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发于看理想微信公众号(ID:ikanlixiang)
假如真的有一天,看理想开了一家「深夜书店」,不知道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道长(梁文道)会不会像一位命运占卜师,在店里捧着书,为每个前来的困惑之人答疑解惑,就像他在每期《八分》节目结尾时那样。
春节假期,道长做了三期节目,挑选了许多读者听众的留言和提问一一解答。在这些提问里,从来不乏人生意义、现实烦恼、生活琐碎,而每个问题背后,其实都站着一群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困惑或许你并不陌生,或许你正在面对。
你是否也感受到,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特殊的时代,开始对社会运作的根本逻辑产生了怀疑,生活方式的悬殊和迷惘逐渐蔓延,我们呼唤信仰,但到底该信仰什么?
01. 关键词:焦虑
提问:@KIND
道长,您会产生知识焦虑吗?有这种焦虑产生时,好像会特别排斥阅读小说,只看得进去一些实用性的社科文学。
梁文道:其实我从来不太能够理解,大家所说的「知识焦虑」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约莫能够领会到你描述的这种感觉。你觉得日常生活需要很多实用的知识,或者日常生活有很多实用的问题,你相信有一些「知识」是明码实价的,标题非常清晰的。
比如你提到的实用性社科文学,好像每一本书的题目都在对应一个日常生活中特定的问题,于是你觉得只要看了这本书,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了。很多人都喜欢看这类书籍或者收听这类节目,而一个人很多时候就会认为这些日常生活的焦虑就是「知识焦虑」,认为多知道这些事情对他的生活会有帮助。
但实际上,我认为这是一种很虚假的感觉。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肯定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你是否真的相信世界上有那么多现成的知识,是那么清晰、百分之百对应了你实际的处境、疑难和问题吗?我们每个人面对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非常个体、非常具体的。
一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作者,他/她所总结的方法就真的能够那么简单就解决了你眼前所面对的问题吗?其实不能。我并非否定这类书籍或知识的作用,我只是想说明,这些书籍或者这些知识,当你把它们挪用到你当下的处境,想要解决你所面对的问题的时候,这中间还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你需要了解这些知识里有哪些东西可以抽象成更普遍的东西,你还需要了解到你所面对问题的处境、背景和脉络,以及特性,乃至于你觉得能够把你所学到那些知识运用上。
其实这很依赖于你对处境的分析能力,你阅读或者吸收知识时的综合判断以及抽象能力,同时,也依赖于你的某种想象力,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才能够把知识和你的处境相互结合。
我们接着来谈谈小说和文学的作用。小时候,没有任何一本小说的题目会叫做「如何解决你的知识焦虑」,或者「如何让你恋爱成功」,小说或文学的运作不是这样的,文学是有知识的,只不过这种知识可能是一种「非明码实价」类型的知识,它是一种更含糊、仅隐藏在书的段落之中的一种隐晦的知识。
但是对于这种知识的吸取,对于这些作品的欣赏,久而久之却能够培养出一种想象力,培养出一种去抽象这个世界的能力,以及对自己处境的分析的能力。有时候光是这种能力的培养,依照我的经验,可能就已经能够解决你所面对的很多所谓的现实问题。
最后我再补充一点,所谓「知识焦虑」,今天我认识到更常见的情况是,很多时候你其实并不是非常明确地抱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态度来吸取知识,而是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非常有用的知识,只是自己知道的还不够,而别人好像都比我知道得多,别人都看过了的书而我却没有,那我是否就比不过别人了,这种知识焦虑与其说是「知识焦虑」,倒不如说是一种「与人比较的焦虑」,这样的心态其实是因为你要在社会之中竞争,要与他人攀比,而这种焦虑没有任何一种知识或者一类书籍能够解决。
提问@C
道长,我一向追求极简主义生活,不买房不生小孩不买奢侈品,二人世界,男主外女主内,闲时看书烹饪,做自己喜欢的事,十年如一日,自认为生活挺幸福安稳的!但最近一两年,内心开始变得有点动荡不安,看着周围的朋友都在发生变化,出国进修,结婚,生子,买房,赚大钱...唯有自己十年如一日,一点进步都没有,我是不是应该有所改变,进修也好,工作也好,离开这个舒适圈?但我是那种抗压能力极差的人,很担心改变反而越变越差,我己经拥有了自己喜欢的平淡幸福生活,到底需不需要改变?
梁文道:假如你真觉得现在的生活幸福美满的话,你为什么还会有这个问题呢?也就是说,你今天产生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你虽然觉得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已经很满意,这是你心目中一种理想的平淡幸福生活,但好像还是欠了一点什么。那么我觉得,假如你真的满意目前的幸福生活,尽管它再平淡,也不需要跟别人比较。
看身边的人有很大的变化,就强求自己也要和他人一样,可人生是你自己的,不是你朋友的,你没有必要拿你的人生去和朋友的、或者你所看到的这个社会上的任何人来比较。你要满足的是你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假如你觉得自己并不是因为想跟人比较才有这个问题,而是看到别人的生活而引发出你对自己生活的某些不满的话,你就要为自己负上责任,去追问自己,到底心里渴望和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提问:@阿丹
道长,我刚年过半百,非常幸运的是作为一个小百姓,自我感觉基本的人生任务已完成,没有什么非要我完成的事情,比如孩子成年就业了,父母没我其他兄弟也能照顾,至于老公呢,没我他另娶一个不难的……就是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表面上我很阳光的,而且我确定我不可能会自杀或者得抑郁症的……我这是什么问题?
梁文道:我觉得当下中国让我感触很深的一点,就是我常在这个国家遇到很多人,其实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然会产生一些我曾经以为只有年轻人才会困扰的问题,比如人生意义、人生目标的问题。
为什么阿丹你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你想想看,你的一生之中,人生旅途里所有设定的目标,或者从小到大要完成的事情,都是别人帮你设定好了,都是别人告诉你的,而你好像都已经完成了。所以,接下来当然活着就没什么意思了,为什么?因为到目前为止,你的人生目标都是满足了别人为你设定的东西,可是你又给了自己什么目标呢?你自己觉得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年轻的时候你可能由于没有时间,没有认真去思考过,或者当时你根本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直到今天已年过半百,你才发现问题来了——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意义,这些困扰绝不只是年轻人的困扰,在我们国家,同样是很多中年人甚至老年人的困扰。
为什么我常常觉得,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对于解答这类问题的资源是不够的。很多人会认为这与宗教信仰有关,有的国家宗教信仰很盛,于是宗教能够解决这类问题,而我们没有,可是我觉得这种说法只能说,部分是对的,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同样不一定每个人都信仰宗教,但是他们好像这类问题发生的几率也稍比我们少一些,为什么?
我觉得这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我们所经历的是一个非常注重现实目标的文化。于是当这些现实目标实现之后,才发现很多事情都考虑不周,或者对这方面现成的思想与文化资源就显得十分不足。我们今天常常听到一个标语叫「人生要有信仰」,可问题是我们想有信仰,但信仰什么呢?
也许可以说,我的信仰就是国家强大,可是国家强大了与每个个体生命的真实意义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这不是个别的问题,这仍然是一个集体的问题,而在这种社会赋予我们的集体目标,与能够让我个人满意的人生,自己给自己的人生目标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是会演变成矛盾的。
02. 关键词:善意
提问@枫
在地铁走道里遇到一个中年阿姨问我要路费便给了她手头的零钱,后来她要我加微信多给点才发觉像是上当受骗了;匆忙离开后看到一个流浪的老者,面前摆着几束花,锡盒里硬币寥寥,我却径直走过。事后比较两者心里不快。想问道长,在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辨别把信任给与那些比较需要帮助的人?
梁文道:我觉得如果我是你,我恐怕不会花时间去辨别哪一个要求我帮助的人更值得我信任。我比较在乎的是,在遇到有人向我要求帮助的这一刹那,我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如果我是纯粹发于善心,渴望帮助他/她,那我就会帮助。尽管后来我可能发现这个人并不靠谱,或者是在骗我,我其实不觉得有太大伤害。因为我的动机与这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并没有关系,我的动机纯粹出于那一刻的善念,我知道有人要求我帮忙,我觉得我能帮的上,我就帮了。至于那个人是否真心需要这个帮助,其实跟我的关系不是那么大,跟我那一刻动机的关系也不是那么大,你既然已经发了善心做了一件善事,我觉得就已经很好了。
这个世界上总是会有很多骗徒,欺骗利用你的善心,但是你的善心是可贵的,你不需要为了这种事情来怀疑自己的善心,没有必要,你为了你的善心做了一些事情,本身是值得你好好珍惜的,甚至应该是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是不是?
03. 关键词:工作
提问:@左乔
在现代社会,什么工作可以有时间看很多很多书,同时吃喝不愁啊…
梁文道:我很庆幸,我的工作就是这样,有时间看很多书,而且运气很好,赚回来的钱还真吃喝不愁。可是吃喝不愁这件事情,这个范围其实是自己来定义的。
我曾提过好几回,以前有个同学和我一样是读哲学专业。他在大学毕业之后辗转了几年,但是后来有一天我发现他忽然把所有东西都抛弃掉,就在香港一栋大楼里当保安。
这个保安还是夜班的保安,每天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大楼的入口,坐在一个小桌子前,守着大门的门口,时不时帮人开门、检查访客的身份,每天大概有两个小时要把整座大楼巡视一遍。你可能会唏嘘,可是这份工作对他来说,他认为赚的钱已经足够他的吃喝,因为他的要求变得很低很低了,而且他还很喜欢这份工作,为什么?
因为他觉得看大楼门口这个工作太有空闲了,尤其夜班没那么多人,所以他就有很多时间坐在那里继续研究他的维特根斯坦哲学,他还在网上设立了一个国际群组,群里都是一些维特根斯坦的爱好者,大家在网络论坛上共同分享、讨论自己读维特根斯坦以及分析哲学的各种心得。在我看来,这份工作和我所做的工作一样,有很多时间看很多书,而且吃喝不愁。
提问:@max
道长您好。通过读博,我触到了自己潜力的天花板,感觉有种幻灭的感觉。请问如果鼓励自己进一步精进?
梁文道:我很同情你的感受,因为我也有这种感受,我当年研究生没有念完,理由就是我觉得我也碰到天花板了,我发现原来我不是自己曾经想象中的专心做学问的那块料,我没有自己认为的做好学问所需要的很多能力和素质,比如说极端专注的注意力、非常自律的把自己捆绑在某个课题、某个领域上的能力,所以那时候我觉得我也碰到能力的天花板。小时候我一直想让自己成为一位学者,这种努力很可能是没有办法为自己带来任何理想结果的,那怎么办?
这时候你当然可以进一步想要追求突破,但是有时候如果你真撞上墙了,碰到天花板了,也许该是时候提醒自己精进的方向或许要转到另一个方向上,而不是执意自己原本以为的方向。
我们人生总是有很多原来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最后发现自己其实完成不了,不一定是外力,只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而已。我常常讲一句话,「我们人人都曾经想飞,最后都发现自己留在地上」。
所谓的成长,恐怕有时候就是很残酷的,比如认识到自己原来不会飞这一点,于是可以脚踏实地去追求那些你仍然认为值得追求,同时感觉自己仍然有潜力的事情和方向。
提问:@maggieli
道长怎么有精力,又看书,又办公司,又自己录节目输出,而且很多节目是结合时事的,道长不睡觉了嘛?
梁文道:我的确几乎是不睡觉了,其实我从小就睡得不多,平常一般都是睡五个小时左右,但是明显现在年纪大了,身体就有点熬不住。这也是个问题,今年我的新年愿望就是能够多睡一点、多休息一点,工作量能够减少一点。虽然恐怕很难达成,但是也希望能多一点时间,让自己好好安静一下。
04. 关键词:阅读
提问:@Lemontty
道长,平时您看书的习惯是怎样的,是一定会看完一本再看下一本,还是“雨露均沾”?
梁文道:我看书也是很随意的,很多时候也是什么书都打开翻一翻,看看这本看看那本。但是如果是和我的工作相关,比如我要准备节目、写文章,或者探讨一个课题,那么我可能就会有目标、有计划、有秩序地一本接一本,看完计划之内的那些书。
提问:@桦记
梁叔好!想问一下您在读外国著作时是否会刻意挑选译本(如可以挑网上评价好的)?还是说主流的几个译本都买?还是说直接读原版,不翻译?
梁文道:这也是依据具体情况。比如,有的书我觉得不需要特别读原版,这种时候我就可能只需要阅读中文翻译版本,这样看就快得多了。但是有些书目,我觉得需要花更多时间专注去读,假如它有好几个版本,比如说有英文版,以及好几种不同的中文译版,我便说不定都会找来尽量翻阅一下。尤其在做节目的时候,我就真的会尽量选择多看几个版本做一些比较。我肯定也会参考网上的一些评论,但是最后也不会完全只凭借网上的评论来决定自己究竟喜欢哪个译本。
提问:@rui Y
我常常觉得对什么书都很有兴趣。我喜欢看偏学术的书所以常常一个文献就会追出很多东西,然后读几页的功夫就又弄了五本要看的书。我并不是烦恼看不完,因为我喜欢的书还是会看完甚至多看两遍,可是我常常觉得自己不够集中,思维老是太扩散。您有这种问题吗?每本书您都看完吗?中途想看别的怎么办?
梁文道:我当然也有这样的问题,这也是一个自然的现象。我觉得一位认真的读者肯定常常会遇到这个情况,就是读一本书的时候发现,它要把我引向其他更多的书。
全世界的书组织起来就是一个「文本森林」,我们顺着一棵树,就像一只松鼠一样,很容易在树冠上那些交叉十分密集的枝桠上跳来跳去,这恐怕是一件很难避免的事。
但你不需要担心这样思维会太过扩散,因为这能够把你引出去,一路引下去,像一个迷宫一样一直走下去,你其实还是有一条线索的。这条线索吸引着你不停走下去,那么这个线索难道不就是一个很集中的思维的方向吗?
05. 关键词:思考
提问:@sansan
道长道长看过来!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比如说在看一本情投意合或者感兴趣的书的时候每看一段就有很多想法在脑子里启发引出一堆自己的看法 然后得思考一会儿再看书 那么这样是好还是不好呢? 是该看完整本书再思考还是当下就思考呢?!这也很影响我看书的节奏看得慢 我有点不知道这样看书对不对了求分享点你的看法 谢谢!
梁文道: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好与不好,这纯粹是习惯。我有很多朋友看书看得分外慢,所以看书的数量也不大,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有这种习惯,一边看一边会停下来思考。我觉得这并非不好,因为这样其实相当于你是非常投入地在看这本书,真的把自己看进去了。这本书很多时候它都能打动你,其中很多段落都能够触发你思考,我觉得这其实是件挺好的事。
我可能也会这样,当我看一本书,让我有了一些联想的时候,我不可能全部等到看完了再去想,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对不对?因为很多时候,那些想法、那些观念是稍纵即逝的,当真的合上了书本,就会发现你再总结不出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要做读书笔记的理由。
读书笔记不只是记下书里重要的东西,同时也包含自己一边读,一边兴起的感受和联想,甚至可以由此触发你去查阅别的资料,翻其他相关的书,这就是读书笔记能够起到的作用。虽然我不太做这样的读书笔记,但我真的会一边看书一边脑子里浮想联翩。
提问:@wplse
道长好,请教您一个读书问题,我看书总是喜欢差不多一个方向和一个类型,比如历史和历史散文,但是其他领域不知道如何拓展开,想系统连接起来,之前您推荐的《观看之道》我很喜欢,关键受益匪浅,现在又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更是对艺术感兴趣…赐教
梁文道:其实你的问题已经包含了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了。
今天世界上各门学科之间的交叉重叠,彼此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很多学科基本上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学科边界,比如传统上历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历史社会学就是一个灰色地带,又比如历史学和人类学,还有我们中国历史学家很擅长做的事情,就是把文学当成史料用以历史研究或者从文学的角度来切入历史。
所以我觉得,既然你喜欢读历史书,如果你仔细去读一读正在看的历史书,你会发现里面就已经指引你去注意一些议题,那些问题很可能在别的学科也都有所讨论,不如就沿着那个问题出发,尝试一下拓展和连接?
事实上,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读书方法,最好不要一开始就限定自己阅读的领域,而是以你最感兴趣的核心问题作为出发点,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领域的专家,而要沿着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来发散。
一旦从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你就会发现,对同一个问题的解答,不同知识领域,不同学科模型,都会给出不同的角度、入手的路径和方法,这样你就能够沿着你感兴趣的问题和话题逐步扩大阅读领域,这也是我自己的经验。
提问:@萬能姣
道长,如何在读书时培养批判思考能力呢?特别是当作者是名人的时侯,很容易觉得他/她说得都很有道理。感觉自己思维懒惰不知道从何练起。。。
梁文道:在我看来,首先要破除对名人的迷信。为什么作者是个名人,你就要觉得他/她讲的都有道理?是不是应该先甩开名人的背景,直接看他的书籍和内容。
当然我自己也需要承认,历史上许多经典的、著名的思想家、作家、学者所写的书,我们在阅读的时候,确实会被他们的名气所左右。这也不是完全不对,因为很多时候一些非常重要的经典,你看的时候觉得这虽然是经典,但是为什么我就是看不懂,怎么我觉得他/她讲得完全没道理?
如果说要保持批判思考能力,我们可能便会批判说,这作者就是胡说八道。那么,这样算不算是一种很好的批判能力呢?我有所保留,我觉得今天的我们常常太容易去批判一些自己没看懂的东西。
请注意,我并非是说批判及独立思考能力不重要,相反,我们在看书时,随时都应是和作者角力,对作者提出的观点和想法,以及写法提出我们自己的疑问,这基本上是在看任何书时都应具备的能力。
可问题是,批判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在于,你对这本书是不是真的已经读懂了,你是不是已经非常真切,或者达到你最大努力范围去了解清楚这位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举一个例子,20世纪最伟大的伦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之一的约翰·罗尔斯,他就曾经介绍过一个他认为最好的读书方法(主要是哲学书与哲学经典),他在哈佛大学教书时也是用这样的方法进行阅读,也教授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阅读——那就是,当你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你要试着对这本书作出最强的解释、最强的辩护。
也就是说,当你碰到一本书时,你觉得这本书好像没什么意思,或者你并不同意这位作者表达的想法的时候,你首先要做的,是先替作者构想出一些非常厉害的论证,考虑自己这些到底是不是这位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绝非表面上看起来这么微不足道,是不是这些观点背后其实具有更大的支撑力量和推论,所以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要先替作者构思出最强的辩护,为这位作者的立场建立一种强有力的讲法,之后作为读者,再来谈批判与不批判。
为什么要这样阅读?因为我们任何人要去否定一个想法,乃至于否定一本书,其实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每本书都被我们如此轻易地否定掉,到最后其实我们自己什么都没有学成,自我的思辨与思考能力也没有任何进展。
相反的,假如今天我要否定一本书或者一位作者的观点,连替他们我都能够构想出对他们而言最有利的辩护,随后我才去想办法找出其中的漏洞以此驳倒,这个时候其实我就在培养某种批判能力了。
最后,曾经有人说我在这里总是回答一些关于成长的问题,让人觉得我们这个节目好像越来越低龄化,是不是因为我想媚俗讨好年轻人,或者是企图做一些教化启蒙?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其实很简单,首先我从来没想过要讨好任何人,这点你可以放心。我之所以在这里选择这些问题来回答,也不是因为试图教化人心,我从来不认为我们有什么资格或能力去达成教化的工作,我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挑些简单的问题来回答,以及一些我觉得真的重要的问题来回答。
不要以为与成长有关的问题只是年轻人关心的问题,年轻人也是人,他们关心的问题在很成熟的人看来也许不外如是,但是在年轻人的这个阶段,这就是他/她所面对的人生之中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很认真的去尊重这种问题背后的出发点呢?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时候所谓的成长问题或者牵涉到人生意义的问题,它也绝不是年轻人才有的问题。
内容整理自看理想App节目《八分》,文章为问答精摘,更多精彩可点击阅读原文,移步至看理想App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