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题和听众产生的情感
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情感和思维之间强有力的相互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对这种力量一探究竟。首先,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对自己所思考、谈论、写作的话题有何感受。这种意识能够帮助我们意识到针对当前流行话题,我们内心深处经常被掩饰的态度、价值、信仰、喜好或不喜好。这种意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评估我们的想法,然后对其调整,使之更客观准确。
其次,我们需要检查我们对听众的情感。比如,如果我们对听众持一种消极的情感,而我们自己又没有意识到这种消极的情感,那么,我们就会用一种敌对的腔调对观众谈话或写信。这种腔调会被听众抓住,对我们产生不同的看法,因为我们的态度是敌对的而不是友好的(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第一卷,2)。然而,如果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敌意,我们可以选择沉默不语、或者小心地调节、或者选择许多方法来表达,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意识到我们将对听众产生的影响。通过控制自身的情感、为观众考虑,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和听众沟通。
最后,在思想的范围之内,我们可以确信情感是积极的力量。当我们感觉对话题和听众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时,我们就能让我们的情感得以表达并为我们服务。我们可以用这种情感使自己成为思想家、演说家、作家。多数成功的演说家和作家都对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情感。这种强烈的情感会导致像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那样雄辩的演说家诞生,帕特里克·亨利有一句名言:“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
观察情感
意识到他人的情感,并与他人产生共鸣,是社交思维的一个必要部分。如果我们近距离地观察别人的脸,不需要凝视,我们就能读出他们非语言的信号,这些信号就是情感表达的形式。有些情感比如快乐、悲伤、生气、平静、喜爱都是几乎能够被所有文化所认同的,即使不认识语言中的这些单词。要读出这些情感,首先要注意观察眼睛,其次要注意观察嘴巴。一般而言,嘴和眼睛会同时动,随着个人内在情感的变化或者张开或者紧闭。有时比起有声的词句,我们甚至可以更相信这些无声的语言;比如,当你问你的朋友她感觉怎么样时,她回答说“很好”,然而她的身体弯曲,脑袋垂下,眼睛半闭,嘴角向下撇,你就知道她的真正感觉怎么样了。你的下一步就是进一步确证你的观察:“你看上去真的很累,今天过得不好?”如果你在你的话语中加入同情的态度,如果你真的关心你的朋友,你有可能得到一个可信的、诚实的回答。
小结
我们可以看出,情感是人们思维背后的一种力量;然而,我们的文化却在企业、宗教、家庭领域经常贬低情感的作用。但是,情感确实存在,而且情感使用非常强烈的语调来掌控我们的语言,以至于我们无法忽视情感的作用。我们的情感具有建设性的能力,能够激发我们的思想,并且将其流利地表达出来。我们发现带有情绪的语调有时会改变词语所传递的内容,我们要寻找控制情绪的方法。更为具体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灵感、回忆、有意识挑选等方式,利用情感来激发我们的想法,更积极有力地表达情绪。
挑战练习
1.评论帕斯卡的话:“那些习惯于凭情感判断的人不懂得理性推理的过程。”
2.你能记起你的身体由于恐惧而变得麻痹的时候么?你能回忆起由于压力,在某次考试或者在演讲的场合,头脑变得一片空白或者无词可用的时候吗?如果类似的情形发生过,你怎样控制这类情感力量?
3.语言怎样反映我们文化对情感的“看法”?比如,有些积极的词汇描绘一个情感丰富的男性为敏感善良。你能否想到一些积极或消极词汇描述情绪化的男性?思考一下其他能够反映我们文化对情感态度的例子。
4.你描绘情感的词汇量有多大?为了回答该问题,请先列出所有你能想到的描述爱、恨、生气、恐惧等的词汇。
5.为了进一步意识到你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请对以下事物打分(0为中立,10为最好,-10为最坏):
6.卢梭认为:“情感先于理智”,卡明斯(E.E. Cummings)认为:“情感是第一位的”。这些话是否只有浪漫主义者和诗人说过?他们的意思是什么?
7.请描述我们文化中对情绪的认识,拿出一些例子来支持你的描述。
8.当你听到旁边一个人谈话时,请倾听他的语调,体会思想观点背后的情感,并请描述出来。这些语调是否和话语内容相一致?
9.在下一次你写文章或者你思考使用哪些词语向某人讲某事的时候,停下来修正你的语调。对你思考的主体有何感觉?对将要接受你话语内容的人你有何感觉?
10.从书中任取一段,辨别这一段的语气:语调是足够强,还是太弱,是不合适,还是有效率呢?
11.请进一步体会灵感、回忆、有意识挑选等找到和利用自己情感的方式。选择任何你感兴趣的话题快速写五分钟,将情感注入文字之中并赋予其力量。当你结束时,你可能会惊异于你文字的数量和一种少见的流畅性。强烈的情感是否帮助你产生有价值的思想呢?你的文字是可以保持原样,还是为了和大众交流需要进行修改?如果需要,请修改一下,然后讨论你的经验和写作。
12.帕斯卡说:“心灵有自己的理智,而理智一无所知。”你怎么评价这一观点?
13.本文主要是关于思维和情感的结合,你也许希望在你的思维中反映出理智与情感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