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文献搜索

2025年1月21日  来源: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 作者:路易丝·卡茨 提供人:yehe60......

确定研究主题是需要时间的。即使你已经大概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也未必清楚具体要针对哪一方面进行探索。只有在进行文献搜索之后,你才能想出一个清晰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

1.让你痴迷到愿意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去思考、写作;

2.具有探究价值,因为还没有人以同样的方法涉足过这个话题;

3.能够让你的目标读者感兴趣。

小建议

注意研究空白

在文献搜索过程中,你会发现其他人对你要做的项目提出了哪些观点,并思考自己是否应该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多贡献一份思考或见解,即是否存在有待填补的知识或理解上的空白。这个空白也许可以被先前未被发掘或未被充分发掘的想法填补,或通过尚未有人能解答但你认为自己可以提供答案或解决方法的问题所填补。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复杂,也需要更多的创造性。

有一种既线性又横向、既渐进又迭代的研究方法,我称之为“手风琴效应”。这个过程和呼吸类似,先汲取信息(吸收他人观点中的氧),接着再一鼓作气呼出,整个研究都在不断地重复着这一过程,就像手风琴在不断的拉长、挤压中生出音乐一样。研究并不乏味,也不会将人的脑力榨干,相反,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实践过程,研究者应该通过它给大脑充电,拓宽视野,而不是将思维封闭或限制在一个安全的学术小匣里面。

手风琴效应

如何进行这种搜索呢?这涉及广泛的阅读和精细的、有侧重点的阅读。这是一种与之前讨论的“远近之间来回跳跃”略微不同的方式,即在广泛阅读后专注于一个特定的观点或理论,这个观点或理论反过来会将你指引到其他相关的观点理论中,你的关注面会再次扩大,接着再回到刚刚那个观点或理论上仔细研究……如此往复。如果你研究的话题是“我们如何表达与金钱和经济过程的关系”,那你可能会读到经济学家基思·陈(Keith Chen)的理论。他提出,语言会影响我们对存钱的态度。你可能会对陈的理论感到好奇,他发现以没有将来时态的语言(比如汉语)作为母语的人往往更善于存钱,因为比起那些像英语一样具有明显将来时态语言的母语者,他们对未来的概念没有那么抽象,而是更接近于现在。接着你可能要跳出这个被圈定为“经济学”的领域,探索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你读到的文章的作者可能也是来自其他学科的。在不同的路径上进行探索时或感觉自己很难往下推进时,要注意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期限——一个真正的截止日期,然后再将注意力放回到经济学上,直到这个过程将你引向另一个具有启发性和潜在价值的方向。

以下是有关这种广泛阅读的更多细节,这之后便进入精细阅读的讨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