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对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我们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如果我们的汽车不能启动了,我们不会想把这个问题看作“生活是一个挫折接着一个挫折”,甚至某种形如“我的汽车不能正常工作了”的问题,虽然这种表述更精确些了,但是它仍然是一个不明确的问题。谨慎界定问题意味着尽可能地精确、具体。我们可以这样表述“我的汽车不能启动了”,或者更精确些,“今天早上,我的汽车不能启动”,或者还有更好的,“我的汽车在潮湿的早上都不能启动”。这种更具体的定义使我们能确定出现故障的可能原因,从而缩短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路程。
请思考一个正承受着许多压力的人,这些压力使她的生活很悲惨。她对这个问题的含糊表述可能是“生活把我压垮了”。如果生活本身把她压垮了,那么解决办法是很有限的,而自杀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另一方面,越来越近的考试可能表明周末生活还是很好的。这可能意味着她的问题是在工作上或是在学习上。因为她可能觉得工作给她一种成就感和同事间的友爱,她可能把问题缩小到学校学习上。经过一会儿的反省,然后意识到她确实是喜欢一些课程,比如心理学和美国文学,但是她害怕上演讲课,而且这种害怕情绪在一周的多半时间里都会持续。现在,这个问题成了焦点:她非常害怕每周做演讲!现在,这个相当明确的问题可以以各种方式得到解决。简而言之,尽可能地把问题界定得越具体就越有利于我们锁定合适的解决办法。
关于人的关系问题通常是很复杂的,并且难以界定。假设不同部门的两个人相处不好。管理部门可能会把这个问题界定为“那些部门各顾各的”。不过,职工很沮丧也可能是因为其中一个部门目标的实现干扰到了另一个部门目标的实现。例如,一个部门则注重产量而另一个部门则注重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问题可能表述为一个部门追求产量的目标影响到了另一个部门追求质量的目标。如果没有这种准确的界定,经理可能把这两个部门合并到同一个公司的棒球队,并以此来改善他们的友爱关系或者改变这个办公室的设计,使得不同部门的成员能融为一体。这些解决办法虽然出于好意,但是这个问题很可能依然存在。总之,花时间准确而小心谨慎地表述这个问题是值得的。它将赢得对这个问题更快速的解决,而且甚至可能产生一个显而易见的解决办法。
寻找原因
到现在为止,显然界定和了解问题部分地是为了找出问题的原因。例如,一个很沮丧的作家可能发现她的沮丧源于她无法集中精力,而她无法集中精力的更深层原因是她的个人关系问题。这个根本原因的发现使她尽力去解决好个人关系问题,从而使她得以重新集中精力写作。
我们可以通过注意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例如,如果我们注意到只要孩子在家里玩,我们的注意力就减弱了。那么我们可以相当肯定是孩子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当意识到每当我们感到时间压力,我们就会犯错误时,我们就可以把时间压力确定为导致我们工作表现差的原因。注意到除了在雨天,汽车在晴天都能很好地启动,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潮湿确定为这个问题的部分原因。还有,当我们注意到某个办事处结构调整,工作人员士气低下时,我们可能怀疑重组是这个问题的原因。罗伯特·波西格(Robert Pirsig,1974)的经典图书《万里任禅游》(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一书中描述了这样的观察:
如果摩托车在一个崎岖的地面上行走引擎会熄火,然后在第二个崎岖的路面上行走也会熄火,接着在第三个崎岖路面同样如此,后来换到一个平整的路面时就没有了熄火现象,而重新回到崎岖路面时引擎再一次发生了熄火现象,人们就可以按照逻辑总结出熄火是由路面崎岖导致的。(P.107)
总之,当变量变了,相应的结果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就可以确信因果关系在起作用。(参见第十章关于从相互关联中产生因果关系的更多讨论,以及第九章关于不同类型因果关系的讨论。)
然而,正如跑着的鹿比站着的鹿更容易被发现一样,往往在问题原因出现与消失中比在它们固定时更容易找到某种因果关系。例如,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关系问题可能源于我们对人一直抱着消极态度,或者地下室渗水问题可能是由长久的黏土土壤条件所致。在这些情况下,发现问题的原因可能需要一双比我们平常更敏锐的眼睛,更客观,或者更渊博的知识。而朋友的意见,专业人士的建议,关于某话题的书籍可能都是有帮助的。
有时,寻找相关变量是一件单调乏味的任务,可能要花上数年时间的观察才能发现因果关系。幸运的是,许多生活的问题远没有冷聚变和量子力学那样难破解。
无来由之问题
有些要求回答的问题是没有原因的。例如,产品营销委员会成员们放弃一个新产品的营销战略,不过,他们不是去寻找原因而是寻找有创意的点子把产品卖出去。另一个没有原因的例子是经典的九点问题。这个挑战是仅用四根直线把这九个点连起来,不能多画一笔。寻找原因是不能帮你解这道题的。
对于这些以及其他问题,当我们找到了它们的原因,但是它们的答案仍然不明显时,我们就应该想办法找到我们想要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