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修辞策略与叙述建议

2025年1月21日  来源: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 作者:路易丝·卡茨 提供人:yehe60......

类比和隐喻

隐喻对于理解复杂的观点很关键。例如,因引力作用而彻底坍塌的物体对我们理解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甚至万物如何终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如此,在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将这种反物质的天体命名为“黑洞”之前,天体物理学界之外的人并没有对此予以过多的关注。这个隐喻打开了进入天体物理学的入口,它强大,诱人,并隐约渗透着威胁性。“黑洞”迅速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它的作用不仅仅是让一个概念变得更加易懂。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大部分想法都具有隐喻性。我们人类倾向于使用符号语言来思考,而它们会影响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为。隐喻和明喻、类比和比喻、童话和神话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般方式,而在学术语境中,隐喻有助于反思,进而推动我们的批判性思考过程。

如第三章中所述,类比在解决问题时是有效的分析工具。如果你找不到一个难题的答案,但却找到了它与另一种情况的关键相似之处,便可以将它们进行比较。然后你就会发现,如果某个解决方案对其中一个情况是可行的,那么它就很可能对另一个情况也可行。然而,与之最相关的是劝说中的类比使用。黛安·哈尔彭阐述了一个很好的法律案例。在听证会上,辩护律师指出,针对他的当事人的一连串(主要是间接的)证据中存在薄弱环节,而一个链条的一个环节薄弱,其他地方再怎么坚固也没有用。诚然,由于被使用的太频繁,这种类比的效果或许已经被打了折扣,可能也正因如此,公诉人成功地用绳子的比喻驳回了辩护律师的话。公诉人认为,绳子虽软,但足以定罪。绳子战胜了铁链。

大多数文章、论文的写作都可以使用隐喻、明喻、类比和其他形式的比喻,它们可以让阅读和写作变得更有趣味,它们将有助于阐明晦涩的观点,直接捕获人们的注意力,还能引起人们思考或其他反应。但要记住:

1.明确你的意图。

2.考虑到你的读者。在哪里使用以及如何使用隐喻取决于你的受众是谁。比如,如果你的目标读者有着民族多样化的背景,那么由于文化上的种种限制,这类方法在写作中就不太适用。

3.不要做得太过。厄休拉·勒古恩在她的《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Steering the Craft)一书中将形容词比作巧克力——吃两块会很美味,但多了就会让人反胃。她用的这个明喻不仅对形容词的讨论具有启发性,同时也适用于一般的比喻类语言,特别是在学术散文语境下。不要为了浮夸艳丽的表达而牺牲批判性分析或学术客观性。那样说服不了任何人。分享一段很尴尬的个人经历:我曾向一个知名学术杂志投稿一篇文章,我在其中用了很长的一段话不断地延伸隐喻来说明一个观点。结果这段话变得越来越夸张。在三位同行的评审中,有两位认为我是在卖弄,做的都是些没有必要的争论。我重读文章时发现确实如此。这就是一个“太过离题”的例子。文章修改后最终被接纳,我仍然使用了那个类比,只是形式更为紧凑。修辞比喻永远都不应该把观点掩盖住;相反,它应该只是对观点进行简单的阐明。

4.避免陈词滥调。一个反复被拿来讲的标题很难让文章焕然一新,但这类陈词滥调却比比皆是。比如,大学里经常使用某种形式的管理术语,它在任何工作环境中都很常见。很多人应该都对其不陌生。它的使用范围无明确限制,而且非常乏味。

练习8.3

改写下面这段陈词滥调的“公关文稿式”段落。你需要认真思考每个词实际代表的意思以及你真正想要传达的意思。你需要用有意义的话语代替空洞、浮华的表述和管理术语。你会发现,不仅仅是强调的点,连实际意思也会发生变化。

我们这个引领市场的机构,以其尖端的国际声誉,致力于发挥改变世界的影响力。因此,建议该行业所有负责知识转移的生产力单位举办一些领导力训练班以持续提升学府的卓越声誉。成绩评估过程以及表现良好的参训人员范例都将是透明化的,可以让教学方、学习方和其他受益者等所有利益攸关方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流程和基础设施。

你的版本要更为简洁。(交代得更清楚些:你是在为大学的教职人员写一份文件。)

我的版本:

最近,我们的大学因研究项目的质量和影响力而在国际上受到了尊重。然而,市场部建议,为了达到进一步的推广,所有教职员人员都应参加一些领导力培训班。评估标准和最佳表现者的成绩将会发布在学校的公共网站上,以便向潜在的资助机构和学生传达我们学术机构的创业精神。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投资并招收更多的国际自费研究生。

悬 念

设置悬念是小说写作所使用的一种叙述方式。它可以用于学术语境中增强论证的戏剧化以达到修辞效果。比如,唐纳德·麦克麦肯(Donald McMiken)建议,“在进行论证时,先巧妙地提及论点的一个方面,接着不要立刻如读者所期待的那样展开批评……等一等……先从反对观点展开论述,制造出一定程度的紧张气氛。你的读者会像读侦探小说一样等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要注意一点,别让他们等太久”。

另一个设置悬念的方法是通过丰富的例子来证明论点,让论证环环相扣,一个接一个的惊人统计结果相互叠加,可怕的数据累积起来共同指向一个可预见的高潮点,这样便可以俘获读者的心,让他们觉得这些宝贵的信息和数据好像正在为他们进行精彩的阐述。不是好像,是确实如此。从下面的例子中你就会发现,这种“累计”所产生的修辞效果是非常强大的。

位于昆士兰州加利利盆地的卡迈克尔煤矿将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的煤矿……六个露天矿场和五个地下矿场。据测量……该矿占地2.8亿平方米,是悉尼港面积的七倍。这家煤矿背后的公司阿达尼集团(Adani Group)因对环境的破坏而臭名昭著……贿赂、非法出口……为了建造煤矿,超过两亿平方米的原始灌木林被清除,这相当于每年从当地河流和地下蓄水层偷取120亿升珍贵的水……即使在十公里以外,地下水位预计也会下降一米以上。阿达尼计划在座头鲸、儒艮、澳大利亚短平鼻海豚和五种海龟的栖息地上建造一个新的煤炭码头,以出口卡迈克尔煤矿的煤炭。300万立方米的海床将从世界遗产区内被挖掘出来,倾倒在大堡礁海洋公园,为运煤船和港口的扩建腾出空间。科学家预测,这场挖掘将对珊瑚礁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而卡迈克尔矿的煤炭燃烧将产生相当于新西兰四倍的化石燃料排放。这是一场灾难。

节 奏

许多讲师和公众发言人都知道,有一种方法虽然简单,却可以产生巨大影响,且当今的许多学者也在用这种方式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先缓慢、慎重、从容地构建极其深奥的分析,然后迅速、利落地进行总结。增强文章可读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基于这种形式——根据需要来调整句子的长度。让我们来验证一下:

有些作家能够认识到一段流畅、通顺的内容后接一个简短、犀利的独立短句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能保证写出的作品既不散漫,也不断断续续——不仅如此,短句还会因为前面长句的存在而更具表现力。均衡的写作模式可以为文章增色。

感受到了吗?

练习8.4

你下次写文章时,在完成几篇草稿并对其中一篇比较满意之后,用它来实验一下上面的方法。虽然写作不应是一种折磨,但有时候它也确实如此,特别是当你赶时间时。可一旦你写出了最满意的草稿,花点时间“玩”一下你的成果。而且,如我之前所说,把它大声读出来真的很有用。

如果你很享受这个过程,就把它应用在整个写稿的过程中。若发现某个词或短语偏离了主题或多余,可以稍后把它删掉。先尝试一下,要知道“玩”对于写好作品很重要。它不仅会让你感到愉快,还能在必要时帮你释放压力。这是通过联想实现的:你的轻松或愤怒会赋予你一些新的见解,而这些在你太过专注于客观性和任务本身时往往是无法获取的。

重 复

我在第七章中提到,为使写作内容简明扼要,最好直抒胸臆,不要重复——除非它的目的是出于强化某一个确实需要强调的观点。有时你会担心某个特别重要的点在文章中丢失——特别是在一篇较长的文章或者毕业论文中——这种情况下合理使用重复的确可以提升修辞效果。

请注意,我说的是合理使用。在编辑你的文章时,注意那些偶然的重复之处。如果发现了重复之处,你最好重新措辞。如果一直重复使用的只是一个特定的词,就用同义词代替。你通常会发现,可以找到适合每种情况的具有细微差别的术语。同义词典在这时用起来就很方便,但在选用一个词之前,要确保你知道它的意思。

结 合

结合使用不同的说服策略可以有效地强化观点。下面的例子就有力地结合了个人轶事、列举和讽刺。在撰写批判美国人文教育的一本书时,一名不在美国出生的作家托比·米勒认为有必要分享一下他在准备美国公民考试时的一些想法:

他们要求我……(承诺)自己从来没有试图诋毁其他国家的政府。真是奇怪,美国竟然也会长期推行这个政策。想想20世纪50年代的黎巴嫩、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越南,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老挝、巴西、多米尼加共和国、危地马拉和玻利维亚,以及20世纪70年代的葡萄牙、智利和牙买加。这些国家可都曾目睹过美国操纵选举或破坏政府的事。

直抒胸臆

东拉西扯的人……不会向说谎者那样否认真理的权威性……他们根本不在乎真理。正因如此,这种人才更容易成为真理的敌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废话?……当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要讲一些自己毫无概念的话时,废话就不可避免了。

要想在写作中做到清晰、真实,就要谨慎把握词语的选择。先是由词语组成句子,才有了句子组成的段落。显然如此!因此,从词的层面到最后完成一篇作业是一个选择、去选择、再选择的过程。减少陈词滥调和笼统陈述。弄清如何才能将你的观点和主张以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些练习能让你的学术文章焕然一新,帮你更准确地了解自己想要说什么。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