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开始讨论信息的来源。对于有些信息来源,我们当然会持怀疑的态度(打算离婚的人,通常不会听取原配偶的律师的建议)。下面我们将讨论影响信息来源的主要因素。
4.3.1 利益相关方
在讨论我们该相信谁时,首要的准则与下述两个概念相关:利益相关方和利益无关方。
利益相关方(interested party)指可以通过我们的信任获益的人;不以任何方式从我们的信任中获益的人是利益无关方(disinterested party)。
在评价信息来源的可信性时首先要关注发布信息者与其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利益相关。利益相关方比利益无关方更值得怀疑。
尽管并非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想迷惑我们,也不是利益无关方都能给我们提供优质信息。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在相信利益相关方之前先相信利益无关方。这是批判性思维的工具箱里至关重要的工具之一。这个准则或许是本书提供给读者的最重要的引导。
现实生活
并非都光彩夺目
自2004年开始,美元出现贬值,一些金融“专家”声称,让财富保值避免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购买黄金。其中一些人的确给出了较好的论证。但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不少倡议购买黄金的人实际上就是贵金属的代理商,或者是代理商的雇用者。就像我们在正文中强调的:时刻警惕利益相关方。
4.3.2 体貌及其他特征
提供信息者是否利益相关与其提供的信息的可信性密切相关。可惜,人们常常根据无关的因素来判断某人的可信性。例如,人的生理特征与其可信与否原本关系甚微。某人是否一直与你眼神对视?某人是不是在冒汗?他是否在紧张不安地笑?尽管这些特征与人的可信度关系不大,但人们却广泛运用这些特征来判断他人的可信性。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身材高大、声音洪亮和果断的人往往会得到更多的信任。[1]
人们还用一些其他无关特征来判断人的可信性,其中包括性别、年龄、种族、口音和举止习惯等。人们也往往根据某人的衣着来判断其可信性。甚至有人认为,人们所戴的太阳镜也“会说话”;也许其中不无道理,但太阳镜所说的与可信性度关系不大。某人的职业一定与其知识或能力有关,但以此来判断其道德特征或诚信度,就不太可靠。
哪些因素与判断人的可信性有关呢?我们将具体论及,但其清单中并不包括表面现象。或许你误以为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来对他做出判断。但实际上,我们无法仅仅通过注视一个人来确定他的真诚、知识或性格。
现实生活
你相信谁
像正文中提到的,我们过于依赖外在特征来决定是否相信一个人。上面图片中的两个人,你更愿意相信谁?实际上,可以想到很多理由,左边图片上的人与右边图片上的人一样,会告诉我们不真实的事情。
当然,即便从可靠的信息来源接受可信的判断,我们也难免有时会陷入困境。例如,在填写纳税申报表时,很多人会听取有资质的诚实专业人士的可靠建议。但即使有资质的诚实专业人士,也难免过失,以致我们要承担其后果。一般而言,无论是断言本身可疑还是信息的来源可疑(更不必说断言及来源都可疑),接受可疑的信息都会招致麻烦。如果一位修理工说我们的车需要更换变速箱,该断言本身也许并不可疑——也许车的行驶里程已表明该更换了;也许例行保养做得不够好;也许车换挡时怠速不稳等。但要记住,修理工是利益相关方,如果有任何理由怀疑修理工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夸大问题所在,我们就要重新看待变速箱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就曾被汽车专营店告知发动机漏油,需要花费上千美元进行修理。由于在车库的地上并没发现漏油迹像,谨慎的作者就准备等待查明漏油的严重程度再决定是否修理。从专营店的“诊断”至今已11个月过去了,也没有发现汽车漏油的明显迹象。结论是什么?汽车专营店是利益相关方,对于他们可以获利的建议我们要有不同看法,原本车并不需要花上千美元来修理。
记住:利益相关方与其他信息来源相比,可靠性程度较低。
[1] The study, conducted by Professor Lara Tiedens of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was reported in USA Today, July 18, 2007.
4.3.3 专业性
对于大多数信息来源,我们没有理由质疑其像利益相关方那样具有成见、偏见或其他可质疑特征。但我们依然可以对其展开质疑——质疑他们是否具备关于争议问题的知识。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决定于一系列因素,特别是他针对讨论的问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无论是基于个人观察的直接的,还是习得的间接的)。
无法仅仅通过观察表面特征就判断出一个人的知识或专业技能,正如你无法仅仅通过注视某人就可判断他是否在诚实、客观、准确地说话一样。一位操英国英语的科学家,看起来可能比以得克萨斯(拖长腔调)方式说话的科学家显得更为博学。但是一个人的口音、身高、性别、种族或衣着跟他的知识并没有多大关系。很难根据体貌特征把高校教师从一般人群中识别出来。
既然如此,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呢?教育和经验常常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成就、声誉和职位等。要评价某位专家的资质,并非总是轻而易举的,而且不同领域的资质各不相同。但依然有值得一提的实用指南。
教育是一个重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正规教育(通过学习从常设研究机构中获得学位)。(有些这样那样的“博士”们从在火柴盒上做广告的邮购商那里拿到他们的文凭。“博士”这个头衔并不自然地成为一种资格)。
经验是专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无论就质而言还是就量而言都是如此。最重要的是与当前问题有关的经验。但仅凭长时间从事于某工作,并不足以证明他对此拥有丰富的经验。
现实生活
导致战争的政策和利益相关方
20世纪60年代,国防部长将精心选择的信息提供给了林登·约翰逊总统和国会。我们没法假设,如果当时人们知道国防部长意图发动战争,国会是否还会通过《东京湾决议案》,正是该议案导致美国卷入越战。但毫无疑问的是,总统本人和国会如果知道国防部长的意图,会持更怀疑的态度。布什总统关于伊拉克及其统治者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艾哈迈德·沙拉比,如果知道沙拉比是他所提供的(有关伊拉克)信息的利益相关方(沙拉比希望侯赛因的政权被推翻后自己能作为伊拉克的统治者,事后证明,来自沙拉比的信息多半是虚假或夸大其词的),布什总统及其行政人员会不会那么急于发动伊拉克战争呢?我们也无法判断这一点。但如果人们对利益相关方提供的信息具有更多的质疑,或许让这两场代价巨大的战争不至于匆然发动。
成就是一个人专业知识的重要标志,但直接与当前问题相关的成就才是衡量专家资质的要素。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不一定就有资格公开发表关于玩具安全、公立学校教育(即便是科学方面的教育)或者核扩散的演说。核扩散的问题可能和物理学有关,但它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而物理实验室里并不传授政治知识。
声誉也是衡量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但人的声誉是依赖于语境的。也许作为本地台球场的选手,你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这并不表明你与明尼苏达胖子是同样的等级。对于投资一窍不通的人而言,或许一个知道401(k)雇员福利方案与罗斯退休账户(与美国税法相关的两种方案——译者注)之间的区别的人就可算是专家了。但你显然不会基于一个人仅仅知道这些就听取他的投资建议。
屡见不鲜的是,被举荐为某领域内的专家的人,后来被证明为关于该领域并不比普通人精通多少(我们愿意假定推荐人对该相关主题知之甚少,否则不会认为被推荐者是专家)。大体而言,衡量专家资质的最可靠的声誉是在所从事的领域里其他专家心目中的声誉。
职位也是评价一个专家的指标。某个重要科学实验室的主任,哈佛大学某研究机构的主任,著作被其他专家引用——上述种种职位本身就是实质性的证据,表明此人就相关主题发表的观点值得认真关注。
但利益有可能左右专家意见。无论提供信息者是否专业人士,前文提及的涉及利益相关方时的审查准则都一样适用。无论是否专家,某人的立场有时是其观点的风向标。在关于枪械和城市暴力的听证会上,全国步枪协会雇用的律师的观点,应该比一位来自某独立公司或机构、与此听证的结果无利害关系的证人的观点更需要仔细地审查(或者至少更应被质疑)。前者可被视为利益相关方,而后者则是利益无关方。在利益得失相关的时候,即使试图保持客观,也很容易失去客观性。
专家们有时意见不一,当问题错综复杂而且多方利益纠葛的时候就更是如此。面临这些情况时,除非某位专家明显代表该领域内多数专家的观点,或者除非某位专家能被确认比他专家更有权威、更无偏见,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有责任暂不决断到底认同哪位专家的意见。
当然,多数人的观点并不等于正确观点,即使最权威的专家也难免偶尔出错。你所接受的代表多数人的观点或来自最权威的专家的意见,也有可能最终被证明是错的。但不必因此泄气:当时你把多数人的观点视为最权威的,这是合乎理性的判断。合理的态度是:同意最权威的观点,同时足够开放,在面临新的证据时修正观点。
最后,人们有时会错误地认为,一个领域的专家理所当然地是其他领域的专家。例如,顶尖的程序设计人员未必就具有高端的经营能力,实际上,许多程序设计人员胜任自身的工作但不善于与人打交道,而经理人员往往需要善于交际。我们在政治生活中也常常看到,优胜的竞选者未必就是合格的执政者。即使成为某领域专家所需要的智慧和技能可以让这个人有能力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这是一个可疑的假定),拥有成为专家的能力和真正成为专家还不是一回事。因此,专家们在其熟悉的领域之外所提的意见,并不当然地比非专家提出的意见更可接受。
现实生活
抽烟不加注意可能会致命
7月,得克萨斯州的颇力克太太点烟时,颇力克夫妇总能见到“蓝色火焰”。颇力克先生致电消防部门,询问这是否危险。得到的回答是:的确危险,消防警察要求颇力克太太不能再点香烟了。但颇力克太太急于要验证这一点,她又点了一支烟而且死于继之发生的火灾中(房间里都是电器,而且后院里有天然气泄漏)。
——《沃斯港明星电讯》2007年11月7日
News of the Weird<http://groups.google.com/group/NewsoftheWeird/>
有时候,听取专家意见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