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性思维涉及“如果……那么……”的推理形式。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说法,大脑内部构建了假设性思维的心理模型,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规则并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本书将在第9章进一步介绍假设推理在伦理方面的应用。假言论证同时还是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组成模块。
假言三段论(hypotheticalsyllogism)是演绎论证的一种形式,包含两个前提,至少有一个前提含有“如果……那么……”句型的假设或条件陈述。
假言三段论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和连锁论证。
行动中的批判性思维
记在我的账上:使用信用卡支付大学学费是否是更明智的选择?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信用卡公司如此热心地为大学生办理信用卡?实际上,信用卡公司的大部分盈利来自那些不能每月还清债务的人,而这其中80%的人是大学生。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信用卡是支付学费的一种便捷方式。然而,如果你认为信用卡欠款或者用信用卡支付大学的花费是一项明智之举的话,请仔细阅读下面这项基于数学的论证:
你的信用卡账单总额是1900美元。其中1 300美元用于支付你读大学的学杂费,550美元用于支付这两个学期的书费。为了节省开支,你决定不再透支信用卡以免背负更多债务。信用卡的每月最小还款额度是4%,也就是说第一个月你将支付75美元。之后你将如实地按照每月最小还款额度偿还欠款。
按照这个比率,偿清大学第一学年的花费需要多长时间?如果信用卡的年利率是17.999%,那么你将用7年的时间来还清所有款项!除了本金(从信用卡中透支的数目)之外,你总共需要支付924.29美元的利息。这意味着,你实际支付的第一年的大学费用总共是2824美元!
而如果是使用助学贷款来支付呢?美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年利率是8%。如果每月拿出75美元用于偿还贷款,那么仅需要2年零4个月就可以全部还清。此外,在上学期间你可以不必还款,等到大学毕业之后再开始偿还。所以,如果使用助学贷款而不是信用卡来支付学费,在读大学的两年时间里,你可以不用考虑任何债务问题。即使从毕业后开始还款,与偿还信用卡相比,你也能提前3年还清所有贷款,并且需要支付的利息总额只有188美元。换句话说,在大学第一年缴纳学杂费和书费时,你为了“便利”而额外支付了736美元。将这一数额乘以2甚至4(年),可以得出仅支付利息的总额就达到了几千美元,而这仅仅是因为在决定如何支付大学费用时,你没有利用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讨论问题
1. 一些学校,比如塔夫斯大学和肯塔基大学已经停止了信用卡支付学费的业务。部分原因是由于信用卡公司在每笔支付中向大学收取1%至2%的费用,而这最终将转嫁到学生的学费里面。你所在的大学采取什么样的收费政策?你是否赞成这一政策?给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2. 根据《今日美国》(2005年7月26日),年龄介于18至29岁之间的年轻人在所有人群中拥有最差的信用等级。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 检查自己的信用卡记录。作为一名大学生,你在申请信用卡时是否遇到过阻力?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更经济的消费习惯。
肯定前件式
肯定前件式(modus ponens)论证中第一个前提是条件从句,第二个前提指出第一个前提中的前件,也就是“如果”部分是正确的,而结论则由此断言第一个前提中的后件,也就是“那么”部分的正确性。例如:
前提1:如果我在工作中能获得加薪的话,那么我就能够还清信用卡的账单。
前提2:我在工作中获得了加薪。
结论:因此,我能够还清信用卡的账单。
这个例子是一个有效的肯定前件式论证,而有效的肯定前件式论证一般有如下两种形式:
如果A(前件),那么B(后件)。
A。
因此,B。
有时条件性前提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后件中的术语“那么”可以省略不用:
如果飓风袭击了佛罗里达群岛,人们就应当撤离。
飓风袭击了佛罗里达群岛。
所以,人们应当撤离。
无论以什么内容代替模型中的A和B,肯定前件式论证都是一种有效的演绎推理形式。换句话说,如果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例如:
如果巴拉克·奥巴马是美国总统,那么他必须是在美国本土出生的。
巴拉克·奥巴马是美国总统。
所以,他是在美国本土出生的。
在这个例子中,第一个前提是正确的。因为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必须是“美国本土出生的公民”。因此,上述论证是一项合理的论证。
在肯定前件式论证中,不偏离这种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第二个前提对后件(B)而不是前件(A)进行了肯定,那么论证就是无效的,即使前提是正确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
如果奥普拉·温弗瑞(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是美国总统,那么她必须是在美国本土出生的。
奥普拉·温弗瑞是在美国本土出生的。
所以,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总统。
但是众所周知,奥普拉·温弗瑞不是美国总统。
否定后件式
在否定后件式(modus tollens)论证中,第二个前提否定后件,结论则否定前件的正确性:
如果A(前件),那么B(后件)。
没有B。
因此,没有A。
下面给出一个否定后件式的例子:
如果摩根是一名医生,那么她一定读过大学。
摩根没有读过大学。
所以,摩根不是一名医生。
与肯定前件式一样,否定后件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演绎论证形式。无论将什么内容代入前件(A)和后件(B)中,只要前提是正确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
连锁论证
连锁论证(chain arguments)由三项连接在一起的条件陈述组成,其中两项条件陈述是前提,最后一项是结论。
如果A,那么B。
如果B,那么C。
所以,如果A,那么C。
下面给出一个连锁论证的例子:
如果明天下雨,那么沙滩派对就会取消。
如果沙滩派对被取消,我们就在瑞切尔的家里开派对。
所以,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在瑞切尔的家里开派对。
正如有些排除法论证是三段论而有些不是一样,如果构建的连锁论证中条件陈述的数目多于三个,那么它仍然属于演绎论证,但不再是三段论,因为它的前提超过了两个。例如:
如果A,那么B。
如果B,那么C。
如果C,那么D。
如果A,那么D。
下面是具有三项前提的连锁论证的例子:
如果你不去上课,那么你就无法通过期末考试。
如果你无法通过期末考试,那么你就无法完成本学期的课程。
如果你无法完成本学期的课程,那么你今年就不能顺利毕业。
所以,如果你不去上课,你今年就不能顺利毕业。
如果一项连锁论证符合以下形式,那么它就是有效的:使用上一项前提中的后件作为下一项前提中的前件,依次往下进行,而结论则使用第一项前提(A)的前件和最后一项前提(D)的后件。
评价假言三段论的有效性
并非所有的假言三段论是按照标准的三段论形式来表述的,尤其是日常对话中的假言三段论。如果一项论证没有采用标准形式,首先应先将其转化为标准形式,将假设性前提放到前面,结论放到最后。而在连锁论证中,则需要将包含结论中前件的前提作为各项前提的第一项。1758年,本·富兰克林在他著名的箴言集《穷人理查德年鉴》中向人们展现了这种智慧:
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而掉落了马掌;因为缺少了马掌所以马无法前行;因为胯下少了马,这名骑士牺牲了,他被敌人追上并杀害了;因为缺乏对小小马掌钉的重视,而损失了一名骑士。
现在将富兰克林的论证写成假言三段论的形式以检验其有效性,我们得到的是连锁论证:
如果缺少马掌钉(A),那么马掌就会脱落(B)。
如果马掌脱落(B),那么就会损失一名骑士(C)。
如果缺少马掌钉(A),那么就会损失一名骑士(C)。
将这一段文字改写为假言三段论之后,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该论证是有效的。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很难像重新表述富兰克林的论证那样,将每项前件和后件逐字逐句地照搬过来。此时,只要保证原意不改变,就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否则论证就可能出现歧义谬误,即在论证过程中关键术语的意义发生变化。
如果假言三段论符合本章介绍的三种形式——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或连锁论证——中的一种,它便是一项有效的论证。当你无法确定一项假言三段论是否有效时,也可以尝试将论证中的词语进行替换。
评价假言三段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并非所有的有效论证都是合理的。正像本书前面所提到的,一项演绎论证由于本身的形式所以是有效的,但是由于其中某项前提的错误仍然是不合理的。按照假言三段论的形式改写日常语言中的论证能够帮助人们找到错误的前提。假设你想购买一台新手机,发现有两款比较适合自己,一款是索尼,一款是摩托罗拉。两款手机拥有相似的外形,但是索尼的价格要更高一些。你可能会这样想:索尼手机价格更高,所以这款产品应该更好。我想还是买索尼吧。将你的这项论证转换为假言三段论的形式,可以得到:
如果一款产品价格高,那么这款产品肯定好。
这一品牌的手机价格高。
所以,这款手机的质量肯定好。
然而,第一项前提就是错误的。并非所有价格高的产品都好,也并非所有便宜的产品就一定差。所以,这是一项不合理的论证。然而不幸的是,很多顾客都喜欢按这种逻辑进行推理。实际上,一些狡猾的商家已经发现,如果将某些商品的价格提高,例如珠宝或衣服,反而能卖得更好。
将争议性的问题转换成假言三段论的形式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快地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例如下面这项关于堕胎的论证:
如果这一生物是人(A),那么除非出于正当防卫,否则将其杀死就将受到道德上的谴责(B)。
胎儿是人(A)。
所以,除非出于正当防卫,否则杀死胎儿就将受到道德上的谴责。
朱迪思·贾维斯·汤姆森在她的文章《关于堕胎的辩护》(参见本书第9章末尾部分)中,认识到了这类演绎论证的力量,承认自己如果肯定了前提的正确性,就必须接受结论。她同时还意识到,由于这是一项有效论证,所以驳斥该论证的惟一办法就是,指出其中一项前提是错误的,进而证明该论证是不合理的。否则,她就只能接受“堕胎是错误的”这一结论。因为她无法证明胎儿不是人,所以暂时先认为第二项前提是正确的。她转而质疑第一项前提,提出除了正当防卫之外,还有可能出现其他条件导致人们去杀死另外一个人。
假言论证在日常推理中非常普遍。除了在许诺和最后通牒中(参见“行动中的批判性思维:空头支票:如果这样,那么那样——许诺和恐吓”),假言论证还可以阐明你在生活中做出抉择后的结果,例如从大学毕业或者继续攻读研究生所需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