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批判性思维之问

2025年1月20日  来源: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作者:朱迪丝·博斯 提供人:yehe60......


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剽窃现象

如今,几乎每个人都十分熟悉互联网在提供信息方面所具备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也有非常明显的负面作用,其中之一便是,它使学术剽窃变得更加容易。剽窃是一种不诚实的抄袭行为,牵涉到欺骗和意图误导读者,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误导教授。

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44%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有过“剪切—粘贴”的网络学术剽窃行为,而在1999年,这一比例仅为10%。更重要的是,在被调查的5万名学生当中,77%的人并不把这种剽窃行为视为一种严重的过错。在高中生中,互联网剽窃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学生们都在为奖学金和进入名牌大学而激烈角逐。大学教育费用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加剧了这一趋势。

许多人将网络抄袭现象的加剧归咎于学生。也有些人认为教师应该承担部分责任。一些著名的“论文工厂”网站也受到抨击,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类网站发展迅猛,它们专门向学生出售文章和学术论文。

尽管美国有些州已经通过了试图限制计算机辅助剽窃的法案,但是收效甚微,在遏制学生使用这些网站方面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1999年,联邦法院拒绝受理波士顿大学控告五家公司在网络上出售学术论文的诉讼案。论文工厂的拥护者辩称,试图限制学术论文交易的法律涉嫌侵犯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言论自由。

反网络抄袭软件的出现,可以帮助老师更加容易地查出学生的论文是否存在抄袭。TurnItIn.com网站为全球成千上万家教育机构服务,每天都要从教师那里接收10万份学生论文。该网站首先将学生论文上传到它的数据库,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还有待商榷。然后,在数据库里进行搜索,与网络上数以亿计的其他论文进行比对。

网络剽窃的受害者远非读者。其他学生也受到伤害,甚至包括剽窃者自身,他没有从老师布置的作业中直接受益。最后,剽窃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危害,因为学生学会了欺骗,他们会将这种态度带到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在下面的文章中,作者就网络剽窃的原因、后果以及学术团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剽窃展开了讨论。布鲁克·萨德勒认为,网络剽窃是错误的,应该受到严厉惩罚。相反,拉塞尔·亨特则鼓励剽窃,他认为网络剽窃是学术团体重新思考传统知识模式的一次机会。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