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斯·米勒
肯尼斯·米勒是一名布朗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在对贝希提出的生物系统中存在不可简化的复杂系统这一概念进行批判性分析之后,米勒认为这种复杂性并非是不可简化的,而是可以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进行解释的。因此,没有必要为了解释这种复杂性而讨论智能设计者是否存在。
科学如此令人振奋的原因之一,便在于它的变革性。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某个领域或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的一个发现或者实验结果,都有可能彻底改变人们对自然的理解……
1996年,米歇尔·贝希在科学的传统上大胆地迈出一步,向所有生物学中最有用、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概念——达尔文进化论发起挑战。贝希在《达尔文的黑匣子》一书中将其煽动性的论断详细地罗列出来。他提出,无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曾经多么成功地解释某些现象,都无法解释生物细胞中生物化学的复杂性……
贝希的论证围绕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中的复杂分子结构展开。他提出,这种复杂结构不可能进化而来,因此只能是智能设计的产物……对于这个简短的评论,我要做的是对这一推理过程进行检验。我将考察这个论断的科学证据及其逻辑结构,并提出所有人在面对任何科学假设时都会提出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符合事实?
一个特殊的论断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反驳进化论的经典方式之一,便是举出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结构,然后要求进化论者指出“如何进化而来”。这类挑战举出的例子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事物,从人类眼睛的神奇结构,到放屁虫的化学防御能力。乍看起来,贝希的例子似乎符合这一传统……
然而,贝希也意识到,仅仅是这种结构的存在,以及进化论者尚未逐步解释其进化途径,并不能成为反对进化论的有力武器……
考虑到科学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解释并进行检验,迄今为止,仍然存在一些事物无法用进化论来解释,但是这一事实并不能算作反对达尔文的论证。相反,这只能说明该领域仍然生机勃勃、十分活跃,并且充满了科学挑战。贝希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在智能设计理论中的主要论断非常不同。他注意到,科学还无法解释细菌鞭毛的进化过程,这一点非常正确,但是他又更进了一步。按照他的说法,这样的科学解释永远不会出现,为什么?因为鞭毛拥有一种特征,贝希将其称为“不可简化的复杂性”。
……不可简化的复杂性是贝希反对达尔文观点的关键。为什么?因为它提出了一连串的推理,对进化论进行批评,转而得出智能设计的结论。就任何复杂的生物化学结构而言,不可简化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原则上将进化论起源的观念排除在外。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尽可能清晰,贝希使用了捕鼠器这种普通的机械装置作为不可简化的复杂性的例子……
只有所有的部件都齐备时,捕鼠器才能发挥功能,也就是说缺少一个或两个部件的捕鼠器是没有用的,不可能捉到老鼠。如果将这一类比扩展到不可简化的复杂生物化学结构中,就意味着这些结构在所有的部件都具备之前也是没有任何功能的。当然,这也就是说,自然选择无法按照一次只完成一个部件的进程,逐渐制造出类似的结构。在所有的部件都具备之前,它们是没有任何功能的,而自然选择只能选择有功能的系统,所以无法发挥作用……
在贝希看来,观察到的现象和观察本身都证明了智能设计理论。如果细胞的生化结构不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那么只剩下一个合理的选项,即由一个智能主体设计而来……
如果贝希的论证与之前的论证有类似的地方,那便是这一点。200年前威廉·佩利在《自然神论》一书中清晰地提出了经典的“智能设计论证”,这一经典理论在后来的相关论证中都得到了反映。达尔文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论证,所以在撰写《物种起源》时,他特别对该论证做出了回应。从本质上说,达尔文的回应是指进化过程通过一系列具有完整功能的过渡阶段而创造了复杂的器官。如果每个过渡阶段都能够获得自然选择的青睐,那么整个过程就是畅通的……
问题的核心
为了充分挖掘智能设计理论中生物化学论证的科学基础,我们应该探讨贝希在书中列举的不可简化的复杂系统的例子,认真研究这些结构的细节。其中一个例子是真核纤毛,这是一种像鞭子的复杂结构,可以令细胞自由运动,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绿藻和人类精子……
按照贝希的说法,在不可简化的复杂系统中,任何部件的移除都会导致该系统停止正常运转。纤毛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测试这一论断。如果论断是正确的,那么人们在自然界中应该无法找到缺乏基本部件却具有功能的纤毛。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自然界中有很多缺乏关键部件却具有完整功能的纤毛。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之一便是瓦片鳗鱼的精子鞭毛,与一般的纤毛相比,它至少缺乏三种重要部件:中心双联体、中心轮辐以及外臂动力蛋白(Wooley,1997)……
贝希论断中的关键要素在于:“按照定义,任何不可简化的复杂系统的初期形式,由于缺少部件,是没有功能的。”但是微管蛋白、马达动力蛋白和收缩性的肌动蛋白等纤毛中的独立部件在细胞内的其他结构中是有完整功能的。这自然就意味着对纤毛的每个主要部件来说,存在着可供选择的功能,因此这一论证是站不住脚的……
反驳设计论
如果像智能设计理论的支持者声称的那样,生物化学论证是一个科学假设,那么据此应当能够做出经得起科学检验的预测。“不可简化的复杂性”这一假设最重要的预测……在于不可简化的复杂结构中的组成部分是没有任何功能的,不可能受到自然选择的青睐……
这个系统作为不可简化的复杂性的最好例子,得到了最广泛的引用。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事实证明,该系统包含的独立部件拥有可供选择的功能。在科学范畴中,这就意味着不可简化的复杂性的假设是错误的……
捕鼠器困境
为什么智能设计理论的生物化学论证在经过仔细考察后会如此迅速地崩溃?我认为这是由于该论证本身存在逻辑缺陷。例如,将机械捕鼠器作为不可简化的复杂系统的类比物来考虑。贝希指出,如果捕鼠器的五个部件中任何一个被拿走,就不可能正常运转。然而,仅仅需要一点创造力,就会发现拿走一个部件,用剩下的四个部件去组建一个正常工作的捕鼠器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捕鼠器的五个独立部件在其他不同的条件下是否有用(可供选择)?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思考:作为个人习惯,我有时会佩戴一个领带夹,它包括三个部分:平台、弹簧和小锤,而我使用的钥匙链只包含两个部件:平台和小锤。实际上,“不可简化的复杂”捕鼠器的各个部件,可以应用在人们能够想象出的很多例子中。
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假定为不可简化的复杂机械结构中,如果某些部件在不同的条件下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那么建立在该概念上的核心论断就是错误的……自然选择可以为了不同目的创造生物化学结构中的元素。自然选择可以创建复杂的结构,而捕鼠器的例子意外地为这一方式提供了完美的类比。
打破逻辑链条
进化论的批评者们喜欢宣称自己在生物化学领域为智能设计理论找到了证据表明了智能设计者的存在……
这种“大声而尖锐的呐喊”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其实根本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只是一系列的推理,这些推理始于观察到“不可简化的复杂性”,之后一步一步得出智能设计的结论(见下文),这一系列的推理与经验证据毫无关系:
智能设计的“证据”是什么?
下面是根据对生物化学复杂性的观察而得出智能设计理论的逻辑链条。
1. 观察:在细胞中包含的生物化学结构中,如果缺乏单个部件可能会导致整体功能的丧失。定义:这种结构因此被称为“不可简化的复杂事物”。
2. 论断:根据定义来看,任何失去了独立部件的不可简化的复杂结构是没有任何功能的,因此自然选择不会选择这一结构。
3. 结论:因此,不可简化的复杂结构不可能由自然选择进化而来。
4. 延伸结论:因此,类似的结构一定是由其他机制创造的。由于惟一可供选择的机制就是智能设计理论,所以类似结构的存在是智能设计理论的证据。
当以这种方式呈现智能设计理论的生物化学论证背后的推理时,论证中的逻辑缺陷就变得显而易见。第一项陈述是正确的,细胞确实包含了一些复杂的分子结构,这些结构中缺乏任何一个部件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但是,第二项陈述中关于功能丧失的论断却是明显错误的。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很多类似结构的单个部件在细胞内确实有着清楚的功能。一旦意识到这一点,论证的逻辑就失效了。如果第二条陈述的论断是错误的,那么整个推理过程就被打破,而两项结论则都是错误的。
细胞中并不包含智能设计理论的生物化学证据。
参考文献
Behe, M. (1996a) Darwin's Black Box,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Huynen, M.A., Dandekar, T., and Bork, P. (1999) “Vari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itric acid cycle: A genomic perspective,” Trends in Microbiology 7:281–91.
Meléndez-Hevia, E., Waddell, T.G., and Cascante, M. (1996) “The puzzle of the Krebs citric acid cycle: Assembling the pieces of chemically feasible reactions, and opportunism in the design of metabolic pathways during evolution,”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43:293–303.
Musser, S.M. and Chan, S.I. (1998) “Evolution of the cytochrome e oxidase proton pump,”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46:508–20.
Wooley, D.M. (1997) “Studies on the eel sperm flagellum,”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110:85–94.
问题
1. 与贝希反驳达尔文有关的科学的“变革性特征”是什么?
2. 米勒指出,贝希的论证反映了经典的“智能设计论证”,他的意思是什么?
3. 根据米勒的说法,智能设计理论的两项基本论断是什么?
4. 根据米勒的说法,哪些证据驳斥了不可简化的复杂性论证?
5. 从对生物化学复杂结构的观察,到得出结论说它们可作为智能设计理论的证据,米勒是如何概括这一推理链条的,他又是如何对此进行分析的?
* 俄狄浦斯情结是指小男孩对母亲产生的性感觉,通常与父亲对母亲的情感相对立。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正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