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一用理性看清复杂的世界-钱颖一:批判性思维的真谛+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第1章 批判性思维基础-基本概念:断言、论题和论证-再谈论证-识别论证-论证其他术语和概念-外在因素:逻辑之外的装饰物-第2章 两种推理-两种论证-演绎、非演绎和未表达前提-理解论证的技术-评估论证-第3章 清晰的思维、批判性思维与清晰的写作-模糊-歧义-抽象-定义术语-论文写作-第4章 可信度-断言及其来源-评估断言的内容-评估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可信度与新闻媒体-广告-第5章 通过修辞进行说服——常见的修辞技巧-委婉语和粗直语-修辞性定义和修辞性解释-刻板印象-暗示-闪烁其词-贬抑-夸张-替代证明-修辞类比和误导的比较-通过视觉形象进行说服-第6章 更多修辞技巧——心理及相关谬误-源自愤怒的“论证”-威吓手段-其他基于情感的谬误-合理化-主观主义谬误-以错制错-第7章 更多谬误-诉诸人身的谬误-因人纳言谬误-虚假的两难境地-滑坡论证-错置举证责任-乞题-第8章 演绎论证一:范畴逻辑-直言判断-三种关于直言判断的运算-直言三段论-用文恩图检验三段论的有效性-含有未表达前提的直言三段论-用规则检验三段论的有效性-第9章 演绎论证二:真值函数逻辑-真值表和真值函数符号-用符号表达复合判断-真值函数论证-演绎:有效论证的基本模式(MP)-演绎:真值函数的等值式-条件证明(CP)-第10章 三种非演绎论证-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归纳三段论)-从特殊到一般的论证(归纳概括)-基于类比的非演绎论证-随机变异、误差幅度和置信水平-日常非演绎论证-类比:未尽的话题-民意调查:问题和缺陷-数字游戏-第11章 因果解释-两种解释-充分解释:一个相对的概念-形成假说-因果联系的机制和背景知识-普遍的因果陈述-因果推理中的错误-法律上的因果联系-第12章 道德、法律与美学推理-价值判断-道德推理的主要视角-道德慎思-法律推理-美学推理-评价美学评论:相关性与真实性-批判性思维——术语表+批判性思维工具-译者序-前言-绪论-第1章 成为公正的思考者-批判性思维的强弱-公正性需要什么-思维谦逊:努力发现自己对未知知识忽视的程度-思维的勇气:培养自己敢于挑战大众信念的勇气-思维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学习理解相反的观点-思维正直:用同样的标准评判他人和自己-思维坚毅:不轻易地放弃;战胜挫折和困难-对推理的信心:重视证据和推理,将之视为发现真相的重要工具-思维自主:重视思考的独立性-认识思维特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第2章 你处于批判性思维前四个阶段的哪个阶段-一份通向进步的“游戏计划”-第3章 自我理解-第4章 思维的组成-思维的成分-生活实例:杰克与吉尔-批判性思维指向一定目标-批判性思考者能够组织概念-批判性思考者评估获取的信息-批判性思考者能够区分推论与假设-批判性思考者能够透彻理解推论的意义-批判性思考者的观点立场-第5章 思维标准-深入理解通用思维标准-将思维元素和思维标准结合-使用思维标准的简要指南-第6章 培养良好思维的提问-三种问题类型-成为苏格拉底式提问者-关注问题的类型-关注思维标准-关注思维元素-关注问题优先次序-关注思维领域-第7章 掌握思维,掌握内容-第8章 了解优秀思维者是如何学习的-优化学习的18个策略-典型的大学课程设置和典型的大学生-理清你所学课程的最基本概念-了解一门学科的逻辑-确保课程设计对你有效-听说读写和思考-第9章 重新评估自己思考和学习的水平-第10章 决策和问题解决-评估决策的模式-决策的逻辑-决策的维度-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维度-越过解决问题的陷阱-第11章 应对自身的非理性-了解自我中心思维-理性思维-自我中心的两种模式-人类心理的病态倾向-理性的挑战-社会中心思维-第12章 如何甄辨新闻中的媒体偏见和宣教-新闻媒体的客观性-宣教和新闻报道的撰写-歪曲报道来支持特权的观点-成为新闻批判性读者的步骤-媒体对媒体偏见的意识-对新奇和轰动效应的偏爱-关于新闻媒体的疑问-找到替代的信息来源-被淹没、忽视和弱化处理的报道-使用网络-第13章 谬误:心理诡计和操纵诡计-三种类型的思考者-思维谬误的概念-分析概括-类比和隐喻-44种赢取辩论的诡计-谬误识别:分析过去的一则演讲-谬误识别:分析当代的一则演讲-谬误识别:分析一则总统候选人的演讲-避免两个极端-第14章 努力成为一名有道德的推理者-道德推理的基础-区分道德和其他思维领域-理解我们的固有自私-第15章 策略性思维:第一部分-核心理念#1:思维、感受和需求是相互依存的-核心理念#2:这是有逻辑的,并且你能把它弄清楚-核心理念#3:进行定期评价,提高思维的质量-第16章 策略性思维:第二部分-核心理念#4:自我中心是默认的心理机制-核心理念#5:审慎对待我们周围人的自我中心-核心理念#6:人们倾向于做出超出个人经验的概括-核心理念#7:误把自我中心思维作为理性思维-核心理念#8:自我中心思维是自动发生的-核心理念#9:我们经常通过控制或顺从来谋取权力-核心理念#10:人类的社会中心倾向是天生的-核心理念#11:理性的发展需要练习-第17章 成为一名高级的思考者:总结-阶段5:高级的思考者-阶段6:完善的思考者+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前言-第1章 究竟什么是批判性思维-1.1 信念和断言-1.2 论题-1.3 论证-1.4 认知偏差-1.5 “真”和“知识”-1.6 批判性思维所能做的和不能做的-第2章 两类推理-2.1 论证:基本特征-2.2 两种论证-2.3 演绎、非演绎和未表达前提-2.4 “衡平推理”和最佳解释推理-2.5 哪些表达不是前提、结论或论证-2.6 道德、情感和逻辑-2.7 理解论证的技术-2.8 评估论证-第3章 清晰的思维、批判性思维与清晰的写作-3.1 模糊-3.2 歧义-3.3 抽象-3.4 定义术语-3.5 论文写作-第4章 可信性-4.1 断言及其来源-4.2 评估断言的内容-4.3 评估信息来源的可信性-4.4 可信性与新闻媒体-4.5 广告-第5章 通过修辞进行说服:常见的修辞技巧-5.1 修辞技巧I-5.2 修辞技巧II-5.3 修辞技巧III-5.4 修辞技巧IV-5.5 替代证明和重复-第6章 更多修辞技巧:心理及相关谬误-6.1 诉诸情感的谬误-6.2 诉诸其他心理因素的谬误-6.3 以错制错-第7章 更多谬误-7.1 诉诸人身的谬误-7.2 生成谬误-7.3 稻草人谬误-7.4 虚假的两难境地-7.5 滑坡论证-7.6 错置举证责任-7.7 乞题-第8章 演绎论证I:范畴逻辑-8.1 直言判断-8.2 三种关于直言判断的运算-8.3 直言三段论-第9章 演绎论证II:真值函数逻辑-9.1 真值表和真值函数符号-9.2 用符号表达复合判断-9.3 真值函数论证模式(简略版)-9.4 真值函数论证-9.5 演绎-第10章 关于非演绎推理的批判性思维-10.1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统计三段论)-10.2 从特殊到一般的论证(基于样本的归纳概括)-10.3 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基于类比的非演绎论证-10.4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10.5 误差幅度和置信水平的日常提示词-10.6 非演绎推理中的谬误及相关问题-第11章 因果解释-11.1 两种解释-11.2 充分解释:一个相对的概念-11.3 形成假说-11.4 普遍的因果陈述-11.5 验证因果假说-11.6 因果推理中的错误-11.7 法律上的因果联系-第12章 道德、法律与美学推理-12.1 价值判断-12.2 道德推理中的主要视角-12.3 道德慎思-12.4 法律推理-12.5 美学推理-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1:批判性思维为什么很重要-优秀批判性思维者的特征-批判性思维与自我发展-妨碍批判性思维的因素-批判性思维之问+2:理性与情绪-什么是理性-情绪在批判性思维中的作用-人工智能、理性与情绪-信仰与理性-批判性思维之问+3:语言与沟通-何为语言-定义-评价定义-沟通风格-使用语言来操纵-批判性思维之问+4 知识、证据与思维中的错误-人类知识及其局限性-评估证据-直接经验和错误记忆-传闻和轶事证据的不可靠性-专家与可靠性-评估某个观点的证据-研究资源-思维中的认知和知觉错误-知觉错误-难忘事件错误-概率错误-自我服务偏差-自我实现预言-社会错误与社会偏见-批判性思维之问+5:非形式谬误-歧义谬误-不相关谬误-个人攻击(人身攻击)谬误-诉诸强力(恐吓策略)-诉诸怜悯-诉诸众人-诉诸无知-以偏概全-稻草人谬误-转移注意力(熏青鱼谬误)-包含无理假设的谬误-窃取论题-不恰当地诉诸权威-暗设圈套的问题-虚假两难法-不合理的因果谬误-滑坡谬误-自然主义谬误-避免谬误的策略-批判性思维之问+6:论证的识别、分析和构建-什么是议题-论证与修辞术-识别论证-拆分和图解论证-评价论证-构建论证-批判性思维之问+7:归纳论证-概括-类比-因果论证-批判性思维之问-维持大麻的非法性-大麻合法化及管制-寻找前进之路+8:演绎论证-演绎论证的类型-假言三段论-直言三段论-直言三段论的标准形式-利用维恩图图解命题-利用维恩图评价直言三段论-将普通论证转换为标准形式-批判性思维之问-格雷格诉佐治亚州案:多数意见摘录-终极惩罚:为死刑的辩护-欧盟死刑备忘录-9:伦理与道德决策-什么是道德推理-道德推理的发展-道德理论:道德是相对的-道德理论:道德是普遍的-道德论证+批判性思维之问-罗伊诉韦德案:主要意见书节选-关于堕胎的辩护-拒绝选择:让女性远离堕胎之苦+10:市场营销与广告-消费文化中的营销-营销策略-广告与媒体-广告评价-批判性思维之问-管制儿童食品广告-广告与言论自由:警惕食品保姆+11:大众传媒-美国的大众传媒-新闻媒体-科学报道-互联网-媒介素养:一种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批判性思维之问-网络剽窃的弊端:十大危害-为网络剽窃感到高兴的四大理由+12: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方法-评价科学假设-研究方法与科学实验-托马斯·库恩与科学范式-批判性思维之问-不可简化的复杂性:达尔文进化论的障碍-对智能设计理论的生物化学论证的回应+13:法律与政治-政府的社会契约论-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美国政府的行政机构-美国政府的立法机构-美国政府的司法机构-批判性思维之问

9:伦理与道德决策

2025年1月11日 字数:1403 来源: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作者:朱迪丝·博斯 提供人:yehe60......

要点

· 什么是道德推理

· 道德推理的发展

· 道德理论:道德是相对的

· 道德理论:道德是普遍的

· 道德论证

· 批判性思维之问:透视堕胎

想一想

· 良知如何帮助人们做出道德决策?

· 什么是道德推理发展的阶段理论?

· 在构建道德论证时,不同的道德理论分别在哪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帮助?

一项针对奥林匹克运动员的调查中,98%的运动员声称,在“绝对不会被发现”和“肯定能够赢得比赛”这两项条件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自己会使用能提高比赛成绩的违禁药物,例如促蛋白合成类固醇等。促蛋白合成类固醇是一种基于雄性激素的药物,能够刺激肌肉生长,还可加快受伤后的恢复。然而,这些类固醇药物的使用也会导致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增大,并且可能对肝脏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有些科学家认为,使用类固醇药物还可能引起抑郁症、妄想症和攻击性行为等。2007年,摔跤选手克里斯·班诺特掐死了妻子,闷死了7岁的儿子,然后将自己吊死在地下室健身房的滑轮上。法医对其尸体进行解剖时发现,他体内的类固醇浓度非常高。

奥运会选手和职业选手并非是惟一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群体。虽然在大学生篮球联赛中只有2.7%的男性运动员和1.5%的女性运动员承认使用过促蛋白合成类固醇,但专家估计,实际服用违禁药物的运动员数量要远远高于这一比例。虽然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会带来副作用,但近年来大学和高中运动员服用类固醇药物的比例却一直呈上升趋势。

假设你是本校篮球队队长或明星球员,自己的球队打入了最终的决赛。一位非常有钱的企业家,他是你的校友兼狂热的篮球迷,承诺如果你的球队赢得了决赛将会为学校捐献6000万美元。学校正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甚至不得不暂时解雇教职员工并减少学术研究项目,因而非常需要这笔钱。

在临近比赛的前几周,这位企业家向你提供了能提高比赛成绩的违禁药物四氢孕三烯酮(又称THG,一种新研发出的类固醇药物)。由于学校有时会对运动员的状态进行抽检,所以你对服用药物有些担忧,但是他向你保证这种药物不可能被发现,因为已经对THG进行了掩盖,常规药物检测根本无法检查出来。他还承诺,如果你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服用这一药物并且在比赛时竭尽全力,即使输掉比赛,他也会为学校捐献承诺数额的十分之一,也就是600万美元。你所在的球队已经连续三年赢得了决赛。此外,与自己学校不同的是,对手所在学校不会随机对篮球运动员进行药检。

你应该怎么做?你的学校非常需要这笔钱,如果服用这种药物,你可以为学校带来一笔颇丰的收益。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类固醇会给自己带来哪些身体上的伤害?此外,如果你由于服用违禁药物而获益,对其他球队和球迷来说是否公平?

这种情况便是一个道德冲突的例子,需要你运用道德推理来解决。人们每天都会在生活中遇到道德决策的情境。所幸的是,这些决策过程大多数情况下比较简单。大部分人都会信守承诺,即使身边有无人看护的笔记本电脑或钱包也不会动觊觎之心,会按秩序排队,能够克制情绪不去伤害激怒自己的人,对遇到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对朋友和家人亲切友善。虽然人们可能没有觉察到,自己曾有意识地去做出这些决策,但我们确实进行了道德推理。

除了对于存在争议的道德问题,例如死刑、干细胞研究、堕胎、战争或安乐死等的辩论之外,人们可能很少在其他问题上如此地热衷争辩和抗拒。批判性思维技巧能够帮助人们全面评价道德问题,打破其抗拒模式。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出道德决策,以及如何思考和讨论存在争议的道德问题。

在第9章我们将:

· 审视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 辨别道德价值与非道德价值

· 学习良知和道德情操在道德决策中的作用

· 学习道德推理发展的各阶段

· 考察大学生的道德推理水平

· 评价不同的道德理论

· 学习如何识别和构建道德论证

· 掌握解决道德困境问题的策略

最后,我们将阅读和评价关于堕胎道德性的论证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