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以偏概全

2025年1月20日  来源: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作者:朱迪丝·博斯 提供人:yehe60......

如果使用恰当,概括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都是非常有用的方法。但是如果我们从一个太小或有偏差的样本来推论总体,就犯了以偏概全(hasty generalization)的谬误。


刻板印象经常是在这种谬误的基础上形成的:

我的父亲是一个施虐者,我前男友也是。所有男人都不善良。

在这里,说话的人仅仅根据她接触的两位男性的有限经验便推断出所有的男人都“不善良”。下面这个例子强化了男同性恋比异性恋男性更敏感的刻板印象:

在四部最流行的电视剧中,有两部是由男同性恋创作的。马克·切利创作了《绝望主妇》,瑞恩·墨菲也是一个男同性恋,他创作了《整容室》。这表明男同性恋在描写人际关系上更加敏感、更具有天赋。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人们倾向于把世界分为“我们”和“他们”,而且不把有别于“我们”的人视为个体,而是在以偏概全的基础上贴上“他们”的标签。证实偏差,也就是我们只寻找那些能够证实自己的刻板印象的事例,会强化这一倾向。

比如,保守派作家和演说家安·库尔特赞成在机场根据旅客的肤色和性别设立隔离线。所有14~45岁之间“黑色皮肤”的男性都有可能是来自中东的穆斯林,他们应该单独排队,接受更严格的审查。库尔特认为这么做非常重要,因为自从1993年纽约世贸中心爆炸事件以来,几乎所有针对美国人的恐怖事件的主犯都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但很显然,她的概括是不准确的。其实,大多数发生在美国国内的恐怖行动都与穆斯林无关,比如地球解放阵线和天军(一个以堕胎诊所为袭击目标的激进的基督教组织)。除此之外,无论是提摩西·麦可维还是特里·尼克尔斯——他们是制造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的凶手,导致168名美国人死亡——都不是中东人或穆斯林。

以偏概全的谬误也会阻碍跨文化交流和新人际关系的建立。有一次我和妹妹乘船旅行,我们的船没有按预定计划停靠在加勒比港口,而是停在了卡塔赫纳港。当导游听到这一变化,他立即将所有人召集在一起,警告我们停港的时候最好待在船上。他还补充道,如果我们确实想上岸,也最好假装成加拿大人。他告诉我们,哥伦比亚人非常讨厌美国人,他们会抢劫、攻击我们,或者因为很小的事情逮捕我们,如果有机会甚至还会杀了我们。然而事实证明,卡塔赫纳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们遇到的人也非常友好、热情。对哥伦比亚人的刻板印象和以偏概全的谬误阻碍了其他乘客真正认识和了解哥伦比亚人。


广告商在广告中经常使用“讲究派头的诉求”,花钱请社会名流宣传自己的产品。他们希望消费者能这样想:“我想成为维多利亚·贝克汉姆那样的人,所以我会买她携带的那款钱包。”

如果我们以过时的信息为依据形成刻板印象也会导致以偏概全。思考下面的表述:

现在的大学生都非常关心学校财政。我1995年开始上大学,我当时肯定是这样的,我身边的许多朋友也是如此。

而事实上,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生表示自己“主要的关注点”是他们的学校财政的人数已经明显下降,现在仅为12%。

我们在做出概括之前,首先应该确保有足够大且无偏见的样本,当然也要与时俱进。1824年英国诗人拜伦去世之后,一位好奇的医生摘除了他的大脑并称了重量,结果发现,拜伦的大脑比普通人的大脑重25%。这一新发现,当然仅仅是以一个样本为基础得出的,在科学界迅速传播开来,从而引发了关于脑的大小与智力的高低有关的观点。在后面的第7章,我们将更加详细地学习抽样方法与概括的正确使用。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