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4章 思维的组成

2025年1月11日  来源:批判性思维工具 作者:保罗(Paul,R.) 提供人:yehe60......

在阅读本章之前,你首先应当明确:

■批判性思维的存在是以与智力相关的基本知识、技能及洞察力的发展为基础的。

■成为熟练思考者的过程就如同习得篮球、芭蕾舞或萨克斯演奏等程序性知识技能一样。

■这些思维技能可以兼容性地同时服务于两种不兼容的思维极端:自我中心与公正之心。

■批判性思维技巧的学习可以在较低意识水平的层面上实现,培养出一种程度较弱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如习惯性的自我中心思维)。

■而本书中我们关注的主要是具有程度较强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公平心的发展需要我们形成思维特质间相互关联的心理网络。

■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具有明确而可预测的阶段性特点。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极富挑战性,因为这既有赖于“计划性的训练”,同时需要经过数年的积累与发展,绝非数周或数月即可一蹴而就的。

■人们的自我中心是人们进行公正性思考的最大妨碍。

■要战胜自我中心,我们必须对它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有意识地去控制自我中心。人类的思维有3个基本功能:思维、感受和需求。

在本章中,我们主要介绍如何将思维分解为不同的成分——如何通过对思维组成的研究分析思维的本质。第5章主要讲述思维的评价标准,分析思维的子成分,以确保高质量的批判性思维。

我们首先简短探讨一下思维推理,这一理解事物与寻求意义的心理过程。

推理无处不在

“思考”与“推理”这两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常被人们作为同义词使用。推理一词则似乎显得更为书面与正式,因为它突出了思维的智力维度。理解事物的过程随时随地地伴随着结论的推演,而任何时候,当我们的头脑试图根据一些原因得出结论时,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推理的过程。也就是说,思考即推理。每当我们试图对外界事物或其任意部分进行概念化的理解时,我们都在推理。当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无法完全意识到自身全部的推理过程。

图4-1展示了批判性思考者经常会将思维标准权衡并融入推理元素中,进而发展自己的思维特质。


图 4-1 批判性思考者经常会将思维标准权衡并融入推理元素中,进而发展自己的思维特质

推理伴随着我们每天的生活,从早晨起床开始我们便不断地做出选择、完成推理:早餐吃什么,穿什么衣服出门,是否要走进上学途经的商店,选择跟哪个朋友吃午餐,等等。此外,不论解读对面司机的行为,还是对迎面而来的车辆做出反应,选择加速或减速,这些过程中同样伴随着连续性的推理过程。由此,每个人都会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物,甚至是所有的物质存在,包括诗歌、微生物、民众、数字、历史事件、社会背景、心理状态、个性特质、过去、现在和将来等进行归因和推理。

为了更好地进行推理,我们必须试图挖掘这一过程的本质机制。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信息?我们又是否拥有这些信息?如何检验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只有深入理解推理过程及其机制,我们才能有效规避某些错误,减轻错误发生的可能性。为了促进更有效的学习,其后本章内容将会引导你超越以往简单的观察,对自身的推理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与评估。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