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种观点的证据所做的分析应当是准确、无偏见的,而且要尽可能的全面。可靠的证据应该与其他相关证据保持一致。此外,支持该观点的证据越充分,该观点就越可信(参见“独立思考:蕾切尔·卡逊,生物学家和作家”)。从批判性思维的观点来看,盲目地坚持缺乏证据支持的立场有百害而无一利。
有时,人们无法为某一观点找到可靠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去寻找与观点相矛盾的证据。例如,一些无神论者反对上帝的存在,理由是世界上存在那么多的邪恶,这岂不是与上帝存在相矛盾?当存在反对某一观点的证据时,就有很好的理由去怀疑它。然而,如果没有矛盾证据,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认为该观点还是有可能正确的。
独立思考
蕾切尔·卡逊,生物学家,作家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拿到动物学硕士学位后,蕾切尔·卡逊(1907—1964)受雇于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署,成为了一名撰稿人。1951年她的著作《我们周围的海洋》(The Sea Around U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使她可以离开自己的工作,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一名作家。
早在1945年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为过度使用DDT等化学类杀虫剂感到忧虑。虽然之前已经有人试图提醒公众这些强力杀虫剂的危险性,但是作为一名专业和认真的研究者,她的名声以及智力上的好奇心,促成了她的成功。她开始调查现有的关于杀虫剂影响的研究。她的名声也使她得到了该领域内许多科学家的支持和专业上的帮助。
《寂寞的春天》于1962年出版,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些大型化学公司,包括孟山都和维尔思克开始对她进行猛烈的攻击,谴责她是个“歇斯底里的女人”,没有资格在这个问题上发表著述。即使面临对簿公堂的威胁,卡逊也没有退缩。因为她的研究结论证据充足,准确无误,反对者们无法在她的证据中找到漏洞。《寂寞的春天》这本书改变了美国的历史进程,开启了新的环境保护运动。
讨论问题
1. 回顾自己的经历,你是否曾经冒着激怒或疏远自己家人、老师或老板的风险,通过理性的论证,捍卫自己有可靠证据支持的立场。最终的结局如何?这么做是否值得?说明你的理由。
2. 蕾切尔·卡逊是一个人能够改变世界的典型例子。展望自己的未来,你能够在哪些方面利用自己的天赋和批判性思维技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在评估某个观点时,人们需要提防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的出现。证实偏差是指人们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原来假设的证据,拒绝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证据。这种倾向如此强烈,以至于当出现一些与自己深信不疑的观点相矛盾的证据时,人们会忽视甚至曲解这些证据。在一项研究中,针对死刑是否应该废除,持支持和反对观点的人居然引用了同一项研究成果,即关于死刑是否能够起到威慑犯罪作用的研究,但是他们通过不同的解释以支持各自的观点。如果证据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人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到研究的缺陷上面,并质疑研究的有效性,在一些情况下,甚至会有意歪曲证据以支持自己的立场。政客也会挑选有利于自己立场的证据,阅读持有相同观点的文章,听取支持自己先前信念的证据。2002年华盛顿的美国政策制定者们宣称,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映出的正是这种情况。相同的情况还会出现在一些新闻播报员和记者身上,他们对特定的事件有着坚定的信念,往往也会犯证实偏差的错误。
证实偏差也可能以其他的形式出现。例如当证据不支持自己的观点时,人们往往会对其进行更加严密的仔细检查。美国广播公司《今夜世界新闻》的主持人彼得·詹宁斯,介绍了一项“反驳”触摸疗法的研究。触摸疗法是一种在印度被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治疗师利用自己手中的“能量”帮助病人纠正身体内的“能量场”。这项研究是由一名四年级学生艾米莉·罗莎作为科学课程的一项课题完成的。后来,一家权威医学期刊引用了这项研究。以该研究为基础,期刊编辑断定触摸疗法是无效的。因为该编辑本身就对非传统疗法有偏见,他将所有涉及触摸疗法的“研究”都看做低标准的证据,甚至是无效的。
由于人们习惯于犯证实偏差的错误,很多学术性科学期刊要求研究者同时呈现否定性的证据以及相关数据的反面解释。脑成像研究发现,当人们遇到肯定自己先前偏见的结论时,即使最终证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做决定的过程也伴随着愉悦的反应和快乐的情绪。作为批判性思维者,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发展出一些策略,强迫自己仔细检查证据,尤其是那些肯定先前观点的证据,以质疑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面对那些与自己的观点相矛盾的证据。
电影《达·芬奇密码》融合了历史真实事件与作者的虚构,由汤姆·汉克斯和奥黛丽·塔图主演。
在评估证据时,对可靠性程度的要求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对行为的影响越大,对证据的可靠性和确定性提出的要求就应该越高。依照法律,法庭在定罪时要求证据必须非常可靠,因为宣判一个无辜的人有罪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必须尽力避免重蹈赖利一案的覆辙。当然对于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早上天气预报说今天可能有雨,这对出门带雨伞或雨衣的决定来说绝对是一个充足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