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易读性

2025年1月9日  来源:格调 作者:保罗·福赛尔 提供人:yehe60......

【衣着】

上层人士对多余之物的拒绝并不意味着他在服装上追求"最少化"。相反,多层穿戴是必需的。爱丽森·卢莉在《服饰的语言》(1981)中认为,"大体上,一个人穿的衣服层越多,他或她的社会地位就越高。"她还说"近年来多层服装的时尚,就像有时声称的那样,可能和能源短缺有关(美国政府曾号召人们穿多一点以节省取暖消耗的能源。译者注),同时,这也是显示家中衣橱庞大的好办法。"

中上阶层女士几乎无一例外地身着灰色法兰绒裙,斯图亚特格子裙,或者卡其布长裤,藏青色卡迪根式开襟毛线衣(有时是缆绳状花样针织),彼得番式衣领的白衬衫,平跟鞋,最好用无边平顶帽罩住头发。气温低时,披上蓝色上衣。如果有公事在身,则改穿灰色法兰绒外套。但无论什么衣服,最理想的颜色是真正的藏青色。多层混穿屡见不鲜,低调则是共同的倾向。必不可少的饰物是一种眼镜盒,装点着手工刺绣花边(这可是一个重要的等级标志:手工刺绣表示女主人每天拥有数小时闲暇来从事这种手艺——对贫民阶层来说这是不敢想象的)。如果一位妇女为家人和朋友做许多刺绣活,很可能她属于中上阶层。但是如果她在织完一件毛衣后还缝上一个小标牌,写着"格特鲁德·威莉丝手制",她一定是位中产阶级妇女;如果标签上写的是"格特鲁德·威莉丝编织艺术",她无疑是位上层贫民妇女。

【颜色】

藏青是中上阶层的颜色,紫色属于贫民阶层。紫色一直遭到芭巴拉·布雷斯的诟病。这位劳工商务部、中央情报局和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服装顾问日薪四百美元,专门从事改变政府部门女性工作人员的贫民服装风格。她希望女人身着藏青色或灰色由裁缝制作的外套,尽可能让自己看上去像女性化的男人。毋庸置疑的是,绝不允许出现连裤套装,尤其不能是紫色的,更不用说紫色涤纶的了。这是经典的贫民阶层服装,绝对的最低等极标志。此外还有一类深为贫民阶层苗条女性喜爱的打扮,其程度不亚于肥胖女性对连裤套装的热衷。这种装束我指的是名牌牛仔裤配极高的高跟鞋。此类搭配常见于刚搬到郊区住的上层贫民女孩,她们尚未掌握中上阶层准预科生式的着装准则。

【质地】

紫色涤纶连裤套装有悖于两条决定服饰等级的基本要求:颜色准则和有机面料准则。除藏青色外,颜色越柔和或黯淡越有档次。至于面料,越有生物成分越有档次,也就是说,羊毛、丝绸、棉和各类动物皮毛。仅此无它。所有的合成纤维均属贫民阶层穿戴,既因为它们比自然纤维廉价,也因为它们千篇一律而令人厌倦(难道你能在一件丙烯酸纤维毛衣里找到草或者羊粪的痕迹?)范伯伦早在1899年就慧眼辨识出这一点,他是这样从总体上来谈论大批量制造的产品的:"粗俗和教养不良之辈都崇拜和偏爱机器制造的日用品,因为机器制造的东西实在太十全十美。这些人对于高贵的消费品从未哪怕稍加关注。"(有机原则也判定,厨房里木材要比塑料贴面有级别;餐桌上的台布,棉的要比塑料或油布等级高。)对真正的中上阶层,尤为重要的是完全摒弃人造纤维。这些上层人士的鉴别力是如此精到,甚至像《权威预科生手册》中提到的,"一件牛津布衬衫中的丁点涤纶成分"也会被察觉出来,因为那是可悲的中产阶级标志。这本书同时还热情地颂扬了年轻的卡罗琳·肯尼迪——"严格地讲,她在衣饰、举止方面比她母亲更有预科生风范"——因为"在哈佛广场的四年当中,任何非自然类纤维都未能贴近过她的身体。"我还想提一件看起来相当美国化、相当具有二十世纪晚期特色——也即贫民化特色的事情,那就是,我们今天购买的浴巾,已经掺进了12%的涤纶。浴巾的功能无非是吸收水分,但因为其中唯一的吸水纤维——棉——被稀释了,这一功能已大打折扣。

然而,这些说法都会遭到费谢尔·A·莱姆士先生的指责。莱姆士先生是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人造纤维制造商联盟公共事务主任,这个联盟旨在说服陆军和海军尽量采用人造纤维,不光用于毛巾,也用于拖把和海绵揩布。莱姆士先生随时准备回击各种恶言中伤,就在最近一封写给《纽约时报》的信中,他从捍卫涤纶的立场,严词驳斥了一位时装评论家对涤纶的非难。"涤纶",他说,"因其多种华美的形式,业已成为当今最广泛采用的时装面料。"(当然,从等级观点看,如此说法恰恰道出了它的谬误。)

【易读性】

除了服装的颜色和涤纶成分,另一个标志是服装的"易读性",通常也可以判断人们是不是贫民阶层。那些印着各类期待你去读解并景仰的信息的T恤或诸如此类的蹩脚货色,被艾丽森·卢莉命名为"易读衣着",一个颇为实用的术语。这类信息常常很简单,无非是啤酒商标,像百威或喜力。当然也有较为老练和淫呢的,比如一位姑娘的T恤上写着:"最好的东西在里面。"当贫民阶层欢聚一堂共度闲暇时,绝大多数人会身穿印有各种文字的服装亮相。随着社会等级的升高,低调原则随即开始奏效,文字逐渐消失。中产阶级和中上阶层的服装上,文字被商标或徽记取代,例如一条鳄鱼。循序渐上,当你发现形形色色的标记全部消失了,你就可以得出结论:你已置身于上等阶层的领地,印着"可口可乐才是正牌"的T恤属于贫民阶层;同样原理,写着"马拉伯爵夫人"的领带俗不可耐,因此是中产阶级趣味的表现。

贫民阶层感觉到有必要穿戴易读服饰,存在若干心理原因,因此他们看上去并不滑稽可笑,反到惹人同情。穿上一件印有"运动画刊"、"给他力"(一种运动员饮料)或者"莱斯特·拉宁"字样的衣服,贫民人士会觉得自己与某个全球公认的成功企业有了联系,于是在那一小段时间里,获得了一种重要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每年五月在印第安那波利斯的赛车跑道周围,能见到一些成年男人穿着荒唐蹩脚的衣服骄做地晃来晃去,那上面必然写着"GOODYEAR"(美国著名汽车轮胎公司。译者注)或"VALVOLINE"(美国著名汽车润滑油公司。译者注)。商品标志在今日拥有一种图腾般的魔力,能为其穿戴者带来荣誉。一旦披戴上可读衣饰,你就将自己的私人身份和外部的商业成功混同为一,弥补了自身地位无足轻重的失落,并在那一刻成为一个人物。只需要往佛罗里达州哈利德的邮政信箱寄去27美元,你就可以得到一件前胸写着"Union76"(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加油站遍布全美。译者注)的蓝、白、或桔红的尼龙茄克衫。尺寸齐全,专有为女士和孩子预备的尺寸,它们正适合外出野餐时穿戴。这种需要并非只有贫民阶层热衷,中产阶级也不例外,比如印着《纽约书评》标识的T恤和大帆布手提袋,表达的意思是"我读难懂的书"。假如绘的是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的肖像,则意在向人宣告:"我是文明人"。中产阶级还喜爱穿印有大学标志镀金纽扣的西上装,那上面炫耀的信息同样能够把他们和一些醒目的品牌,如印第安那大学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紧密联系起来。

【整洁】

衣着过新,或者过于整洁,也表示你的社会状况不太稳定。上层和中上阶层人们喜欢穿旧衣服,似乎在告诉别人自己的社会地位丢得起传统尊严。他们敢于光着脚穿船型便鞋,目的亦是如此。道格拉斯·萨瑟兰在《英国绅士》(1980)中解释了旧衣原则。他写道,"绅士可能会将自己的外套穿到磨出线,而且能让你看出来他故意这样穿;同时,哪怕最不挑剔的人也能一眼看出,那件上衣出自手艺不凡的裁缝。"中产阶级和贫民阶层都对新衣服情有独钟,当然,常常是涤纶含量极高的新衣。

整洁的等级意义是个更复杂的问题。也许,它并不像艾丽森·卢莉认为的那么简单。她发现整洁"是一种地位标识,因为保持整洁总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但是,煞费苦心达到的一丝不苟的整洁,可能是你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是否会下滑心存忧虑的体现,也可能由于你对他人的评价过分在意,这两项都是低层等级的特征。毫无暇疵的衬衫领口,系得太标准的领带结,过分操心送去于洗的衣物,都暴露出你是个缺乏自信的人。还有,穿戴过于讲究也有同样效果,让你显得俗气。以男式领结为例——系得整齐端正、不偏不斜,效果就是中产阶级品味;如果它向旁边歪斜,似乎是由于漫不经心或者不大在行,效果就是中上阶层;甚或,领结系得足够笨拙,你无疑属于上层阶级。社交场合最糟糕的表现莫过于:当你应该显得不修边幅时却很整洁,或者当你看上去应该邀里邋遢时,你却一身笔挺。打个比方,擦洗得一尘不染的汽车,是贫民阶层万元一失的标志,社会地位高的人才开得起脏车。这就好像在大街上,等级高的人们可能会把文件塞在一个棕色的厚纸文件夹里,已经不太平整,可能还被汗水渍湿了,但决不会是一个精美的皮质公文包,上面有亮闪闪的黄铜饰物。这样的东西确定无疑是中产阶级的标记。

勿太整洁的原则在男士着装中尤为关键。过分仔细意味着你的低等——至少是中等,甚至贫民阶层身份。"亲爱的老弟,你穿得太好了,简直不像一位绅士。"《德布雷特进与出》(1980)的作者内尔·麦克伍德杜撰的一位上层阶级绅士这样告诉一位中产阶级,那口气似乎在暗示对方,你不是一位绅士,而是一个时装模特儿,或者百货商店的铺面巡视员,或者演员。万斯·帕卡德曾经写道:"某位颇有名气的好莱坞影星,总是在落座时暴露出自己的低层背景……他习惯地把裤子往上提一提,以便保持自己的裤线。"据说,乔治四世观察了罗伯特·皮尔之后的结论是:"他不是绅士。每回坐下以前,他都要把燕尾服分开。"

【西装】

上层和下层男士着装效果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上层男士更习惯于穿西式套装或至少是西上装。据爱丽森·卢莉说,套装"不但使懒散的人显得优雅妥贴,还能使体力劳动者显得难看。"(当然包括运动员体型,或肌肉过分发达的类型:阿诺得·史瓦辛格身穿套装时活脱脱就是个丑角)因此,套装——最好是"深色套装"——是19世纪资产阶级与贫民阶级分庭抗礼的最佳武器。卢莉说,"套装……的胜利,意味着蓝领阶层在与'上层'进行任何正式对抗时,即使披挂了自己最体面的服饰,仍然处于劣势。"回忆一下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中的铁匠乔·加格里:进城时费尽心力把自己装扮得十全十美,只落得让衣着闲适的庇普神气十足地对他施以恩惠。

卢莉还认为,"这一战略上的不利地位,至今仍可见于地方银行和信贷公司劳资冲突中的双方,或者一位工人阶级造访某个政府部门之时。"下面是约翰·T·莫罗伊有关男士通过服装传达等级讯号原则的一个例子。他发现,当两位男子相遇时,"一个人的服装对另一个人说,'我比你有地位,请表示尊敬';或者,'我跟你地位平等,希望你平等对待我';或者,'我的地位不如您,也不指望您拿我当同等人看待。'"莫罗伊由此得出结论说,渴求地位晋升的贫民阶层在仿效"东北部权贵人士的衣着"时应该尤其谨慎,这也就是说,他们的指南应该是布鲁克斯兄弟和J·普莱斯服装专卖店(两家均为美国比较保守的男服商店。译者注)。"上班穿的套装应该朴素,不能有花哨的或额外的纽扣,不能有颜色怪异的缝线,不能在前胸口袋里放胸巾,衣袖上的不能有防磨的补丁,上衣背后不能有腰带,不能有皮革装饰,不能有牛仔垫肩。绝不应有这些物件。"

无论你身居何处,大体上,着装这件事与习惯和实践有关,C·怀特·米尔斯在《权力精英》(1956)一书中这样认为。他坚持这种看法,"任何人只要有钱,又愿意买衣服,只要穿穿布鲁克斯兄弟套装,就能学会如何不让自己穿得难受。"我还想补充一句,还能学会如何避开表面光鲜的衣服(中产阶级的),选择表面黯淡的服饰(中上阶层的)。中产阶级服装的毛病在于太光滑,总是在裹住主人以前就闪闪发亮。而上层阶级的服装倾向于更加柔软,有质感,羊绒类,多结。最后,衣物的差别暗示了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或辛劳与闲散的差别。乡村象征房产和马背上的闲适,而不是破败的奶牛农场和糟糕的中学,这也就是中上阶层(以及未来的中上阶层,比如常青藤大学的教授)普遍喜爱花呢外套的原因。这种衣服暗示的是乡村式的闲适慵懒,而非城市才有的日薪苦役。

花呢外套是中上阶层混穿花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户外这样一位男子迎面而来——身着花呢外套,马甲或毛衣(也许二者俱备)、衬衫、领带、长羊毛围巾,大衣或风衣——他一定出身于较高的社会等级。这就好比上等阶层的房子中一定会有多个各类用途的房间。中上阶层一般在一件内衣上再套一件衬衫——例如,在高领套头衫外面罩一件牛津布带领扣衬衫;或者下面再套一件衬衫,甚至可以是有领子的礼服衬衫(纯色为宜),就像我在一个暖和的天气里,在纽约麦迪逊大道上八十街看到的一位上层男士的穿法。由于毛衣对混穿法而言几乎是必需的,所以,一件雪特兰圆领套头毛衣(灰色或紫红色)最有档次,尤其是里面再配一件牛津布带领扣衬衫(当然不含人造纤维),不打领带。如果外面再罩一件价格不菲的无垫肩花呢外套,没有人敢断言你不是中上阶层。鸡心领毛衣的设计最终是为了露出领带,这种打扮自然也就表明你是一位中产阶级甚或上层贫民。据说有人把套头毛衣塞进裤腰,我简直难以相信。如果真有这种做法,那只能是等级过低的标志。

【总统衣着】

研究一番近年历届总统的穿着,也许是对男人的等级外观作一番诠释的最好办法。这里的基本准则是:两扣套装远比三扣的东部权贵式套装更有贫民阶层气息。大多数总统以前都曾穿过两扣外套,一旦他们着手接管"自由世界"的领导权,他们就会深感有责任来一些改变,因此也就喜爱上了三扣套服,并且看上去与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董事会主席颇为相似。正是这一原因,使得理查德·尼克松在大多数时候显得有些别扭,而当他身着两扣套服时,就像加州惠特尔(尼克松的故乡。译者注)储蓄信贷社的老板多半会穿的服装,才真正显得合体宜人。尼克松的后继者杰拉尔德·福特,尽管很早就受到乡下人的两扣款式的影响,还算让人信服地穿上了三扣"制服"。而且分明比尼克松更能适应,也许还学得更快。但他一直没能真正脱掉原来那身穿戴——其外观更似乔·帕鲁卡,而非任何一类为人所知的美国贵族,吉米·卡特则对自己有头脑清醒的评价,他意识到必须同时回避两扣及三扣套服,而与牛仔裤结下不解之缘。因此,试图批评他追求东部权贵形象却落得失败的低毁,终于没有发生在他身上。

当然,罗纳德·里根并不需要权势阶层的着装样式,因为他正确地感到,这是对支持他的那些文化不高,敬畏上帝、不信任知识阶层的选民们的公然冒犯(自然,对他们来说的确如此)。里根的着装风格可以被锁定在洛杉矾县(甚至橙县)的白种基督教新教徒风格。这种风格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你固执地相信自己与那些受过教育、有修养的人(也即东部那些讲究衣着仪表的人们)不相上下,那么你便的确如此。他是阳光地带的头脑和灵魂的完美代表。他喜爱的装扮自然是带垫肩的大号两扣套服,前胸衣袋里插上一块杜鲁门式白色方巾。当他穿戴齐整时,看上去活像一位准备动身去教堂的贫民阶层的祖父。有时在闲暇活动(他一般会这么称呼)中,他希望自己看上去像个牛仔。当一位上了年纪的人如此装扮自己时,尤其能博得"阳光地带"的老年人的好感。人们甚至会感到犹豫不决,该不该猜测那套行头里含多少涤纶成分。

的确,里根差不多违反了上层甚至中上阶层外观的每一条基本原则。如我们亲眼所见,他的染发就是一次公然的冒犯,脸颊上的胭脂同样惹人恼怒。(总统是不是很快会接着涂上眼影和眼线?)取得了这种效果的还有他的白色细平纹布衬衫,无论何时都提示人们注意那衣领上的撑条(对整洁的焦虑)。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里根的便服布料虽然是乡村中产阶级风味的彩格呢,但又不是苏格兰花呢。他无论走到哪儿,领带上端都打着一个完美的温莎式结——少年老成的中学男生最心仪的打扮。一次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丹·拉瑟(美国CBs电视台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译者注)随即进行"总结",试图弄懂总统的奇异穿戴,比如他的浅兰色牛津布带领扣衬衫和"军团式"领带,这打扮反倒使总统看上去像一名中上层阶级人士。研究男子等级标志的学生,如果头脑足够敏锐的话,差不多立刻能从里根的穿戴里推断出他那中西部小镇顽劣风格的政治艺术,就像我们也能从罗斯福的海军披肩、夹鼻眼镜和烟嘴等饰件推论出他那高尚的贵族政治。

【政客穿着】

公开冒犯所有的绅士着装原则的并非仅只罗纳德·里根一人,他那惹眼的总统"班子"中人人如此,例如艾尔·黑格。尽管他已卸任国务卿,因为他那么渴望成为总统,在此讨论他实在恰到好处。(黑格曾在里根遭到枪击后声称接管政府,引起全美舆论哗然,按照美国宪法,在总统不能处理政务时由副总统代理,副总统也不能事政时由众院议长代理。黑格时任国防部长,没有接管政府的资格。译者注)当然,在一位士兵受命装扮成平民时,要求他对服装品味了如指掌未免有些残酷。(尽管有乔治·马歇尔将军为例。他几乎终生身着军装,但后来换上三扣三件套服也相当不错,仿佛天生具有高等阶层的风仪。)艾尔·黑格身上最突出的下层等级标志,是他那总与脖子保持着一段距离的外套衣领,这通常暴露出贫民阶层的身份。在艾尔·黑格身上,上衣的衣领总是跟衬衫领子离开一截,并向后上方翘出一英寸左右,其效果好似一个人被劈裂开来。这一特征显然并不包含任何特别的政治诉求,只是一个等级标志。这一点已经被理查德·霍嘉特的一张照片证实,此公虽然是英国激进的批评家和劳工党的热心拥护者,但他是用这张照片为自己的一本新书促销。在照片上,他的外套衣领足足向后张开了一英寸,充分表明了这道豁口同时折磨着极左与极右两翼。实际上,这张照片揭示的并非热情,而是三流滑稽戏小配角的真实嘴脸。

又比如,最近威廉·巴克利在他主持的电视节目中采访了一个可怜家伙。此人来自德克萨斯州,正打算对中学教科书进行一次审查,以期抑制诸多罪恶之一的中学生乱交情况。由于他把"乱交"(promiscuity)一词读成"pro-mis-kitty(正确的发音是pmmiskjuiti。译者注),观众完全不知道此公在说些什么。巴克利尽可能温和地将他的错误发音纠正过来,以便让观众明白这个可怜的傻瓜究竟在谈论什么。虽然这个德克萨斯家伙对自己尚未获得支持的能量允满信心,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自己那错误的贫民发音。不过即使他没发错了音,我们还是能从他那足足张开两寸的领口推测出他糟糕的洞察力和感觉。当然,主持人已克利的衣领一直紧紧贴着他的脖子和肩膀,即便在他回身、弯腰或频频点头之际。这里,我要拒绝任何声称我薄贫厚富的指控。我要指出的,并不是富人们由裁缝剪裁的服装与大众从商店买来的大路货之间的差别,因为你尽可以从商店衣架上取下一件领口妥贴十分合身的上衣,或者至少你能将一件上衣改成严丝合缝紧贴着脖子的衣服,差别在于,有人把领口视作等级标志加以注意,有人对此毫无察觉。道格拉斯·萨瑟兰在《英国绅士》一书中认为,你必须清楚,判断一件西式外套是否值得一穿,最最重要的标准莫过于"它的肩部必须十分合适。"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