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递弱演化的引言

2018年10月9日  来源:人类的没落 作者:王东岳 提供人:peice000@tu......

1.1 20世纪自然科学的系统发展,全面弥补了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的物演断环,并试图打破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即在生物进化之前,尚有分子进化、原子进化乃至粒子进化的步骤在先,而在生物进化之后,又可以把人文进化归入这个总序列。尽管对于后者,人们一般总是采取忽视或排斥的态度。

1.2 依据目前的研究结果,粒子系统的演进以最原始的夸克、轻子和玻色子为肇始基础;原子系统的演化接续粒子系统进行,它以氢核聚变为发端,在恒星星序中,尤其在超新星爆发的过程中,相继演成原子序数渐次增高的其他92种天然元素;分子进化历经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高分子,再到生物大分子的全过程;及至核酸分子的编码自发形成,生物进化的序幕才徐徐拉开。

1.3 生物进化以原始单细胞逐步建构起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代谢程序为契机,经由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脊索动物以及两栖纲、爬行纲、哺乳纲等演运步骤,最终达成灵长目的类人猿和智人一族。达尔文发现,在这一进程中,生物的性状变异和物种发生以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为依归,因此提出了“自然选择”假说[11。从直观层面或具体现象上看,这个理论是切实的、合理的,它给人类保留了至为尊贵和优势生存的充分余地。但,其间也潜伏着当时不易为人察觉的系统失误。

1.4 所谓“系统失误”,这里特指在各个具体论点上大抵显得正确而有效,但其整个学说基础和理论导向却存在着某种系统性偏差。生物变异是随机的,可是自然选择何以偏偏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的总体发展趋势?“适应”现象是变异累积和优胜劣汰的持续过程,可是“适应性增强”了的高等物种为何反而呈现出绝灭速率和淘汰几率渐次升高的倾向?“自然选择”的系统定向性究竟怎样得以达成?掩藏在“适应”概念下面的深层进化机制如何展开?

1.5 正是基于诸如此类的困惑,导致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一旦弥漫成某种普世观念之后,立刻发生了不可逾越的双向障碍:运用“自然选择”原理和“适应”概念,既不能解释生物前项的理化结构演进,也不能贯通生物后项的人类社会生存m。显而易见,20世纪以来的科学进展,对宇宙物质演化及其生物进化的原有观念提出了挑战。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