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诉诸无知

2025年1月20日  来源: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作者:朱迪丝·博斯 提供人:yehe60......

诉诸无知(appeal to ignorance)谬误并不是指我们愚蠢,而是指我们不知道如何证实或证伪某件事情。当我们仅仅因为没有人能够证明某件事是假的而判断其为真,或没有人能够证明某件事是真的而判断其为假时,我们就犯了这类错误。思考下面这句话:

UFO显然不存在。没有人能够证明它们确实存在。

在这个例子中,这个人得出UFO不存在这一结论的惟一证据是,迄今尚未有人能够证明它们确实存在。然而,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证明其存在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们确实不存在。UFO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我们只是不知道。

如果对某种现象是否存在缺乏证据,比如UFO,除非有相反的证据,否则我们至多可以说我们不知道。再比如,仅仅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证明一个人是否有灵魂,就妄下论断说人类(或智能计算机)没有灵魂,这显然也犯了诉诸无知的谬误。

有时,诉诸无知的谬误是隐晦的。教育心理学家阿瑟·詹森用下面的论证来支持自己认为黑人的智力水平天生不如白人的观点:

迄今为止,即使对实验条件做了适当控制,比如选取有代表性的黑人样本和白人样本,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通过对环境和教育条件进行统计控制,黑人儿童和白人儿童在智力能力上可以大体相当。

尽管缺乏证据,但这并不能从逻辑上证明“黑人儿童和白人儿童在智力能力上可以(或不可以)大体相当”。再一次申明,我们最多只能说我们不知道。与此相似,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人们不能证明某件事情不存在而认为其真的存在。思考下面的论证:

我真的相信我有守护天使。没有人能够证明我没有。

从逻辑上讲,没有人能够证明天使不存在的事实与它们是否真实存在无关。人们也会试图用这类谬误摆脱污点,正如下面的例子:

警官,我没有谋杀亚力克西。你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我昨晚在亚力克西家里。那就证明凶手不是我。

诉诸无知谬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外情况。在法庭上采用的是无罪推定原则,即如果不能证明被告有罪,那么只能认定其无罪,而且举证责任在于原告律师一方,而不是被告。这一法律原则旨在避免对无辜者的惩罚,因为人们觉得冤枉一个无辜者比让一个有罪的人逍遥法外更不公平。除此之外,因为政府的权力远远大于被告个人,所以这一法律原则也有助于提供公平的机会。只是我们要注意:“无罪”判决并不一定证明此人无辜。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