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8:演绎论证

2025年1月11日  来源: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作者:朱迪丝·博斯 提供人:yehe60......

要点

· 什么是演绎论证

· 演绎论证的类型

· 假言三段论

· 直言三段论

· 将普通论证转换为标准形式

· 批判性思维之问:透视死刑

想一想

· 什么是演绎论证?

· 演绎论证的类型有哪些?

· 什么是三段论,如何判断三段论的有效性?

阿瑟·柯南·道尔爵士的侦探故事《银色马》中,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运用他异于常人的逻辑推理能力破获了一起关于一匹银色赛马失踪,赛马驯养师约翰·斯特拉克被杀的悬疑案件。赛马“银色火焰”被圈养在金斯皮兰马厩,在它失踪后,人们在离马厩400米远的地方找到了负责它的驯养师斯特拉克的尸体,斯特拉克的头骨被巨力砸碎。案件发生后,当地警局为了找到失踪的赛马,在周围的荒野和附近的梅普尔顿马厩进行了大范围搜索,结果一无所获。

在与此案有关的所有人员进行谈话并收集所有证据后,福尔摩斯断言“银色火焰”还活着,而且就藏在梅普尔顿马厩,尽管之前的搜查并没有发现什么线索。

“是这样的,华生,”福尔摩斯最后说道……“现在,假设在悲剧发生的当时或者在悲剧发生后,这匹马脱缰逃跑,它能跑到什么地方去呢?马是群居性动物。依照其天性,它要么回到金斯皮兰马厩,要么跑到梅普尔顿马厩去了。它怎么会在荒原上乱跑呢?即便真的如此,它一定会被人看到的……它不是在金斯皮兰就是在梅普尔顿。现在不在金斯皮兰,那一定在梅普尔顿。”

结果证明,福尔摩斯的推断是正确的。失踪的赛马果然在梅普尔顿,它的鼻子被掩盖住了,从而躲过了上一次的搜查。

夏洛克·福尔摩斯还通过演绎推理破获了驯马师的“谋杀”案。他从马厩的工人那儿得知,在银色马被“偷走”的时候,负责看门的狗并没有叫。福尔摩斯由此推断,带走银色马的一定是看门狗非常熟悉的人。这就排除了陌生人作案的可能。福尔摩斯又对剩下的人进行了调查,并逐一排除每个人的嫌疑,最后只剩下了那匹马。正像福尔摩斯在另一个故事里提到的那样:“当你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不论剩下的是什么,即使看起来有多么的不可能,也一定是真相。”他推断银色马的驯马师斯特拉克其实是个坏蛋,在他手中发现的那把精密的手术刀其实是他用来伤害赛马的工具,他在马的后踝骨肌腱上轻轻地划一道,使马出现轻微跛足,从而输掉接下来的比赛。结果在他行使卑鄙勾当时发生了意外,被马踢死了。“斯特拉克将马牵到一个坑穴里,在那里点起蜡烛不会被人发现,”福尔摩斯向他的朋友华生解释道,“到了坑穴,他走到马的后面,点起了蜡烛;可是突然一亮,马受到了惊吓,出于动物的特异本能预感到有人要加害于它,于是便猛烈地尥起蹶子来,铁蹄子正踢在了斯特拉克的额头上。”

对于历代的侦探小说爱好者来说,福尔摩斯已经成为擅于推理者的代名词。本章将介绍如何评价演绎论证,如何将福尔摩斯和其他擅长演绎推理的人所使用的一些策略运用到实际中去。第8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 识别演绎论证的本质特征

· 区分演绎论证中的有效性、无效性和合理性

· 学习如何识别和评价排除法论证、数学法论证和定义法论证

· 研究不同类型的假言三段论,包括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和连锁论证

· 学习如何识别直言三段论的标准形式

· 使用维恩图重新评价直言三段论

· 练习将普通论证转换为标准形式

最后,我们将分析有关死刑这种刑罚是否公正的不同论证。

什么是演绎论证

在归纳论证中,前提仅能支持结论,却无法为结论提供证据。与此不同的是,在一个有效的演绎论证中,结论必然源于前提。演绎论证有时会包含此类词或短语:千真万确(certainly)、无可否认(definitely)、不容置疑(absolutely)、理所当然(conclusively)、必然如此(mustbe)、自然而然(it necessarily follows that)。例如:

玛丽莲不是游泳队的一员,这一点无可否认,因为游泳队不招收一年级的学生,而玛丽莲今年刚上大一。

演绎推理和三段论

演绎论证常常以三段论(syllogisms)的形式出现,当然并非都是如此。三段论包含有两个支持性前提和一个结论。为了便于对论证进行更好的分析,本章将三段论中的前提与结论逐行分别列出,其中最后一行是结论。

前提一:人终有一死。

前提二:父亲也是人。

结论:因此,父亲也终有一死。

根据第6章介绍的准则,也可以将演绎论证进行图解。在三段论里面,两项前提一般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


某些演绎论证比较复杂,可能拥有多个相关性前提和分结论。

有效论证和无效论证

在演绎论证中,如果前提正确,那么结论一定正确,则说明该论证是有效的(valid)。论证的形式(form)由前提和结论的布局或推理方式决定。在上面的例子中,论证形式可以表示为:

X(人)都是Y(终有一死)。

Z(父亲)都是X(人)。

因此,Z(父亲)都是Y(终有一死)。

不管X、Y和Z代表什么,这项论证都是有效的形式。即使其中出现了错误的前提,论证的形式仍然是有效的。如果将其他内容代替论证中的“人”“终有一死”和“父亲”,由于形式本身是有效的,只要前提仍然正确,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猫科动物(X)都是哺乳动物(Y)。

老虎(Z)也是猫科动物(X)。

因此,老虎(X)都是哺乳动物(Y)。

错误的结论并非意味着论证的过程是无效的。在上面给出的两个例子中,因为前提是正确的,形式是有效的,所以结论都是正确的。然而在论证形式有效时,当且仅当前提正确时,结论才必定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存在错误的前提时,有效论证中的结论才可能是错误的。在下面这个例子中,论证的形式与前两项论证相同,但是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所有的男人都很高。

汤姆·克鲁斯是一个男人。

因此,汤姆·克鲁斯很高。

该论证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其原因不在于论证形式无效,而仅仅是因为其中存在错误的前提。第一个前提“所有的男人都很高”显然是错误的。

但是如果论证中的两项前提都是正确的,但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那么就可以肯定地说,论证是无效的。例如:

狗都是哺乳动物。

一些哺乳动物不是宠物狗。

因此,一些宠物狗不是狗。

当前提正确,而结论只是有可能正确的时候,论证也可能是无效的。例如:

大二学生不是新生。

所有的新生都是大学生。

因此,一些大学生是大二学生。

在这项论证中,前提和结论都是正确的。然而,这些前提并不能为结论提供逻辑支持。将大二学生、新生和大学生替换为不同的内容,可以验证该论证形式的无效性。如果在相同形式的新论证中,前提都是正确的,但结论是错误的,那么该论证形式便是无效的。例如将论证中的内容做如下替换:

鱼类不是狗。

狗都是哺乳动物。

因此,一些哺乳动物是鱼。

合理论证和不合理论证

如果能够满足下列两项条件:(1)论证形式有效;(2)前提是正确的,那么论证就是合理的(sound)。上文关于父亲终有一死的论证就是合理的,因为其形式是有效的,前提是正确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尽管上文关于汤姆·克鲁斯论证的形式是有效的,但是由于第一项前提是错误的,所以该论证仍然不能算是合理的论证。而无效的论证,由于无法满足第一项条件,所以都是不合理的。


“一些哺乳动物是鱼”是错误结论的一个例子。

逻辑性是决定论证是否有效的首要因素。作为批判性思维者,我们也关注论证的合理性以及前提是否得到了可靠论证和良好推理的支持。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讨论了如何保证前提准确可靠的准则。而本章则主要介绍如何识别演绎论证的不同类型,以及如何利用维恩图评估这些论证的有效性。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