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一) 文 献 检 索

2025年1月21日  来源:批判性思维与写作 作者:田洪鋆 提供人:yehe60......

文献检索是每一位法律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 甚至是处理很多专业的实务问题, 都需要文献检索的技巧来进行支撑。如果只是用粗糙的手段对文献进行简单搜索得出参考文献, 虽然表面看上去可能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一定会造成研究内容的潜在性缺失, 最终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因此, 如何对文献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检索是值得我们不断进行学习、研究和探索的。

由于对不同语言掌握的熟练度不同, 相较于以母语为根底的中文文献检索, 大多数人可能会更困扰如何检索英文文献。而对于专业人士来说, 对自己研究领域的掌握程度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研究, 其他国家的同领域学者所产出的学术成果同样具备参考价值, 而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就是文献, 因此, 英文文献检索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中文文献检索。

对于学习文献检索来说, 最重要的是具备检索意识, 而检索意识主要来源于需求。据观察, 硕士生、博士生甚至是老师对于文献检索的重视程度远超本科生, 究其根本是本科生并没有很高的检索需求, 自然也就不会专门去思考和提升自己的检索意识。所以,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具备阅读文献的需求和学以致用的环境。具备了检索意识, 技术性问题就只是一个慢慢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有了检索意识后, 还应该对文献检索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文献检索最大的依托和载体就是数据库。而大多数学校的图书馆都会购买各专业最权威的数据库以供学习研究使用。对于法学专业来说, 最重要的三大英文数据库分别是 Westlaw, HeinOnline 和Lexis。其中 Westlaw 和 Lexis以案例为主, 侧重实务性研究; 而HeinOnline则主要收集期刊和著作, 侧重学术性研究。使用方法上各个数据库也是大同小异, 基本是由初级检索和高级检索构成。初级检索的范围更广, 学习起来更容易, 但精确度不如高级检索。现在数据库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倾向于一站式, 所以初级检索和高级检索的边界也在逐渐变得更为模糊。

本书对文献检索的介绍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即检索内容、检索流程、检索工具、检索思路以及常见错误。

1. 检索内容

(1) 零次文献

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形成正规载体的一种文献形式。如: 书信、手稿、会议记录、笔记等。

特点: 客观性、零散性、不成熟性。一般是通过口头交谈、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途径获取, 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价值, 而且能弥补一般公开文献从信息的客观形成到公开传播之间费时甚多的缺陷。它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 如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的核定 (权利人) 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 一次文献

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 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 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 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于一次文献。

(3) 二次文献

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 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4) 三次文献

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电子百科等。

2. 检索流程

文献检索既然是一门系统的技术, 那么自然会有一套标准化流程以方便每个人去应用和学习, 该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 界定研究方向及问题

在确定找什么之前, 要先将自己研究的本学科问题的边界明确下来, 否则很容易偏离研究方向。而能否准确界定所要研究的方向 (若能细化到具体问题更好), 主要取决于检索人在所研究领域内的知识储备。当无法界定所要研究的问题时, 有时也需要通过提前阅读背景文献来扩充知识储备以方便精准界定, 而背景文献的检索同样需要经过仔细的思考和筛选, 所以文献检索是一个系统的、贯穿全程的工程。在找到所需要的文献前, 往往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

(2) 确定检索词句

在检索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搜索关键词。能否准确地选择好关键词至关重要。如果检索人想要检索的某个概念具有公认的名称固然好, 但很多时候同一概念是具有多种表达方式的。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考虑它的近似概念和它的法律范畴。如果还不能精准地定位到想要研究的问题, 那我们要想办法定位到研究问题的上位概念, 再从中筛选。

(3) 设计检索方案

主要是要求对整个检索流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在检索前做到对整个检索流程的思路有一个基本掌控, 而不是孤立且零散地想到什么做什么。

(4) 使用检索工具

除了专业数据库外, 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检索也是一种方法。一般每个学校的图书馆都会对收录的资源进行分类, 对图书馆的分类进行参考也是一种好的查询方式。

以吉林大学图书馆为例: 百度搜索吉林大学图书馆后进入主页, 可以看到学校图书馆收录了大量的数据库以供学生使用。

(5) 筛选检索文献

文献浩如烟海, 若是不加以限定就不可能进行高效率的阅读。现在的数据库具备多种限定方式, 例如按时间限定, 按类型限定, 按国别限定等。筛选得越详细, 筛选结果就与你研究内容的相关度越高。同时, 要善用文献管理软件, 很多管理软件的辅助功能非常强大, 学会管理软件的使用可以在解决某些问题上一劳永逸。其中, 外文文献的管理软件推荐使用 Endnote X7/X8,中文文献的管理软件推荐使用NoteExpress。

(6) 评估检索结果

检索报告是对检索的最终结果的准确把握。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评估是具有标准的。标准如下: 检准率 (相关度越高越好)、检全率 (穷尽所有代表性权威文献, 做深度研究则要穷尽所有文献)、查新率 (随时补缺并且随着研究问题的发展去更新文献)、权威性 (初级文献需要具备效力, 次级文献要找精品,例如可以通过影响因子来判断期刊级别。学者刊物可以参考引证率等指标, 也可以通过询问同行等手段确定)。

3. 检索工具

文献检索需要寻找各种途径, 自然也就需要利用各种工具。虽说我们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数据库检索, 但很多时候只凭借数据库上的资源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而且我们也不可能拥有所有数据库的使用权限。这个时候就要想尽办法, 穷尽各种渠道去搜索我们需要的资源。一般来讲, 可能会用上的渠道包括以下几种:

(1) 搜索引擎检索

这里所说的搜索引擎检索主要是指百度文库、谷歌学术等,其中谷歌学术可以用国内的镜像软件登录而不需要VPN。谷歌学术等的界面都比较友好, 读者可以自行尝试检索, 网上有相关的攻略可供参考。搜索引擎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初步定位要检索的文献, 当然只依靠搜索引擎去检索文献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在我们对于要研究的问题没有任何想法时, 通过搜索引擎入手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有些情况下, 数据库里找不到的文献在搜索引擎中反而可以找到, 比如说未出版的文献。所以不要轻视搜索引擎, 利用好搜索引擎也是一种能力。

(2) 官方网站检索

这里说的官方网站主要是指出版商的官方网站、期刊的官方网站、学者个人的网站或是他所属机构的官方网站。现在的出版商并不像以前一样静态运营, 反而十分注重与读者间的互动, 而且对于业界最新的动态捕捉得也十分及时。期刊的官方网站也是一样的, 而且期刊官网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开放化, 有些数据库里收录的文献在期刊官网上也能找到, 而且期刊官网通常有自己的检索设计, 对于针对性的检索可能会比其他途径更方便。学者个人的网站上一般也会展现学者自己的文章, 如果以作者为导向去检索可以直接去他的个人网站中了解其学术成果, 即便他个人的网站没有收录文章, 那也会给出一些超链接方便读者找出自己需要的文章。不同出版社的界面或许不同, 但原理相通, 读者可前往不同期刊的官方网址自行尝试。

(3) 专题网站检索

这里说的专题网站主要是指博客, 不同的博客会有自己专属研究的领域。以国际法领域为例, International Law Reporter这个专属网站就会针对国际法一些前沿性问题提供详细的信息。除博客外, 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众多自媒体也收录了大量的学术信息, 这些途径一般能让我们了解到某些学者个人的学术动态, 对学术研究也是很有帮助的。 Twitter、 Facebook也是学术交流非常活跃的平台, 同样有着很高的关注价值。某种意义上, 诸多学者以这些平台为依托形成了学术共同体, 平台为学术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 数据库检索

数据库是众多手段中最专业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现在主流数据库的发展趋势都是一站式、智能化、大数据、可视化、窗口简洁、分类详细、极易上手。以我自己的专业——法学为例, Westlaw 是数据库设计领域的佼佼者, 而且还在不断更新优化中。

这里以使用HeinOnline检索为例, 首先需要获取数据库使用资格。通常来说各高校均具有该数据库使用权限, 只需要用校园网登录即可。若不在高校, 也可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使用账号等方式使用。获取使用资格后, 进入该数据库, 可以直接输入限定好的要检索的关键词并搜索。以搜索海牙公约为例, 输入关键词后会显示文献共有11 万多篇。这么多的文献筛选起来很麻烦, 所以数据库又提供了几种文献排序方式如按时间方式排序, 按作者引用排序, 按相关度排序等, 以帮助检索人最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

图3. 1 HeinOnline检索海牙公约示例

(5) 图书馆检索

很少有人能把图书馆的资源用到极致。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与数据库一样, 也是越来越开放。对于馆藏的检索并不难, 对于没有馆藏的情况, 有些图书馆还会告知你哪里收录了需要的文献,甚至提供了文献传递功能来帮助你搜集文献。文献传递就是将你的需求和联系方式提供给图书管理员, 他们通过自己内部的途径去获得这些文献。除此之外, 要善用图书馆的发现系统去获取信息, 当然, 各学校图书馆的发现系统质量参差不齐, 各有优劣。其中, 超星发现系统是其中的佼佼者, 对于各学校图书馆的支持度也比较高。

(6) 互助式检索

主要包括文献检索群、数据库公司、图书馆、自发的爱好者等都会有自己的文献检索群。很多常规途径无法检索到的文献通过互助形式反而能获得。如果检索群无法提供, 可以尝试去电商平台搜索, 往往会有意外之喜。

4. 检索思路

当着手进行文献检索工作时, 应该按照下列思路进行。当搜索图书时, 首先应该从教科书入手, 这里特指西方经典教科书,从基础概念和问题开始了解, 做到对所要研究的专业问题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和清晰的界定, 然后对评注书进行检索, 了解同行们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解读, 同时对于行业最新动态也会有一个掌握。再深入一层就应该开始阅读专著, 专著要选取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若是专著依旧不足以阐明要解决的问题, 那就需要阅读内容比专著更为细化的专题书, 这样才能全面而完整地把握自己要研究的问题。而搜索论文时要按照这样的顺序, 首先选择搜索引擎去缩小范围, 然后利用非商业数据库去充实自身, 最后使用商业数据库来精确检索。检索时, 为了尽可能的全面, 应该穷尽当地的正当检索途径, 必要时还要尝试其他的检索途径。最后, 为了确保没有遗漏, 还可以对检索到的文献以顺藤摸瓜的模式进行文献补充, 将已有文献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也纳入文献筛选的范围, 这就是文献检索的整体思路, 当然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分析。

5. 常见问题

无论是文献检索还是案例检索, 对于刚开始学习和尝试检索的人来说容易出现很多具有共性的错误。经总结, 文献及案例检索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下:

第一, 在开始检索前, 对检索领域的知识储备不足。

几乎每个学科所覆盖的领域之广阔是一个人穷尽一生也无法完全精通的。因此, 如果对自己需要检索的领域缺乏知识储备和宏观把握, 很容易就会模糊掉自己要研究领域的边界在哪里, 继而就会陷入烟波浩渺的文献海洋中, 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 在开始检索时, 不知道选用哪种检索方法。

所谓的检索方法, 本质上就是不断地对检索到的内容进行限定, 最终限定到最为精确的程度, 不可再多一分也不可再少一分即算成功。但是由于限定方法的多样化导致了想要最精确地获取要检索的信息往往需要将多种检索方法组合使用, 而哪种组合方法最能满足检索人的需求, 这是不固定的, 需要积累大量的检索经验, 而检索新手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第三, 无法对自己检索到的内容进行准确评估。

文献也是有质量之分的, 看一篇经典的好文献比看十篇普通的文献要更有价值, 而检索的新手往往无法判断文献的质量如何,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英文文献检索上, 因此可能会出现错漏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章的现象。

第四, 无法将搜索工具最完美地利用。

没有任何学校或图书馆可以检索所有的专业数据库, 所以除了常规途径外, 自己要想办法克服遇到的检索困境。在穷尽所有自己能想到的途径之后, 绝大多数资源其实都可以找到, 而新人往往会因为遇到一些客观环境的限制就放弃自己对其他途径的主观探索。

第五, 检索大量文献后不知道如何管理。

一个常年运用文献检索功能的人往往会积攒了几百篇甚至上千篇文献, 这个时候往往会面对找不到需要的文献或是忘记自己要参考的信息印证于哪篇文献的境况。所以文献的管理同样是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学习的技巧, 即便是能提供很多便利的文献管理软件, 要想完全发挥它强大的功能也需要不断地使用和钻研。

上述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克服的, 而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恰恰就是不断检索, 不断犯错, 不断吸取教训, 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改进, 最终一定能又高效又准确地检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以上就是文献检索的最基础的知识, 需要强调的是, 我们的文献都是围绕具体的方向、问题或者主题展开的, 这也是我们后续要开展主题阅读的一个基础。最后重点强调, 检索最根本的还是检索人自己的检索意识, 没有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情况, 还是需要检索人遇到不同的问题时自己想办法, 自己克服困难。有了检索意识, 技术层面的问题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问题, 因此,提升检索技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检索, 多尝试, 多试错, 踏踏实实地积累经验。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