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Ⅹ.各个子系统之间如此满打满算的关联机巧何以能够准确无误地建立起来呢?这就必须理解信息反馈的原理(顺便补充一句,所谓“信息”,乃是“分化物的可感属性”之别称〈详义请参阅卷二〉)。简单地讲,在所有的自然依存结构系统内,任一子系统或分属结构都既是一个控制部分又是一个受控部分,作为控制部分,它以某种信息或指令送达其他受控结构使之发生有关反应;作为受控部分,它对其他结构的调控结果又变成某种回送的信息反过来节制它的调控作用;这种由受控部分送回到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反馈(feedback)信息,这种闭合环路式的联系方式称为反馈联系。按其回馈效果,可将反馈联系分为两类:若反馈信息的效果是抑制控制部分的活动,则称为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若反馈信息的效果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则称为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 )。在一个保持相对恒定的自稳系统内,一般认为负反馈是最主要的基本自控方式,实际上,稳态持恒的控制过程还需要一个“调定点”或“限定阈”发出某种参考信息或令其动势自行衰竭才能实现,有如心脏和血管的互动状态要维持血压恒定就必须“参考”中枢神经系统的血压调定信息一样;在同一系统内,明显的正反馈过程似乎多见于需要迅速达到某种状态的急发过程,如有机体发生血管损伤时十余种凝血因子层层激活的凝血过程就是一例,但这一过程必须随即启动某种反向动作同时运转,一如凝血过程同时以不同速率激活抗凝机制那样,或达到某一阈点后立即自行中止,否则,任何系统结构及其稳定态势都将顷刻陷于毁灭。
然而,整个自然存在——包括生物存在和社会存在在内——正是这样一个由无效代偿层层激发的正反馈失衡系统,它的唯一“调定点”就是那个不可逾越的“存在阈”——而它的唯一“激发源”无疑只能是那个无从遏制的“存在效价递失本性”——故此,生生灭灭的连续进化成为万物衍存的常规现象。也就是说,正反馈其实才是宇宙结构代偿演化的基本方式,而且还是一个最具有徐缓耐性的渐动过程。于是,任何结构系统的衍生均有赖于这个天演机制,正如任何结构系统慢态潜行的失耦合过程亦是此种正反馈的必然崩溃过程一样。这个过程表现为各个子系统内的非耦合因素不断增长,最终导致整个耦合系统的解构,并在下一个代偿系统内继续激动其正反馈的暗流,使新建立的负反馈表层平衡系统重蹈溃灭的覆辙。负反馈平衡系统似乎仅仅处于残化构合演历的中间阶段,本质上只是负值无效代偿的一种现象形态,反倒是正反馈机制一肩挑起了整个世界存在的建设性责任和负反馈平衡系统的破坏性使命,仿佛一个伪装起来的“卧底者”,他之所以表现出忠诚可靠的样子乃是为了颠覆他的“效忠”对象一样。由此可见,所谓系统反馈原理本不过是递弱代偿原理为逻辑观照虚拟出来的一种泡沫式的表面张力而已。【我们现在可以就“系统控制论”给出哲学上的评价了:所谓“系统论”,是对残质整合结构的一种形式上的“取像”,它既不能开掘自然结构发生的本质成因,也不能指明自然结构运动的向度规定,它更多地具备科学上的实用性指导价值,而较少具备哲学上的探源性认知价值。从根本上讲,科学与宗教一样是人类在“失位”状态下寻觅自身定位的生物求存性努力,其差异仅在于代偿位相的不同,当哲学要关心整个“存在”的本原问题时,它所看到的“努力行为”本身皆成了“存在”自身运动的某种规定形态。虽然任何寻觅定位的浅层认识都表现出获知了真理的兴奋,而这正是智质生命求存所必需的生物生存态或生物感应态。所以,海德格尔感叹“三论”似将取哲学而代之的口吻不无怨忧,既显示了他哲学天性的敏感,又暗示了他哲学悟性的苍白。】
临末,给本章之所谈以一句总结:即社会结构像任何其他自然结构一样都是残化失衡的代偿产物,也就是说,社会度S中永远暗藏着“配合度”不足的所谓边缘值问题,这个导致一切结构趋于崩溃的力量其实正是一切结构得以发生的同一个动因,故而可以认为,在业已形成的自然结构中大抵不存在配合度偏低的问题,只存在该结构本身的代偿度或存在性问题。
第一百五十六章
Ⅺ.固然各种社会结构终于都不免趋向崩溃,但不同结构的稳定程度毕竟迥然有异。从大处着眼可以发现,随着R系数的上升,代表生存度的E 值虽然越来越小,然而社会度S 值的相应上扬仅仅表示其残质构合的细密程度越来越高,整合倾向越来越强,却决不表示其结构稳定性也越来越牢靠。恰恰相反,随着社会系统结构中连贯环节和反馈触点的增加,发生误差的可能性和非耦合因素增长的位点都会相应增多,从而造成如下社会发展形势:
a .单细胞生物的初级社会,由于生命成员的同质自足状态而致社会以无结构为其衍存形态,即是说其社会S值极低,然而正是这种散漫社会组型反倒没有维持系统平衡的必要和问题。所以,该社会成员的E 值很高,暗藏在低 S 值中的社会稳定度也很高,从而处于这样一种有利形势:社会成员的高生存度与社会构成的高稳定度的合一;
b .体质性状异质分化的动物中级社会,其E 值因R 系数升高所表达的残化程度增高而下降,但其S值的相应上升却是以物性体质为基础的,很明显,体质性状的变化决非易事,它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素质存在,而且,体质性状的可分化度亦即其 R 系数的游移度实际上很低,因而,中级社会结构系统的稳定度虽不敢与初级社会较量,却远比以智质性状为基础的晚级社会为高;
c .晚级智质社会的麻烦一望而知,它既有R 系数的高度游移的特质,亦即智质性状的活跃分化几无涯际;又有由智质性状的可塑质态所提供的易于变构的方便;此外,它还存在一个问题:作为智质载体的体质性状相对同质化与智质性状高度异质化之间的矛盾;它的难以稳定性质由此可见一斑。此时的社会形势可以概括为这样一种不利状态:社会成员的低生存度与社会结构的低稳定度的合一。
除非智质性状向着异质化的极端迅跑,使之通过极端分化达成变态的高残度同质联构体。届时,生命存在虽然借助于社会密构而进入了新一层次的相对圆融境界,然生命有机体已随E 值趋近无穷小而自失于社会“晶体”之中,一如处于另一极端的单细胞生物由于S 值趋近无穷小而致其社会消解于个体“散沙”之中那样。何况,按照无效代偿理论,高层圆融不过是一个存在效价更低的失稳层面罢了;再何况,迄未发现社会存在之上还有另一代偿阶层,然则表明社会结构之极致可能就是自然递弱演历之极致,亦即“宇宙代偿衍存区间的左端失存临界点”。
第一百五十七章
Ⅻ.基于上述,我们知道R系数的演升所代表的是不可遏止的自然存在性递变进程,因此,任何结构系统内非耦合因素的增长也就是一个绝对的动势,固有的结构基础削弱了,新的结构在前者弱化的过程中代偿发育成熟,社会系统结构就这样层层演替下去,使生命与社会的一切潜在本性渐次展开,由以规定社会形态必须与生命质素相适应的决定性关系。换言之,任何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都必然遵循我们在前述各章中所给出的社会运动基本法则,第Ⅰ项下的生物社会关联模式是一切社会形态无可超脱的套定框架,即:社会存在受到生物递弱演化的自然进程的规定,这个规定的具体表现,乃是由R系数移变所示的生物性状异质分化,导致生物生存效价(E 值所示)下挫,从而要求相应的社会整合(S值所示)予以代偿,这就是一切社会存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运动的本质,并由此注定了人类的行为效果及其社会的自然归宿。
应予补充说明的是,第Ⅰ项下的社会方程其实乃是本书各卷中关于递弱代偿衍存模式(参阅第三十四章、第七十章和第一百二十五章)的具体演示。如果将其中的R理解为广义的物演分化系数,将E和 S 分别理解为存在效价和代偿效价的总体对应指标,则上列所谓的“社会演动公式”立刻变成了“自然演动公式”或曰“道法方程式”。至此已可明鉴,在本卷设题之初,我们即开宗明义地将“社会存在”直指为“自然社会”实在是言之有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