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制与《通用国家服役法案》(2007)
大多数国家不实行征兵制。美国的征兵制有一段悠久且充满矛盾的历史。反对者认为,征兵制侵犯了人们的自由权,降低了军队的质量和动力。他们还指出,征兵制是歧视性的,至少在制定之初是这样的,因为它给贫穷的年轻人带来不公平。支持者认为,服兵役是我们作为政治团体成员之一必须承担的责任。虽然服兵役会限制人们的自由,但是在危机时刻,战争能够保护这些自由。此外,征召而来的士兵,就像越南战争中的士兵,并不情愿参加非正义的战争,这对狂热政府或职业军队而言是一种监督。
186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征兵法》,该法规定所有20~45岁的美国健康男子都必须服兵役。这项法律允许人们花钱雇佣别人代服兵役,或者付300美元的抵偿金免服兵役,为此纽约市发生了工人暴乱,强烈抗议这项不公平的法律和战争本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于1917年通过了《选征兵役法》。政府将征兵看做是战争期间提升军事力量的最公平、最有效的方式。为了避免遭到不公平的指控,这项法律禁止替代服兵役或支付抵偿金。除此之外,出于良心反对战争的人还可以选择非战斗的服役方式。尽管该法律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改进,但仍然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抗议,因为这属于“强制性劳役”,违反了第十三条修正案关于奴隶制度非法的规定。1918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征兵符合宪法规定,而且是一项“崇高的、至高无上的责任”。
二战期间,美国于1940年重提征兵制。1941年,服兵役的适龄人群扩展到18岁到38岁。当时大约有1000万美国男性由选征兵役局(SSS)选征入伍。尽管这部征兵法引起了和平主义者以及其他人的强烈抗议,期间也经历过几次中断,但它一直持续到1973年。在朝鲜战争中,150万人被征召入伍。
1969年,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重新建立了采用抽签法的征兵制度。在适龄人群中,大约有60%的人没有服兵役,原因是他们在上大学,而上大学是免除或延期服兵役的合法理由,从而导致人们强烈抗议这种不公平。大约有9万违反征兵法的人逃到加拿大,在那里,作为移民的他们深受欢迎。美国征兵制于1973年结束,直至1980年,选征兵役制成为“重要备用制度”。当时,为了应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实行强制性征兵制,18~25岁的年轻人必须到SSS进行兵役登记。而且,有人提出了女性参军的问题。但是,国防部认为,不应该让女性进行兵役登记,因为部队不允许女性参加地面作战任务。
2003年,美国国会首次提出《通用国家服役法案》,用来应对伊拉克战争给职业部队带来的巨大压力。布什政府和国防部都表示反对这项法案,并提出更倾向于志愿兵役制。法案分别于2005、2006和2007年被重新修订和提出。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当时还是参议员,他投票支持该项法案。如果该法案最终能够通过,那么就会恢复征兵制,“每个美国公民(不管男女)和每个在美国定居的人,只要年龄在18~42岁之间,都有义务服为期两年的兵役”。年龄小于20岁的全日制高中生可以延期服兵役,那些极端贫困、身体有残疾或智力有障碍的人可以免除兵役,曾经在“部队光荣服务至少6个月的人”也可以免除兵役。对于那些由于道德伦理或宗教信仰而从良心上反对战斗或斗争的人,可以给他们安排非战斗性或民事性服务。
在下面的文章中,美国众议员查尔斯·兰赫尔和朗·保罗围绕《通用国家服役法案》和恢复征兵制的优点展开辩论。
恢复征兵制
美国众议员查尔斯·兰赫尔
纽约的查尔斯·兰赫尔自1971年以来一直都是美国众议院的民主党成员。在兰赫尔任职期间,他一直是《通用国家服役法案》的支持者,多次呼吁政府恢复征兵制。在下面的文章中,兰赫尔辩称,志愿兵役制是不公平的,它将过于沉重的负担强加在了少数人身上,而不是将保卫祖国的责任公平地分摊给所有的社会阶层。
我重提恢复义务兵役制的议案,并非因为我支持伊拉克战争或者支持总统关于升级这一冲突的计划。而是我认为,假如美国陷于危难之际,我们所有人,包括任何社会阶层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承担战斗的义务。
迄今为止,这种情况尚未发生。由于当下的兵役服务能带来经济利益,所以目前战斗在伊拉克的绝大多数士兵都是年轻人。他们入伍的主要动机是获取每年4万美元的津贴,而且还可以享受几千美元的奖学金来上大学。参军的年轻人一般来自失业率高的城乡社区,入伍前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实现他们的美国梦。我的同事,国会议员艾克·斯凯尔顿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并指出这些年轻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对此,我表示赞同。
也该是给所有的美国人——包括富裕阶层——提供一个机会证明其爱国精神的时候了。当国旗升起的时候,应该敬礼;当发生战争时,应该保卫祖国。义务兵役制能够实现这一切。
我的议案要求,战争期间,凡是年满18~42岁的美国合法居民都有义务服兵役,征兵数量由总统决定。未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可以适当延期,最大不超过20岁,20岁以后不得再延期。出于道义原因而拒服兵役者以及病人除外。该议案有一条永久性的条款,规定那些不用服兵役的人需要提供两年的民用服务,比如在海上、机场、学校、医院或其他机构。
我认为,支持伊拉克战争的每个人都会支持恢复义务兵役制。
昨晚,布什总统宣布,他打算再增援21000名美国士兵进驻伊拉克。美国军队已经达到极限,超过一半的战斗部队都部署在伊拉克。问题是,增援部队——包括战争进一步升级后可能需要的兵力——从何而来?
总统所说的21000名士兵不会是新兵。他们中的许多人目前已经在伊拉克战场上,而且将继续延长驻守时间。部署在伊拉克的25万士兵中,大多数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派往伊拉克,有些人已经多达6次。
自开战以来,有14000多名退役老兵——预备役成员——从工作岗位和家庭中被召回,投入到伊拉克战争中。在所谓的“避免损失”指令下,数千人驻守伊拉克的时间都被延长。
强制性地让这些名义上的志愿兵重复服役,不仅违反了与士兵所签订协议的宗旨,而且是对共患难原则残酷的、不公平的践踏,这在对战争的指控中却只字未提。
昨晚,布什总统向全国发出警告,美国需要为伊拉克战争作出更多的牺牲。然而,事实是,这种牺牲只是100多万服役的士兵和他们的家庭在付出。最终,3000名士兵牺牲,22000名士兵受伤致残。
然而,我们其余的人却未被号召作出任何牺牲。在美国战争历史上,不要求平民承担战争的代价,这还是第一次。举债发起战争,截止目前大约花费了5000亿美元,而且该数目仍在继续增加。我们把这些债务留给了子孙后代。
问题
1. 兰赫尔为什么重提《通用国家服役法案》?
2. 伊拉克战争在兰赫尔的推理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3. 根据兰赫尔的论述,现在年轻人入伍参军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4. 兰赫尔的议案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5. 针对国家服役法案的反对者,兰赫尔是如何作出回应的?
征兵:战争的可怕代价
美国众议员罗恩·保罗
共和党人罗恩·保罗自1996年以来一直担任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众议员。保罗受过专业的医学训练,于1963~1968年期间在美国空军担任航空军医。在下面这篇文章中,保罗极力反对征兵,原因是大多数战争只会带来毫无意义的痛苦,将年轻人征召入伍的政策是不公平的,等同于强制性劳役。
战争的终极代价几乎总是自由的丧失。真正的反抗暴君统治的防卫战争和解放战争可能会维护或建立一个自由的社会,正如美国早期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反抗。但是,这样的战争少之又少。大多数战争是不必要的、危险的,给人们带来无谓的痛苦,没有任何益处。纵观古今,多数战争的后果是交战双方自由和生命的丧失。我们目前正在发起的这场战争恰恰就是这种毫无必要、危险的战争。为了赢得人民对非正义之战的支持,国家领导人不惜使用阴谋欺骗人民。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在1916年选举中曾经承诺,保证不会让美国人民卷入欧洲战争中。然而几个月后,经过精心策划,他迫使、操纵国会对德宣战。最终美国未能幸免,还是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无论是一战之前的美西战争,还是之后的所有战争,美国总统都采用欺骗的手段来获取大众对非正义军事冒险行动的支持……
每提到战争,就会涉及欺骗。“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普遍义务”计划再次抬头。当下战争的巨额花费已经令人瞠目结舌,再制定计划大刀阔斧地扩展人力成本,强迫那些与伊拉克人民无冤无仇,不想卷入这场战争的年轻男性(也可能包括女性)入伍参军,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数千名美国人已经战死沙场,更有数万人受伤甚至致残,然而,还有千千万万的士兵将要经历新的、残酷的战争,饱受折磨,不知日后可能患上何种疾病。
我们被告知,我们必须支持政府对伊拉克发起的先发制人的战争,因为萨达姆·侯赛因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打击基地恐怖组织)。据说,伊拉克给我们的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但是,事实证明,所谓的这些威胁并不存在。公民不支持入侵伊拉克似乎意味着反美和不爱国。
由于最初发起伊拉克战争的理由根本就不存在,政府便改变策略,声称战争的目的是帮助伊拉克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国家,传播西方的价值观……
目前的复杂局势激发许多人呼吁战争升级,越来越多的部队被派往伊拉克。预备役军人和国民警卫队队员不能等着退役,也没有打算延长服役。我们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外国干涉政策一时之间也不可能发生改变。如何赢得这场无法取胜的战争,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扩充军队,国家有可能恢复义务兵役制。美国宪法十三条修正案明确禁止“强制劳动”,显然这条规定已经被多次视而不见,鲜有人愿意对即将到来的兵役制的合宪性提出质疑。
不得人心的战争需要征兵。志愿兵不复存在,他们也应该这么做。一场真正的、正义的保卫战能够唤起民众的支持。从长远来看,一个征召而来的、不幸的士兵的处境比过去的奴隶更好,因为“奴役”是暂时的。但是,从短期来看,服兵役更加危险,更加有辱人格,因为一个人被迫赔上生命,为根本不值得的理由而冒险。相比之下,奴隶是更安全的,因为奴隶主为了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会保护他们的生命。让士兵身陷险境是可以接受的政策,而且这也是需要士兵的原因所在。然而,经常发生的是,那些经历过战争的士兵,最初受到尊敬,一旦战争结束,他们(包括男兵和女兵)很快便被遗忘。不久之后,伤员和病人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被忽视或遗忘。
有人说,美国在世界各地发起战争是为了促进和平,然而战争所付出的代价已经远远超出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愿望。把促进自由当做实行征兵制的借口,这是有史以来人类所能想到的最荒诞离奇的想法!被迫服兵役,冒着生命和受重伤的危险来换取自由的生活,这毫无意义。谁又有权利牺牲别人的生命来实现某些不确定的价值?即便动机是好的,也不能说明强迫毫不相关的人服兵役是正当合理的。
有人说,18岁的年轻人有义务为祖国做贡献。这简直是一派胡言!很显然,与那些在毫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便被剥夺自由的18岁小伙子相比,一个50岁的“草鸡鹰派”(他发起战争,却将危险置于无辜的年轻人身上)对这个国家负有更大的责任。
所有的兵役都是不公平的。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永远都不应该服兵役。兵役的本质决定了它势必是不公平的。所有的兵役制都会伤害到大多数弱势的年轻人,因为精英人物很快就会学会如何逃避战争。
战争的花费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不容低估。除了那些大发战争横财的人,战争永远不会带来经济利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在于完全漠视了本国人民的公民自由权。众所周知,两次世界大战中,德裔美国人和日裔美国人都遭到了虐待。
但是,伴随征兵而来的真正的牺牲在于,强迫少数弱势年轻人去参战,而那些年龄大的人非但自己逃避危险,不去参战,而且还从军事胜利中为自己贴金,寻求荣耀。这些战争既毫无意义,又不合乎道德,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甚至都不是由国会宣布的。
假如没有征兵制,不得人心的战争则更难发动起来。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征兵制曾经一度衰微,越南战争便走向结束。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依靠暴力来保护自由。一个自由的社会总是采取志愿兵役制。只有专制统治者才认为,迫使年轻人参加战斗,为荒谬的战争服役并不算什么。我确信,如果美国真的面临一场生存之战或保卫战争,将会得到每一个体格健全的美国人的支援。这绝非是过去一个世纪我们如此频繁地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发起的那种战争。
一个当选官员最糟糕的投票莫过于,支持制定征兵法发动非法战争,而他自己却玩花招逃避服役。但是,一个按照规定逃避服役的人有资格为避免不必要的战争而奔走,抗议征召所有其他人参军入伍。
一个乐于奴役一部分国民去参加非正义战争的政府,人民永远不会信任它能保护国民的自由。不管新保守主义如何花言巧语,目的永远无法证明手段的合理性。
问题
1. 根据保罗的观点,大多数战争的终极代价是什么?
2. 当保罗说“每提到战争,就会涉及欺骗”,他意指什么?
3. 根据保罗的观点,为什么不得人心的战争需要征兵,而真正的保卫战和正义之战却不需要?
4. 为什么说就其本质而言,征兵是不公平的?
5. 保罗将奴隶制度与征兵制进行比较的基础是什么?
* 《美国爱国者法案》的全称是“Uniting and Strengthening America by Providing Appropriate ToolsRequired to Intercept and Obstruct Terrorism”。要了解该法案全文,请浏览网站http://www.epic.org/privacy/terrorism/hr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