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无数水果及蔬菜摊贩站在街角。每个摊贩(常常是女人)都有一个铺着一层帆布的小推车,上面摆着西红柿、洋葱或是她们碰巧正在卖的任何东西。摊贩们早晨从批发商那里进货(常常是以赊账的方式),然后卖一天的货,晚上将欠款偿还给批发商。有时,他们用来装菜、卖菜的推车也是按天租用的。
在很多富裕的国家,这也是商人做生意的方式:他们获得营运资本贷款,用于生产或购买货物,然后用他们的收入支付贷款。很明显,与富人相比,穷人需要偿还的贷款数额要多。在印度陈耐市,如果水果贩早上从批发商那里进了1000卢比(购买力平价51美元)的蔬菜,那么她晚上平均需偿还批发商1046.9卢比。支付的利息为每天4.69%。1要想搞清个中原因,我们可以先来计算一下:如果你今天借了100卢比(购买力平价5.1美元),那么你明天就要偿还104.69卢比,如果你延迟一天还款,那么后天你就要偿还109.6卢比。如果借款30天,你就欠了近400卢比;而如果借款长达一年,应还款就高达1842 459 409卢比(购买力平价9 350万美元)。因此,一份5美元的贷款,如果贷款期长达一年,这一债务将接近1亿美元。
这一高额利率呼吁着小额信贷机构立即行动起来。例如,帕德马贾·蕾迪是斯潘达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是印度最大的小额信贷机构之一。她告诉我们,她创立该公司的灵感来源于一场谈话,谈话对象是安得拉邦贡土尔市一个拾破烂的人。蕾迪意识到,如果拾破烂的人拥有能买一辆推车的钱,那么,她就无须支付日租金了。省下来的钱,她在几周内就能买到很多推车。不过,那个拾破烂的人并没有能买得起一辆推车的钱。蕾迪问自己:“为什么没人借给他买一辆推车的钱呢?蕾迪说,拾破烂的人给出的解释是,银行不会借钱给他这样的人。他可以从放债人那里借钱,但借款的利息非常高,根本行不通。最终,蕾迪决定借钱给这个拾破烂的人。他如约还清了欠款,很快发达了起来。不久,蕾迪家门口前来借款的人排起了长队。于是,蕾迪决定辞职并创立斯潘达纳公司。13年后的2010年7月,斯潘达纳公司已拥有420万贷款客户,涉及贷款额高达420亿卢比。
穆罕默德·尤努斯被誉为“现代小额信贷之父”,他的观点与蕾迪大致相同:银行不愿与穷人接触。很多意图谋利的放债人和生意人都想抓住这个机会,向借款人收取高额利息。在这种背景下,小额信贷成为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任何人只要不以搜刮穷人为目的,都可以进入这一市场。他们只向穷人收取一点点足以维持运营的利息,或者稍稍赚取一点儿赢利,但不会很多。由于复利的作用,利息稍微下调就能改变客户的生活。以水果商贩为例,假如他们借到了1000卢比(购买力平价51美元),即使贷款利息很高(比如每月10%),他们也可以用现金买进蔬菜,而不是赊账进货。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能少付给批发商4 000卢比(购买力平价203美元)的利息,这笔钱足以偿还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至少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只需几个月就能将生意做大,并摆脱贫穷。
然而,这一简单的情况也会产生问题。陈耐市有很多水果批发商,为什么这些小额信贷机构(或是一位有创意的放债人)不稍稍降低利息呢?这样,它就能一直占领整个市场,并保持一定量的盈余。为什么水果商贩要等待穆罕默德·尤努斯或帕德马贾·蕾迪这样的人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倡小额信贷的人有些过于保守:在出现垄断的地方,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引入竞争。另一方面,对于小额信贷消除贫穷的潜能,他们或许有些过于乐观。虽然在各类小额信贷机构的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水果小贩变成水果巨头的奇闻,但陈耐市仍然有很多贫穷的水果商贩。即使他们所在城镇中有很多小额信贷机构,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也不会向这些机构借钱。难道他们放弃了摆脱贫穷的机会?还是小额信贷并非像我们听说的那样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