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什么是谬误
· 歧义谬误
· 不相关谬误
· 包含无理假设的谬误
· 避免谬误的策略
·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美国向伊拉克开战的观点
想一想
· 谬误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被非形式谬误所欺骗?
· 非形式谬误的三种主要类型是什么?
· 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被谬误欺骗或使用谬误?
香农·汤森为上大学而感到兴奋不已。她在高中阶段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怀揣着将来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梦想走进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校门。在第一学期末,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平均学分积达到3.9分,而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彻底改变了她人生的方向。在第一学年结束的几周前,她突然向父母宣布,她打算辍学去“追随耶稣”。她已经加入了一个流浪的异教团体,也就是著名的吉姆·罗伯茨组织,或者简称为“兄弟会”。该组织信仰脱离家庭和财产,与社会隔离,到处流浪(他们认为耶稣也是这样做的),劝人入教,寻觅食物。自从香农从大学辍学加入兄弟会,几乎10年过去了,她的家人再也没有见过她或者收到她的来信。
香农的故事并非罕见。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大学生被招募到具有破坏性的异教团体。这些宗教团体由一系列的信仰和仪式组成,表现为对某个人或某种思想的过分追捧,招募者往往使用操纵性和欺骗性的招募技巧,或利用荒谬的推理——包括模糊性的语言——向潜在的成员掩盖真实目的。与家人隔离、来自“新”异教团体的朋友以“爱心炸弹”名义制造的同伴压力——这是异教团体采用的一种技巧,即团体成员对新招募的成员施以无条件的爱,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新团体所说的话——都会使新成员更容易服从,而且会阻碍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为了让新成员保持忠诚,破坏性的异教团体也会使用恐吓策略、情感虐待和内疚等手段。
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在适应大学环境上存在困难、与家人关系不好或者是在学业或社会交往方面存在困难的大一新生,更容易加入异教团体。缺乏自信,过于依赖别人,对模棱两可的低容忍度(对复杂的问题总想得出简单的“对”和“错”答案)以及较差的批判性思维技能都会增加学生屈从于校园异教团体招募者的可能性。
根据临床咨询师和异教团体专家罗恩·伯克斯的建议,避免成为异教团体目标的最佳方法是增加知识储备,不怕问问题。“对策是……批判性思维,”他说道,“异教团体不喜欢总是思考和提问的人。”
识破异教团体招募者使用荒谬证据的能力对我们大有裨益,可以让我们抵御破坏性异教团体和其他错误观点的诱惑。在第5章,我们将
· 界定谬误
· 学会如何识别歧义谬误
· 学会识别不相关谬误
· 学会识别论据不足谬误
· 练习识破日常辩论和谈话中的谬误
· 讨论避免谬误的策略
最终,我们将讨论支持和反对美国向伊拉克发起攻击的观点,并分析这些观点中的谬误和错误推理。
什么是谬误
论证是在某种前提下,通过推理或证据来支持某种主张或结论的过程。在某些方面,论证可能是无力或无效的。你所使用的前提——用于支持某种结论或观点的推理或证据——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你所提供的证据并不能支持结论。当论证看似正确,但进一步检验却发现是错误的,这时的论证就包含了谬误(fallacy)。谬误可能是形式谬误,也可能是非形式谬误。在形式谬误(formalfallacy)中,论证本身的逻辑形式是无效的。比如,下面所说的这一论证就是形式谬误:“有些高中辍学的学生是男性。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是高中辍学生。因此,没有医生是男性。”尽管前提是真实的,但是结论并不正确,因为论证的逻辑形式是错误的。
非形式谬误(informal fallacy)是一种错误推理,是指论证在心理或情绪上具有说服力但在逻辑上却是错误的。因为谬误会导致我们接受不被证据支持的结论,被谬误欺骗会使我们在生活中做出糟糕的决定——正像本章开头所说的香农被破坏性异教团体所欺骗那样。因此,如果能够识别非形式谬误,那么我们被谬误欺骗或在论证时使用谬误的可能性都会减少。
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研究三种不同的非形式谬误:歧义谬误、不相关谬误和论据不足的谬误。非形式谬误有许多不同类型,本章我们重点介绍较为常见的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