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5.3 修辞技巧III

2025年1月22日  来源: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 作者:摩尔(Moore,B.N.) 提供人:yehe60......

幽默和适度夸张是日常表达的一部分,但不加以恰当的注意,听者的观点就会受其影响。

5.3.1 嘲笑/讽刺

嘲笑(ridicule)的修辞手法,包括运用所有的嘲讽手段。嘲笑是一种有力的修辞工具——毕竟大多人都不喜欢被嘲笑。因而记住这一点是重要的:仅仅取笑别人的立场并不等于提出了对该立场的反对意见。

可以直接嘲笑某个判断(“向俄罗斯提供援助?哈哈哈”);也可以通过嘲笑提醒一个判断而指向另一判断(“支持《平等权利修正案》吗?当然,在女士们开始买酒的时候就支持!呵呵呵”);也可以说无关的笑话,运用讽刺(sarcasm)的语言或者嘲笑试图提出观点的人。

观摩辩论的时候要记住:语言妙趣横生的人、博取最多笑声的人,只是看起来赢得了辩论,但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的人应该有能力看出论证和娱乐之间的分别。(请注意:我们没有说娱乐有任何不对;就像你们大多数人一样,即使有人在做有力的论证,我们也不喜欢看到他们一脸严肃。)

5.3.2 夸张

夸张(hyperbole)就是过分夸大。为追求效果而加以夸大的判断就有可能是夸张,究竟是不是夸张,取决于其语言的力度和所提出的观点。把手指上有倒拉刺说成是受了重伤,是一种夸张;用“法西斯”描述坚持让其未成年的孩子午夜前回家的父母,也是夸张。当然,并非所有强有力的和经过修饰性的语言都是夸张。“奥斯卡·彼特森(Oscar Peterson)是一位令人难以置信的具有创造性的钢琴家”是一个强有力的判断,但这并不夸张——这么说并不为过。但“奥斯卡·皮特森是有史以来最具创造性的音乐家”则超出了强调的范畴,越过了夸张的边界[何以知道奥斯卡·皮特森比别人(如莫扎特)更具创造性呢?]。

粗直语常常会包含夸张。修辞性比较也是。当我们使用“叛国”或“极端主义者”来描述国务卿对国会的建议时,我们就陷入了夸张之中。如果我们说国务卿比甜菜根还要无知,则是修辞性比较夸张。同样,修辞性解释和修辞性定义(见下文)也可利用到夸张。

夸张还常常被用于嘲弄。如果嘲弄涉及夸大,就可被当作是夸张。上面说国务卿比甜菜根还要无知的那个例子,就是用来嘲弄该官员的一个修辞性比较。

一个判断即便不含有过多情绪化的语词或短语,也可以是夸张的。无论手指倒刺的例子还是奥斯卡·皮特森的例子,都不含这样的语言:事实上,“不可信”这个词可能是关于皮特森的那两个判断中最情绪化的词语了,而它却出现在一个并不夸张的判断中。但作为运用这种语言的结果,某个判断仍可能是夸张的。“在宵禁方面要求严格的父母是法西斯”就是个例子。如果用“可恶”来代替“法西斯”一词,我们也许会觉得这个判断是强有力的,或者只是有点言重,但我们不会说它是夸张。只有在语言的修饰性过度时(这是个判断的问题),该判断才可能变成夸张。

夸张是一种明显的倾向性手法,但它也可以有更为微妙的(也许是无意识的)效果。即使你拒绝了夸大,你还是可能会进入这个基本判断的方向。例如,你也许会拒绝奥斯卡·皮特森是有史以来最具创造性的音乐家这个判断,但你现在可能会相信,他肯定是个非凡的音乐家。否则,为什么会有人做出关于他的这个夸大判断呢?或者,假设某人说:“夏洛特·丘奇(Charlotte Church)是当今嗓音最奇妙的歌唱家。”即使你拒绝了该判断中的“奇妙”这个部分,你也许还会认为丘奇的嗓音肯定相当不错。但是请留意:如果没有获得支持,你既没有理由接受这些较为平和的判断,也没有理由接受那些更为狂热的判断。夸张可以使一个不该有那么强说服力的判断更具说服性。夸张的表达纯粹是为了说服。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