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夸大或扭曲的期望会影响自身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促使了预期事件的发生。对世界的不同看法会使人们对他人和形势产生不同的期望。这种认知捷径为人们理解周围世界提供了省时省力的方法。如果期望符合实际,人们做决策的效率便会大大提高,因为不需要去审视所有的证据和条件。然而,这种认知捷径也可能会使人们过分简单地看待事物的本质,从而导致错误的发生。
期望会对人们的行为造成深远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进入了大萧条时期,此时银行即将破产的传言使整个社会陷入了恐慌,人们争相冲入银行以便在其倒闭之前取出存款。这一事件导致大量银行破产。因为银行必须将大量用户的存款用于投资而不是存放在保险库里,人们疯狂取款的行为引发了银行体系的崩溃,而这正是人们所恐惧的事情。
下面介绍另外一个自我实现预言的例子。比如,一名文学教授的班上有一个足球运动员,而且还是明星。按照这位教授对大学运动员的(错误)期望,她猜测这位运动员并非真的喜欢这门课程,选修这门课程的原因是大家都认为这门课程比较简单。基于这种想法,她有意降低了对这名运动员的要求,没有给予他任何鼓励,也没有努力让他融入到课堂讨论中来。这位教授认为自己这么做只是不想让这位运动员陷入难堪。
为了维持自己的期望,人们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来解释模棱两可的数据。例如,我们的这位足球明星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安静和专心。这位教授认为他是在全神贯注地考虑即将到来的比赛,而实际上他是在仔细品味课堂上正在讨论的诗歌。这位足球明星起初对文学和这门课非常感兴趣,而且高中阶段就已经在校报上发表了好几篇诗歌。但是很快他开始对这门课失去兴趣,课程结束时,成绩也仅仅是中等。因此,这位教授错误的期望最终成真,也成为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很明显,维持我们的期望可能会给别人带来损失。
大萧条时期,恐慌的人群正聚集在联邦银行门口等待取款。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2008年,由于担心股市崩盘,人们纷纷抛售股票,结果导致股市大跌。
人类天生容易犯下多种认知与知觉错误,包括视错觉、对随机数据的错误知觉、难忘事件错误、概率错误、自我服务偏差以及自我实现预言等。由于这些错误是人类大脑解释世界的方式之一,所以有时人们并不能意识到它们对思维产生的影响。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些错误倾向,并在需要的时候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