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明的思想家都会认同批判性思维的价值,并将其作为思维的核心目标。批判性思考者将对思维过程的意识化控制作为控制其自身行为的关键。因此,优秀的思考者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在阅读、写作、交谈还是在倾听,都应该不断练习对自己思维的意识化控制过程。
阅读时,学习者要将文本作为作者思维的言语表征形式。努力理解作者的立场,并且将作者的思维方式在自己的头脑中重建。写作时,学习者会有意识地思考目标读者的观点,试图洞察潜在读者的看法,并通过读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故事。与别人的交谈也体现出相似的特点,通过对话了解他人的观点以及交谈者的关注点,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能够意识到人们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方式形成观点和信念的,因而他们会更多地与他人分享经验及信息而非最终结论。他们愿意专心聆听他人的想法,提出问题而非做出评断。
他们也清晰地知道不同学科之间具有不同的独特视角。当学习一门学科时,他们会努力领悟这一学科的视角并以此为主导进行思考。他们搜寻基本的原理、概念、方法与程序,试图以该学科的逻辑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数学时,他们会努力发展数学的思维观点,学习如何像一个数学家一样思考。相似的逻辑观点也在其他学科中逐渐发展起来。
优秀的思考者对自己也持有独特的观点。他们将自己看作有能力的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抱着乐观进取的态度,不会将相反的观点视为威胁或挑战。他们将所有的个人观点看作可以被挑战的,随时准备根据新的证据与合理的推论修正自己的观点。他们将自己视为终生学习者。
小结
在学习篮球、网球、足球或者其他任何运动的过程中,最初的起点都是了解这项运动的基本要素组成。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也是如此,我们首先需要掌握思维的基本成分。这些成分是批判性思维的根基,只有对思维成分进行准确分析,我们才能对它进行有效的评估。因此,识别思维成分的能力对优秀的思考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对思维组成的分析是思维评估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有效的评估需要有效衡量思维优缺点的思维标准。例如,清晰明确是思维的优势,而模糊混淆则是劣势;准确是优点,而不准确则是思维弱点。我们会在第5章中着重介绍这些标准,阐明并解释这些标准是如何应用思维成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