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结语

2025年1月11日  来源: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 作者:路易丝·卡茨 提供人:yehe60......

本书首先将批判性思维纳入历史背景,回顾了自古希腊至今的一些独创思想家。他们中的一些人将智慧和想象力结合,获得了远不止分析和疑问所带来的思维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批判性”。本书围绕着这一因素,在回顾西方思想史上作出贡献的相关人士的同时还介绍了一些不太为众人所知的学者,这也是本书作为讨论思考与写作的书籍与其他同类文本略有不同之处。

《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将批判性思维、共鸣阅读以及创造性实践联系在一起,阐明了一个中心论点:实现良好思考和写作的终极目标需要建立在这三者相辅相成的基础之上。批判性思维被扩展成了“批判性”这一更为广义的概念,后者涉及的不仅仅是根据不同研究领域的需求来完善分析技能。本书强调,这些技巧不仅适用于学术研究,还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与社会中,因为批判性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相反,它可以——也应该——是一种涉及元认知反思的实践活动,试图让我们注意到自己与生俱来的偏见,它们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从而左右我们的行为。

思考与研究不应是写作前期的活动,而要与写作并行。因此,本书的每一章都含有一些理论探讨以及相应的指导建议;配套的实践练习紧随各个讨论点之后,而并不是将其保留到结尾再一并给出。本书认为,说服性写作能力受我们的写作动力驱使,即:

● 我们的写作如何受影响;

● 我们想要表达什么;

● 我们想要对谁表达,以及为什么表达。

在介绍批判性技能时,我试图强调它们的可变通性,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应用在任何一个研究领域。尽管不同学科需要不同的分析方法,但有些态度和能力的培养与个人的学术兴趣无关,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能力就是在开放性和怀疑之间寻求平衡。所以,本书在讨论如何培养我们可能需要的解释、分析和反思能力时并没有针对某一特定学科。这是因为在当今“极端复杂”的信息文化背景下,我们需要在多重事实、半真半假、虚假信息、舆论宣传中生存,现实由各类算法堆积而成,而那些我们仅在十年前还连想都不敢想的技术,如今已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个“与现实谈判的任务”极其困难,但如今,这个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我希望,本书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家了解到,持有批判和开放的求知态度和想象力可以让我们对概念进行敏锐的判断和真实的解释,同时,也希望本书提供的练习能够帮助读者提升书面表达能力,让大家学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更好地传达个人意图,为写作注入活力。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