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有效应对压力

2025年1月21日  来源: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 作者:路易丝·卡茨 提供人:yehe60......

休耕时间还有助于减缓压力。压力是许多努力工作的人容易面临的问题。它是什么,为何产生?压力是一个简单的生存机制,也是生成的一种极端形式,正如恐慌感在面对逼近的火车、鲨鱼或鳄鱼时才会显现一样。然而,因为大脑中处理威胁的区域不是特别擅长区分微妙的差异,因此在面试或者逼近任务的截止日期之类的情况下,它通常也会引起类似于“战斗还是逃跑”的反应。我们进行葡萄糖注射后,血液会猛地流向心脏,使心跳明显加速。面临任务的截止期限时,我们眼下的生存不会受到威胁,但仍会出现压力过大的症状。不仅如此,压力会持续存在,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和身体上的问题。这种问题包括焦虑、失眠等因紧张而引起的有害症状。有些人其实一直生活在红色警戒状态中,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吸收信息或学习,无法清晰而准确地思考,更不用说写出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内容了。那该怎么办呢?首先,当不必要的压力症状来袭时,显然,我们要深呼吸。瑜伽和普拉提也会有所帮助。如果可以的话,出城待上几个小时再回来。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对抗持续性的压力反应,那就是做大量有氧运动。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重新掌控自我。让自己觉得像一个无助的受害者是最糟糕的压力催化剂之一。因此:

1.与人交谈。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事聊天。

2.把你的任务详细列出来。比起那些重要但可以先放一放的项目,紧急的事务更需要提高优先级。在某些情况下,这意味着你要先放弃某些活动,才能更好地完成其他工作。“少即是多”,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更少的工作通常会带来更高的效率。持续接受来自同行的压力或者让自己置身于鼓吹忙碌文化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中会徒增压力,从而导致低效,进而产生更多的压力。要试着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3.合理地使用可用的时间段。当感到不堪重负时,你就会觉得没有时间学习。这实际上并不是对客观事实的反应,只是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情况不同而已。学习并不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被充分利用的15分钟要比毫无效率的两小时更有意义。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可以复习一下讲座笔记,完成少量的阅读任务,如乘公交车这种通常不超过半小时的时间段。也许最有用的是记下盯着车窗时突然涌现的想法。三小时以上的较长时间段则可以留给需要更高专注度的工作。

4.压制内心的批评之声。这个讨厌的声音会打断你的写作进程,诋毁你本来具备的能力,否认你正在探索的思想。特别是当你所思考的观点还有待证实的时候,这个声音会尤为清晰。但是要记住,在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批判之前,先动笔把想法写下来,不然你根本就没有要审视批判的对象。对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参与也意味着你要认识到有时你需要暂时放下“推理和证据的严格准则,才能为新的可能性和创造性过程提供空间,才能发现新颖且具有丰富潜在价值的问题”。

5.永远不要在意完美与否。造成拖延症的一个普遍因素就是追求完美。无论是学生,还是包括学术类写作在内的专业作家,都喜欢把完美主义当作回避工作的缘由,仅仅因为不能把一项任务做到完美就推迟去做它。为什么呢?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们总觉得前面困难重重——有时候也确实如此,但与其追求完美,不如追求合理的结果。等完成一篇写作任务之后,再次让自己进入“休耕状态”。

6.制定可行的任务。有时我们告诉自己现在无法完成某项作业,因为我们“忙”着要做其他事(比如按照颜色把荧光笔排序,或清理冰箱)。这可不是酝酿期:要记得,进入酝酿期之前,要先在研究上投入大量时间才行!其实,有时你无法面对一项任务的原因是觉得它超负荷或过于艰巨。如前所述,解决办法就是把它拆分成许多你认为可以完成的任务。这样一来,你所面临的将不再是一堆庞大、可怕的工作,而是一个个容易上手的小任务。在完成之后,进入“休耕时间”。好好休息,给自己充电。

契克森米哈赖建议我们通过以下方式进入一种状态,他把它称为“流”,即深度沉浸在某件事物中,忘却时间的存在。这种状态下,不管你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都不会那么容易为任务感到焦虑,同时也会更好地利用时间,在任务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更有可能取得创造性成果。

● 每天早晨给自己设定一个想要完成的目标。目标不需要太大,合理就好。它可能与你正在参与的某个项目有关,或与你正在探索的某个想法有关,也就是说,设定这个目标是为了拓展专业领域的知识。

● 要注意,任何体验的含金量都与你在上面投入的精力成正比。所以我要再次强调在主动和被动之间找到平衡的重要性。

● 要想让自己持续地享受一件事就要增加它的复杂性,并相信这样做是有充分理由的。这也是契克森米哈赖的创造性理论的最后一点。他强调,要想获得个人的满足感,我们就要不断地深化自己的思考,并为有社会价值的目标而努力。

练习6.3 一种帮助发展智力并减轻压力的元批评活动

上文中提到的目标设定与自我调节有关,它是鼓励批判性思维文学的实践。前面介绍的反思日志也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手段。我们已经讨论了在对观点、文本作出反应时进行反思的元批评过程,这是批判性思考者的一种基本手段。这里,我要介绍另一种日志,它可以让你通过自我评估来随时掌握自己的进步情况。你可以把反思放在日志的开头,把自我调节放在后面,也可以反过来写。

每周留出一点时间记录自己是如何达到目标的。研究表明,以这种方式来监督自己的进步(而不是以“小时”或“天”为单位苛刻地自我监督)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这主要是因为在积累知识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中认识到个人的进化(一种个体认识论的发展)可以增加自主性和自我管控能力。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