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2. 如何阅读一篇议论文

2025年1月21日  来源:批判性思维与写作 作者:田洪鋆 提供人:yehe60......

上文我们已经说过了阅读的层次, 并强调议论文的阅读需要阅读到分析 (批判性) 阅读的层次。本部分,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详细解读一下议论文阅读的三个层次并指出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能力。

范文:

论司法的性质与功能:“大学生掏鸟窝”应当受到惩罚2

最近, “大学生掏鸟窝”一案的判决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和公众热议。不少人认为司法判决违反常理,不能被公众接受。主要原因无外乎认为对大学生施以10年的刑罚判得太重3; 大学生不知情, 无法辨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不应当受到法律这样的严惩; 司法在人和鸟之间选择保护鸟, 丝毫不顾及大学生的前途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更有人提出, 司法没有履行告知和教育的义务, 对于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做得不到位。于是, 关于司法是否需要让公众满意、合乎情理的话题再次成为法学界热议的焦点。司法是否必须让公众满意取决于司法的性质和功能。在当今中国, 司法的性质和功能定位就决定了司法判决在效果上很难完全让公众满意。

从合法性的角度来看, 法院的判决是于法有据的,即10年的有期徒刑是基于法律的规定作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1 条的明确规定,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 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 处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 处5 年以上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同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6只属于情节严重, 10只就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本案中, 涉案的“鸟窝”——燕隼,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符合《刑法》第341条规定的国家保护动物的规定。同时, 两名大学生捕获、贩卖的数量一共是16 只,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情节特别严重的规定。因此, 法院并没有重罚, 完全是依据法律规定作出的判决。

此外, “法盲”不是借口, 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法律认识错误, 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受怎样的处罚, 有不正确的理解。这种不正确的理解或是由不知法律规定或是由误解法律规定所引起的。行为人对法律的这种认识错误, 并不影响其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司法机关应当按照其实际行为是否违法及其危害严重程度, 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案中, “知不知道燕隼是二级保护动物, 以及知不知道因此受到严惩”属于法律认识, 并不影响法律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因此, 法院不能也没有权利因为两名大学生“不知情”而免除对他们的刑事处罚。

法律生效的方式是“公布实施”而非每个公民皆知晓。法律自相关机关公布实施之日起就对全社会具有约束力。为配合法律的生效, 相关机关会进行相应的普法宣传。法律生效方式以及普法宣传只是尽量保证全社会知晓法律内容, 但不能保证每个公民知晓, 这不是法律生效的前提。同时, 作为法治社会的公民也有义务“知法懂法守法”。本案中, 法律已经生效并向全社会公布,完成了必要的程序, 不能苛求法律的生效方式和普法宣传做到每个人都知晓, 因为公民个人也有知法守法的义务。涉案当事人应当在行为之前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这也是法治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和公民的义务。因此, 认为司法以及法律没有告知的观点是错误的。

司法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 具体的做法是依法裁判, 纠正被扰乱的社会秩序。从本案来看似乎保护了鸟没有保护人, 导致公众无法接受, 但是从更大的社会秩序来看, 尤其是在恶意捕杀贩卖野生动物仍然猖獗的当下, 司法机关作出这样的判决是没有问题的。

司法的特征就是事后救济, 司法不是最优和成本最低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只是社会和行为人无法正确行为时的纠偏机制。本案中那些认为司法应当走出被动保护心态的观点本身存在对司法不正确的理解, 因此也是站不住脚的。

“大学生掏鸟窝”一案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 一方面我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在稳步推进; 另一方面公众的法律意识仍然不高,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用法律约束行为的意识尚未形成。司法机关之所以在一审、二审以及再审中均维持了10 年的刑罚, 也是想用此案来说明: 在一个法治社会, 知法懂法守法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和基本义务, 法律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这个案件必将起到一定的震慑和示范效应, 也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

(1) 基础性阅读

基础性阅读要求我们读通, 也就是放眼望去没有陌生的字眼, 能够很顺畅地读完。这是一篇涉及“大学生掏鸟窝”一案的评论, 要想读通, 你不仅需要认字, 还需要了解一些专门的术语, 比如刑事犯罪, 一审、二审和再审, 有期徒刑, 司法机关,依法裁判, 法律认识错误, 法律意识, 非法收购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专业词汇, 你也要明白一些法院的背景知识, 如中国的四级法院两审终审制, 法治建设, 法治国家等。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