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想针对如何判断作者的立场列一个简单的清单。由于本书的读者们各自的学术背景不尽相同,要想给出一个和所有学科有关的学术例子是不可能的。所以,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既能体现理论立场的作用原理,且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又很熟悉的事物:广告。广告专为吸引特定的一批人、市场或兴趣群组而设计,以达到卖出产品的目的。它们需要明确某一类特定“读者”的理论立场。阅读下面这则广告,通过其中的一些提示来确定它的受众群体。另外,我们或许还可以弄清(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受众在政治、文化或经济上的立场。
约翰·卡梅隆·斯韦兹:骆驼[8]再登销量榜首!远超第二名58%!“我研究过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冠军依然属于骆驼——有史以来美国烟民的首选。”温和的口感加香味,让骆驼比以往任何一种香烟都更受欢迎。
●这是某国家20世纪50年代的一则广告,也许你不知道谁是斯韦兹。我也一样。我猜他是一位统计学家,也可能是科学家、市场专家或社会名流。调查后发现,我最后的猜测是对的。他是美国一位新闻评论员和游戏竞赛节目嘉宾。所以,提示一:这则广告所针对的人群都会将斯韦兹视作在这个话题上值得信赖的权威人物。他的权威性能让他直接简单地宣称自己“研究了相关数据”,而不具体讲明是哪些数据以及数据的来源。这向我们透露了广告主如何看待市场对树立权威的看法。反过来,这也暗示了目标受众的预设价值观。
●“骆驼再登销量榜首”。此处的假设是,如果销量好,那么产品必定也是好的。换句话说,营销上的成功能说明产品的品质。那么问题又来了,该广告的目标人群对品质这一概念会有怎样的价值判断呢?
●广告中提到的“科学”证据里的数据出处不明。因此它也许认为,受众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已经崇拜到不需要对数据进行证实就直接接受。
这则广告的设计者期望受众应该有怎样的理论立场,才能让他们对名人代言作出积极的响应,认同营销力就可以代表产品品质,同时认为科学只要提到就够了,至于数据是否标注出处则无关紧要?
这里要强调的很简单:广告商和那些企图说服某一目标人群的人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他们是否理解受众的世界观。正如前面讨论的:在学术界里,我们解读世界的方法取决于我们的视角,即我们的“思想学派”。通过思考作者的理论框架,你会更容易认识到作者的视角或者发现他们切入主题的方法。这个框架包括概念、对概念的解释以及他们与你所做的研究或探讨的观点有何相关性。一些作者会过度陈述他们的理论假设。在文章、报告或论文等文本中,理论立场通常在开头就已经表明。如果不是这样(或者你没有找到),那你就需要通过更广泛地阅读来了解作者所探究的领域。要做到这一点恐怕是没有捷径的!首先弄清作者的研究假设、他们要提出的主张、在文中提及的理论家和选择的文献。看一下(文章的)摘要或(书的)前言,浏览导读,把作者列出的参考文献记录下来。只有熟悉作者所研究的领域,才能知道他们的立场和理论框架。
小建议
你自己展开一项研究时,最好根据文章所代表的理论立场将它们进行分类。这样你便可以更好地将信息整理以便做文献分析之用,了解一项研究如何建立在前人研究之上,并找出每项研究所依据的概念。根据理论立场来进行辨别和归类还能帮助你弄清楚研究的目的,因为你会逐渐知道如何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将研究的信息标记在有助于你理解的标题下方——这相当于制作一套契合你的目的的文件归档和相互参照体系。
首先,我们要提出以下疑问:文本是否属实?是否有用?有何价值?
评估文本
上一小节最后提到的问题似乎有着神圣而庄严的起源,但起源尚不明确。它们曾被认为是释迦牟尼所言、与基督教教义相关,还曾被称作用来击败犹太人口中的lashonha-ra[9]或妄语的手段。最普遍的说法认为它们是苏格拉底说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人——我们暂且叫他季米特里奥斯(Demetrios)——来找苏格拉底,说他刚听说了关于苏格拉底一名学生的趣事。在这个人继续讲下去之前,苏格拉底问他所说的是否属实。
“我不知道。”季米特里奥斯坦言,“我也是刚刚听说——还没来得及去查证。”
“好吧,也许你不知道它的真实性,但你听说的是否是关于我学生的积极言论呢?”
“嗯……不是的。不是什么好的言论。”作为一个聪明人,季米特里奥斯意识到眼下最好不要窃笑,而且他开始觉得有一点不好意思了。
“那你听到的消息对于我有任何价值吗?我是说,告诉我后,我会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吗?”
“也许不会。”季米特里奥斯气馁地答道。
尽管这三个问题常被简单地用作筛除流言,但其中两个也涉及批判性询问的核心。如果我们读到或听到的内容不属实或没有用,那这些信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就没有价值。为保证信息准确、有质量和实用,我们可以遵循一些流程。以下是根据理查德·保罗对文本分析的建议并参考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后给出的一些有关文本分析的指导:
文本分析建议
首先,在阅读一篇新的文章或书籍时,你需要明确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和次要问题。这些信息很容易通过看摘要或浏览文章小标题(或书的章节标题)得到。其次,如果在完成基本的阅读之后,你已经确定自己清楚作者所公开表明的看法,且文章的内容确实是你感兴趣的,那么你就应该注意一下文中是否将观点解释清楚,证据是否充分。
还要关注文中使用的语言,找到作者用的所有修辞策略。(我们在第九章里会详细讨论修辞问题。)要确保在开始的时候就记下文章的编写时间,因为信息的时效性也是你分析时要考虑的因素。我绝不是说只有最新的资料才是相关的。历史数据和观点也必不可少,它们是我们理解新信息的依据,还能将更多的理论或研究与特定的背景相结合。但你必须时刻了解你研究领域里的最新进展。如果你觉得作者似乎不了解历史背景或近期变化,那就没必要把时间花在那篇文章上了。
如果你接着读下去,就需要注意那些没有公开表述的含义。这就是说,你需要考虑隐含意义,而不是明确意义,试着弄清任何隐藏在观点之下未直接说明的想法。此外,作者是否预设作为读者的你会有某些特定的知识、背景或偏见?在这个阶段,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知道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且正在试着思考自己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如果没有,那就尝试将自己与作者意见相左的地方表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到目前为止,这篇文章对你是否有价值?你是否会借用这位作者的想法,它能否支持你的论证,或者你是否会用它来反驳别人?
再思考一下文章的意义。你能否觉察出读者继续阅读文章的内容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比如,我之前提到“不合逻辑的推论”这一逻辑谬误时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逻辑上与前提不符的结论:“阿道夫·艾希曼是一位有组织、有能力的官僚,因此作为一名安全部门官员,他能作出出色的决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或期间写这样一篇文章分别有怎样的道德意义?其他人会如何使用或误用这些观点?
此外,你还要注意用到的论证技巧,想想自己是更愿意模仿它们还是避免它们。在阅读过程中,留意作者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它通常反映在语气上,也能从作者说服读者接受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中看出。
目前为止,你还需要知道每部分内容与文章整体的关系,观点、证据和解释在文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你可以通过这些判断论证的逻辑性。所以,在分析或者审视完文章的各个部分之后,你将进入合成阶段,或“整合阶段”,即把这篇文章与其他文章联系起来。在本章之前,我提到过从更大的格局来思考观点的重要性。你要判断出文本所属的集体信仰体系或思想流派。如果你先试着将这篇文章与之前你读过的某篇文章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会更容易办到。此外,你还需要找到特定作者的论证之外还有哪些可能的观点,这些观点与作者的论证相比又如何。总而言之,在这个整合过程中,你将发现其他文本(如果有的话)与此篇内容的关联。
整个评估过程的最后一部分是文本评判。到了这个阶段,如果这篇文章对你实现研究目标很重要,那你应该已经读了不止一次,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应该也读了其他与你所探究的观点相关的文章。你会知道这篇文章是如何很好地、有效地(就你的目的而言)呈现主要观点和次要观点;证据是多么可靠和适时,以及修辞策略是多么有效。所以,你会清楚自己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如果不认同,那么你也会明白理由。
简而言之,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尽可能与你的伙伴一块儿讨论,并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1.本文的主要问题或观点是什么?次要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3.文中针对所论述的观点提供了哪些证据?
4.针对讨论的问题,作者是否做了某些假设?
5.如果有的话,文中出现了谁的观点?因为一个人的观点不可能凭空而来,所以作者很可能在文中给出了某人的观点。
6.在找到文中的关键概念并思考了观点和证据的有效性之后,你认为该论证是否符合逻辑?
7.文章还有其他更多的含义吗?
8.你能根据自己对文章内容、作者的语气或态度的感知来做一些推论吗?作者是否使用了说服性的表达来强化论证?你能根据你阅读的材料得出合理的结论吗?
9.从总体来看,你认为从主要和次要观点的呈现、证据的有效性以及说服性策略的使用上来看,文章是否算得上一篇成功之作?
由于这是一本各学科通用的指导书,而读者各自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因此我会让你自行选择文章来进行上述练习。
组建学习小组
如果可以,我强烈建议你与朋友组成至少两人的学习小组,这样你们就可以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人来征求你的意见会让逻辑和学术分析的练习更为有效。你可以选择专注于某个特定的主题或论点,和你的同伴从一系列不同的理论立场来分析它。研究表明,有一定分歧的文本很可能是做这项练习的最佳选择。根据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的调查结果,学生们表示:
在理解材料的过程中,最大的飞跃往往是在不得不解决两难境地时发生的,即协调对一个问题的两个相互对立却都站得住脚的看法,或在现有的认知框架中注入新的信息,进而质疑曾经被认为是正确的事物时。
根据我的经验,这一经验对一般的研究者都适用。因此,在做文本选择时请牢记此建议。下面是具体的步骤:
1.针对某一主题选择一系列的书和文章——所选的内容要能从不同角度探讨与你的学科相关的问题,这包括那些观点互不一致的文章。
2.在小组中发放所选材料。
3.阅读材料并做注释,参考上面列出的问题,确定文中探讨的主要问题,思考以下几点:从本章的讨论中,你应该已经知道自己的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受到学科背景以及个人世界观的影响。因此,如果你发现作者的观点与你的不一致,就要控制自己的偏见。这时你可能要再查阅一些其他资料来弄清作者提出的问题。
4.给每一篇文本写总结和分析。
5.小组讨论。
文本分析能力的自我评测
(给自己从1到4分打分,1为最低,4为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