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问答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知乎是一个答疑解惑的问答网站吗?并不是,问答网站只是它披的一层皮。
“绝大多数的人类知识尚未上网,以经验的形式存储在人的大脑中,或存在于只有专家能读懂的书籍和论文中。”
知乎的鼻祖Quora发明了社交问答这一种机制,把个人化的知识、经验、见解激发出来。
相比于维基百科冰冷森严的词条、字字有据的编辑门槛、客观中立的内容教条,问答是一个无所不能包、兼容性最强的内容器。然而,如果知乎像 Quora一样仅仅停留在答疑解惑、针对性解答的阶段,不可能取得今日之成功。让用户而非提问者决定回答质量,开启了问答体的无限可能。
一个问题可以发起一个话题、一场讨论、一项调查;一个问题可以凿出一个树洞,聚集一次同题故事会;一个问题可以开辟一块新闻评论区、专业讨论区、集体爆料区……
还在抱怨知乎上越来越多的回答都是答非所问,“不审题”,“借别人的问题,讲自己的故事”吗?投票权在观众的手中已经决定了题主只是个话题发起人而已。让提问者满意还是让读者满意?为用户增长和活跃度计,知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百度知道的赏钱(回答采纳)是提问者发的,知乎的赏钱(点赞)是围观群众发的。
在《请学会审题》的专栏文章中,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抱怨自己提的问题下面都是情绪性的回答,在他看来“知乎是一个知识问答平台,而非一个广征民意的社会调查机构。”然而,如何评价x?如何看待x?x是一番怎样的体验?有哪些x?这些“调查类”、“访问式”问题已经成为知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有人说,如果删除了这类问题,知乎的半壁江山将会坍塌下来。而且,这些“提问模版”可以快速批量生成问题,对每一个热点事件、每一期娱乐节目、每一部热映大片即时反应。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知乎一直站在网络舆论场的风口浪尖,关注度不减。
用户可能在门户、今日头条、微博、微信上看到的网络热点,但最后的定性结论都会百川汇海地回到知乎上,“看看知乎上怎么说”。热点的深度挖掘、内幕爆料、多角度分析都发生在知乎上。
披着“问答网站”的外衣,知乎把自己打造成了中文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讨论社区。
2.2 认知盈余与社交激励
“如果克莱-舍基写《认知盈余》这本书的时候,知乎上线了,他一定会以知乎做例子。”
2012年3月湛庐文化和《商业价值》联合举办“认知盈余究竟带来了什么”活动上,创始人周源将知乎视为认知盈余的受益者和典型例证。
无论是维基百科、Twitter还是豆瓣、译言、知乎,几乎所有的UCG网站都是在利用人们的认知盈余。认知盈余是互联网时代的“生产力”,网络社区的兴衰成败背后是一场场认知盈余争夺战。
《认知盈余》思维导图
然而,正如李如一所说:利用空余时间在互联网上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跟五十年前一个医生业余用纸和笔写侦探小说没什么区别。Web 2.0之后之所以会出现认知盈余大爆发,只是因为业余创作的侦探小说有可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得到赞赏,觅得同好。
贯穿《认知盈余》始终的案例是维基百科。然而,在“认知盈余争夺战”中,维基百科正在输给Quora等社会化协作平台。词条对知识的“削足适履”,中立主义、言必有据的编辑规范,信息更新的时刻值守……这一切限制都使得维基百科只能吸引那些不求所图、只为给知识大厦添砖加瓦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更像是知识“数字化”的搬运工,网络信息的过滤者和加工者,而没有发掘出人们头脑中那些“未写下”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为什么维基百科没有创造出“增量知识”?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以条目为中心,而非以知识的贡献者为中心,虽然维基人的数量达到了十万级,但这却是一张“蚁群”一般的匿名社群,从中延伸不出来社交关系网。内容生产者难以获得足够的社交激励,也难以积累起自己的社交资本。说到底,认知盈余也是要衡量“投入-产出”的。克莱-舍基后来也承认:如今的人们更关注与维护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流,从点赞、互动中获得持续不断的瞬时激励。
知乎赞同数的增长速度高于用户增长速度(数据来源《民间版知乎分析报告第二期》)
知乎和博客、论坛、微博、朋友圈相比有一个本质不同——点赞比回复/评论更容易,更容易获得反馈。这从一个回答的评论/赞同比就可见一斑。
2.3 互联网时代的言论市集
“康夏卖书,传播在某信,收钱在某宝,曝光在某博,定论在某乎,真是网络业态的大汇演。”
微博网友@鸿庐的一番话点出了知乎在中文互联网圈中的地位——言论市集。
有3000多人围观了“如何评价康夏卖书事件”这个问题,在400多个回答中,既有“猪队友”的强行洗白,也有学弟学妹的切割关系,有律师引用法律条文分析康夏是否构成了合同欺诈罪,有汇款者晒出女朋友收到的爱丽丝,控诉欺骗行径;有豆瓣红人讲述网络散书的正确姿势……
以话题、问题将对同一事件、事物、人物感兴趣的人群集中起来,共同讨论。过去,贴吧、论坛、豆瓣小组也可以做这样的事情。问题在于,开一个贴吧、小组远远没有问一个问题方便、灵活、弹性十足。贴吧、小组需要配备吧主维持秩序,需要吸引新人加入,需要成员互相熟络、“酒酣耳热”之后才能切入正题,最后往往会形成一个排外的圈子。而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开放而秩序井然的广场,无需秩序维护者,活跃程度不会取决于维护者的用心程度,也不会被灌水者、刷屏者的嗡嗡噪音所霸占,不会最终“劣币驱逐良币”、“有理在于声高”,被一种声音、一种观点所占据。
贴吧、小组、沙龙(比如最近上线的所谓“女版知乎”——玲珑)有“成员”的概念,有组织,有共同的价值观纽带,会形成排外的文化。而在知乎,一个问题随热点而生,而火爆一时,而迅速被其他热点抢去风头、乏人问津,无所谓“成员”,无所谓圈子。所以,魅粉、魅黑,中医粉、中医黑可以在一个问题下面各陈己见,回答者可以像打擂台一样亮出绝招。而台下的围观者可以用“喝彩声”(点赞)给自己支持的一方投票。虽然80%的知乎用户从来没有回答过一个问题(具体分析见下文),然而他们可以用点赞来支持那些回答问题的“意见代表”。对于不习惯于表达个人意见的“沉默的大多数”来说,这种投票的门槛足够低,类似于当年用短信为超级女生投票的“玉米”、“凉粉”们。
正因为用户的投票能够影响每个答案的起伏升沉,这样一个言论的“选秀台”才能够引发群情激愤,各方来战。而在论坛、贴吧中,新帖压旧帖、后浪排前浪的时间线排列机制很难引燃围观者的参与热情。而且,发帖、回帖比随手点赞的心理门槛高多了。
2.4 全民记者时代的话题集中地
“她是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姓顾,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初中高中我都有上过她的课……”
就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潇洒至极的辞职信在微博上不胫而走之后,这位“潇洒姐”的学生就在知乎上“曝光”了她的“朦胧照”,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小传”。这位“陈思”同学为什么没有选择微博而选择了知乎?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这篇“爆料”如果发在了她自己的微博上,可能除了自己的几百粉丝外没有其他人能看到,很快就在瞬息万条的信息流中石沉大海。她毕竟不是“潇洒姐”本人,而只是一个旁观者。而在知乎上,哪怕关注她的人寥寥无几,她的回答依然可以被关注“如何看待某中学老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的7000多人看到,再通过知乎以人为节点的传播链条,收获12000多个赞和四百多条评论。
Twitter虽然能成为引爆“茉莉花革命”的导火索,微博虽然曾经掀起全民“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的风潮(现在只剩下了全民晒“我们”),然而这种集体性的公民记者行动、群体协作仅仅适用于革命、天灾等重大事件,普通的新闻事件的碎片很难形成“碎片拼接”的话题(现在的微博话题榜已经成了八卦串串烧)。而在知乎上,一件事情、一个话题的亲历者、围观者、关注者可以聚焦于一个话题、一个问题之下,各个侧面得以汇总聚合,各方观点纷然并陈,有价值的观察和视角自然能够迅速脱颖而出。
Twitter、微博虽然像世界的脉搏一样跃动不息,一道闪电可以在段时间引燃全网,“击中”几亿人的神经。然而,140个字只堪负载情绪,而很难深入事实的细微幽深,很难沉淀、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很难让角落里的一个微弱声音在涛涛声浪中被听到。
《纽约客》曾经发文质疑Twitter革命:从围观到产生秩序、进而付诸行动并非是水到渠成。在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尚未成熟之前,知乎这样通过话题进行的“人工聚合”、“人工+算法”筛选似乎是通往“全民记者”的一条更可行之路。
2.5 社交知识时代的搜索引擎
用户心目中的完美搜索应该像那本曾经流行的小说的名字一样,它能懂得‘当我们谈某某时我们在谈什么’。比如当我们在谈李开复的时候,它首先要懂得我们在谈创业、天使投资、创新工场,也许还有《世界因你而不同》,甚至更多。再然后,才是现有搜索引擎能够做的靠关键词匹配和链接模式分析来帮你找到结果。
早在2010年11月,《商业价值》曾经发表过知乎创始团队成员成远的一篇文章《Quora改变了什么》,他把Quora定义为:运用群体智慧为未来的语义网架设一个“话题层”。这是对Google“爬虫机制”和“互链机制”的一种颠覆,是通向未来的完美搜索的一条光明之路。
来自采铜《网络图谱论知乎》
具体来讲,就是让普通用户为“话题层”添砖加瓦,让“话题树”在用户的培育之下自然生长,无限细分。 对于搜索答案的人来说,他可以找到这个话题之内最为精准的回答,是从话题到问题,再到文本(Google的结果是从关键词到网站,再到文本)。用户可以找到在这个话题下最为符合心意的答案,而且,他还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在话题树上上溯下追,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知识网中探索遨游。
这是社交时代的“搜索神器”,始于搜索,却不止于得到答案,而是开启了一扇又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人流连忘返。这就是所谓的“刷知乎,根本停不下来。”
知乎也注意到了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了搜索功能的优先级。比如说,知乎iOS 3.0的顶部即是搜索框,而Quora的顶部则是鼓励用户提问的“What is your question?”
2.6 移动时代的渠道泛滥与内容饥渴
“在知乎做的一个抽样调查中,3000 个 500 赞同以上的回答里,99% 的内容被微信公众平台侵权使用。”在今年3月的媒体开放日中,周源回顾了过去几年间与“搬运工”们斗智斗勇的经历,并推出了知乎原创平台的Demo版本,堵不如疏,希望引导媒体更高效率地与回答者取得联系,获得授权。
在微博上搜索“知乎”,一大堆打着“知乎”旗号的营销号就会映入眼帘。知乎大神、知乎酱、知乎菌、知乎大牛、知乎吐槽君……据知乎法务曲蕾透露,在她从2015 年 3 月份入职到 4 月 1 号的一个月中,共统计出 43 个持续使用知乎用户内容的侵权帐号。而在其中最为明目张胆、大张旗鼓的首推知乎大神,164万的粉丝接近知乎官方账号的43%,而他创建的微话题#大神推荐#已经有6.5亿次阅读,一度跃居热门话题榜第四位,几乎每条微博都超过两千的转发、评论更是让知乎官方账号都难以望其项背。
当然,“抄袭你是扩大了你的影响力”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然而从客观上来看,正是微信、微博、论坛、豆瓣等地方的“义务”搬运工,才使得知乎的影响力远远溢出了区区2000万用户的“深巷”,而被推送到数亿用户面前。你可能没有上过知乎,但不可能没在微博、朋友圈里看到过知乎神回复、深夜惊奇、超万赞回答……知乎的用户之所以能够两年增长40倍,离不开千千万万自媒体的非法传播,离不开这些覆盖了几乎全部互联网用户的“分发渠道”。
知乎为什么会成为抄袭者无死角围猎的“唐僧肉”?为什么会冒出来这么多不知疲倦复制粘贴的“搬运工”呢?一句话: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渠道泛滥与内容饥渴。目前,微信公号的数量已经突破千万,还在以每天1.5万个的速度递增,而微博营销号更是不计其数。如此爆炸性的渠道泛滥每天都需要车载斗量的内容来填充,而其中有持续内容生产能力的不到千分之一,余下的只能沦为在网络各处逡巡“觅食”、永难餍足的“内容窃贼”。这时候,他们盯上了互联网上最大的原创内容生产基地——知乎。而且,他们不需要在水贴与精华齐飞的论坛中披沙拣金,算法已经自动把最受欢迎的内容推举出来,他们要做的就是直接掠走。而且,他们早就盯上了那些笔耕不辍的知乎达人,一有回答立马转走,简直再轻松不过了。
“但凡有点采编能力的媒体至少不会把回答直接拿过来用,其实重灾区是文摘和企业号这些没什么内容生产能力的机构。”魏武挥的话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明明没有内容生产能力,每天依然会涌现出一万多个自媒体——因为所有的企业、组织甚至个人都在变成“媒体”,都想“put a ding in the social network”,然而它们虽然拿到了喇叭,却还没有学会用自己的声音说话。
不告而取的“搬运工”对于知乎来说可谓是一把“双刃剑”。显而易见的“负面效应”是惹得高产用户的同仇敌忾,给知乎官方施加了维权的压力。还有一重“负面效应”更隐蔽却不可忽视。
为什么知乎大神的微博转发、评论往往高于知乎官博?因为它是“庸俗化”的知乎精选,他们可以直接发图文长微博而不需要跳转到知乎网站或 App。他们推荐的内容都是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段子、情感、鸡汤、猎奇体验(比如:脑袋被门夹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等,而知乎官方肯定不会为了转发量“无节操”地只转发这些东西。如果一位用户都是通过这些渠道看到知乎地内容,他大概会以为知乎是一个段子手、情感写手、鸡汤作家、奇葩济济一堂的地方,他加入知乎后,心理期待和关注重点也会只聚焦于这些方面,也会更乐于为这样的内容点赞,甚至偶尔也会抖一两句机灵。
这些为阅读数字无下限的“分发渠道”决定了数亿网民眼中的知乎是什么样子,也吸引来了一大批来看段子、故事的新用户,渐渐地改变了知乎的社区氛围和风气,终于把知乎塑造成了他们“期待”中的样子。
2.7 内容运营的胜利与“后遗症”
与其任由满园好果被“偷食者”窃取,养活一大批不劳而获的营销号,不如主动出击,通过自己的渠道将优质的内容传播出去,拨乱反正以正声誉,将知乎的对外形象解释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
虽然在《知乎向左,果壳朝右》中阑夕认为知乎的内容运营都是在亦步亦趋效法Quora,然而从这两年的表现来看,知乎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13年5月推出的知乎日报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2013年9月上线的《知乎周刊》迄今累计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400万次,长期盘踞kindle免费榜,而知乎盐系列电子书,知乎与中信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当我们谈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谈些什么》、《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金钱有术》等都跻身畅销书的行列。反观豆瓣,在去年“一刻”姗姗来迟之前,一直守着一座内容“金矿”在移动端无所作为。
然而,为了“让千千万万不在知乎的人,看到你们的‘创造’”(黄继新语),知乎日报不得不像其他“庸俗化知乎精选”一样,放下阳春白雪的高傲身段,做一份面向下里巴人的普及读物。虽然知乎日报上开设了“瞎扯:如何正确吐槽”、深夜食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栏目,然而却又不能像知乎大神一样“无下限”地迎合手机党们的娱乐需求。怎么办呢?只好用“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的标题党来引诱用户去阅读哪些并不轻松的内容,“发现更大的世界”。所以,知乎日报广受用户诟病的“标题党”其实是有意为之,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是既要逼格又要用户的维谷之策。
知友王梦雨就认为知乎日报引导了吐槽之风的大行其道。
在人人上我多次看到了几个关于知乎的相册就是专门截取了每天的如何正确吐槽,然后一堆人就因此觉得知乎真是个专门神吐槽的网站。作为一个官方大肆宣扬这事,那可真有劣币驱除良币的感觉。
在3.0之前,知乎日报只能通过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登陆,而没有打通知乎账号,这很显然是想在日报和主站之间竖起一道“防火墙”,让“日报观光团”的疯狂涌入不至于破坏原来的答案排名。
然而,从角度各异的答案中跳出一个作为“标准答案”挂在日报上,知乎的这种行为依然难逃“裁判员亲自上场”的嫌疑。孤零零被推上日报的答案脱离了知乎的讨论氛围和前因后果,读者也没有办法同时看到不同观点的回答,评论区自然会被站对党和吐槽党占领了。
知乎日报只是作为知乎优质内容的“出口”,而并未反过来成为知乎社区的“入口”。这里培养的用户内容消费的习惯,而不是内容生产、理性探讨的习惯,它没有引导用户去探索一个问题下面角度各异的回答,它让用户的好奇心止步于此。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知乎日报和知乎存在着竞争关系,尤其是当知乎日报“试用装”的“揽客”使命已经基本完成时,就要重新考虑两者的角色分配了。
这不,在4月24日的知乎盐 Club大会上,“激凸”上场的黄继新掀开了“知乎日报3.0”的红盖头,主打的“人人都是主编”的理念宣告着知乎日报的历史使命阶段性告终,接下来就是为知乎开疆拓土,探索更广阔的未来。既然知乎80%的用户都是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小透明”,既然回答问题成本太高,那么不如鼓励用户成为整理者,用自己的眼光、视野让中文互联网上的优质内容浮出水面。
变身为内容社区的知乎日报有着“再造一个更大的知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