拿铁卖到了36甚至更高的价位。
与此同时,仅 36元就能体验一把“西式生活”,对消费能力日益增长的用户而言仍然具有吸引力。星巴克也借此,在中国塑造了高端、精致的品牌形象。
诺贝尔经济学奖道格拉斯·诺斯提出了“路径依赖性”,简言之即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星巴克对“第三空间”的执迷,其实就是路径依赖性的表现。
“第三空间”是了星巴克的品牌溢价的源泉,但同时,也是星巴克成本和身段无法下降的毒药。
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第三空间属性),或是利用其强势中蕴含的弱点(高溢价),确立品牌的位置优势。——《定位》
瑞幸咖啡推出“无限场景”概念,和低至星巴克80%(补贴战打法下低至30%)的定价,开启了撬动星巴克的征途。
反应迟缓的狙击
瑞幸咖啡去年5月份正式上线。官方数据里,是525家,单从门店数量上而言,已经超越Costa。
媒体报道里,传言一位星巴克全球高管在暗访了上海和北京的瑞幸咖啡门店之后,布置了两项强力的反击措施:上游断供与推出外卖业务。
暗访、反击、短供……充满了“商战片”的味道。抛开传言的真假,其实星巴克有更直接的方式在这个时候将瑞幸扼杀在摇篮里。
最粗暴直接的方案是收购或者入股,用钱买下这条赛道。
再次一些,也可以创立或者扶植一个和瑞幸咖啡商业模式一致的子品牌,转移炮火,打消耗战。
然而,星巴克就像歌中所唱:被上天遮住了双眼,忘了掀开。如果星巴克没有采取对瑞幸咖啡上游短供措施的话,那么对于这个紧贴自己的竞争对手,他真正有针对性并且落地的改变,要等到9月中旬外卖业务的上线。
而此时的瑞幸咖啡,门店数已超过1000家。
2019年,中国咖啡市场的分水岭
瑞幸咖啡没有食言。2018年,它完成了2073家门店的布局。距离星巴克3500家的现存量,已经接近一半儿。
星巴克CEO凯文·约翰逊认为,瑞幸的“小店”和星巴克的“大店”没有可比性。
2018年,瑞幸公布的数据是8969万杯。《亿欧智库 2019年中国咖啡市场发展数据报告》中,星巴克这一数字为4个亿。
2000家&8969万杯,3500家&4亿。星巴克似乎遥遥领先。
但瑞幸咖啡的“小店”坪效比是不是已经超过星巴克了呢?
看衰瑞幸的人认为,瑞幸的高速发展源于补贴,巨额亏损营造的繁荣假象。
但他们忽视的一个事实是,1999年入华的星巴克,亏损了9年以后才开始盈利。
波音747-400飞机,起飞一次耗油5吨左右,因为要开全加力模式,达到110%的额定功率才能离开地面。然而当他进入万米高空后,额定功率调至70%,就能维持高速飞行。
瑞幸咖啡这个庞然大物,在2018年做的事,就是起飞。
而2019年,在门店数和杯量上全面超越星巴克的目标,就是万米高空巡航。
《快公司》杂志在评价瑞幸时,有这样一句话:“luckin正在迅速努力使咖啡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消费习惯。”
似曾相识,只是换了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