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我思考疲惫之时,
而生活却太像一片无路的森林……
我好想离开人世一阵子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桦树》(Birches)
压力是指身体或者精神上的过度需求,造成了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紧张感。压力的根源有很多:工作超负荷、急速的文化变迁、时间压力、冲突、噪音污染、消极的生活经历、非现实的期望、日常争论等。这些压力源不仅所有疾病中的60%~80%是由其导致的,而且我们的认知也会受到它们的影响。压力会损害我们的记忆,即我们众多思维的基础,并且它还会更加直接地影响到思维。压力可以导致对一观点先入为主的偏见、难于集中精神、对判断和逻辑思维的破坏以及消极式自我评价。它也许还会导致无法检验思想与实际是否符合(Beck et al.,1979),而且可能会严重干扰我们做决定的能力(Janis,1982)。在压力之下,我们对于一个问题发现替代解决方案的能力减弱了,我们为了帮助自己作出决定而寻找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被损害了,并且我们决定的长期效果被忽视了。这会导致我们过早地作出决定——被称之为“早闭”的行为(Janis,1982)——然后当我们应付糟糕决定的后果时又会增加更多的压力:
一位教授被邀请向一个社区团体做演讲。他走错了房间并且突然意识到演讲是在另一座大楼里举行。他开始感到了压力,急忙冲出去来到停车场,准备开车去另一座大楼,该大楼约有一个街区的距离。他伸手掏钥匙却发现钥匙不在身上。于是开始有点惊慌失措了。他可以看到那座自己要做演讲的大楼,但是却无法打开汽车并驶往那儿。他的演讲时间已经过去了5分钟,因此他跑向办公室拿到钥匙,然后跑回来开车过去。只是在那时候他才意识到,他本可以步行走过这一段距离,这样要比跑回办公室拿钥匙节省更多的时间。
对于压力如何干扰我们发现替代方案的能力,这是一个经典的案例。
因为压力在如此多的方面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以至于我们将其置于控制之下就变得很重要了。许多压力—控制战略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这样的控制,但是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自己处于压力之下。这并不总是很容易的,因为压力的累积是如此的无声无息以至于我们对于它的程度会估计不足。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方法是通过观察自己并且注意压力的迹象和症状,以及通过倾听我们的亲友在谈论我们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诸如:“你最近怎么了?你已经不是你自己了。”
压力的迹象和症状
下面的迹象和症状也许可以显示出压力的存在。这个列表并不是全面的。这些症状你拥有的越多,你所遭受的压力就会越大,尽管任何两个人都不会以完全一样的方式对压力作出反应。请记住,尽管压力是这些症状的普遍原因,但是却不能否认会有导致其出现的其他原因存在。
认知迹象
1.精神难以集中
2.糟糕的记忆
3.偏执的想法
4.自尊心差,丧失自信
5.做噩梦
6.对某观点和想法有先入为主的偏见
7.持续地担心
情绪迹象
1.沮丧
2.忧郁
3.易激动
4.发怒
5.哭泣
生理迹象
1.肠胃问题
2.无法感觉到放松
3.失眠
4.疲乏
5.无食欲
6.溃疡
7.皮疹
8.经常感冒
9.头痛
10.其他生理问题的恶化
11.无性欲
行为迹象
1.不合群
2.不宽容
3.变向地攻击他人
4.坐立不安(用铅笔敲打东西,腿来回抖动)
5.坏习惯增多(咬指甲,抽烟)
6.面部或其他部位抽搐行为的增加
7.暴饮暴食
8.饮酒越来越多
压力控制
一旦我们清楚自己处在压力之下,对于压力根源的界定是很重要的,并且越具体越好。不要作出这样笼统的界定:“生活带给我压力”。那样太模糊了,这很难给出一个压力控制的方法建议——自杀不是一个可行的选项。通过更深入的探索,我们可以发现生活本身并不是我们的压力之源,而它也许是我们被迫在两星期后要做的一次演讲或者也许是造成我们紧张的工作带来的时间压力。或者也许是我们的孩子。但是孩子怎么了?他们太吵了吗?需求太多吗?太不乖了吗?他们需要太多的照料,还是经常在深夜把我们弄醒?我们需要具体性,因为对于压力控制来说,每一种情况都需要不同的方法来应对。
有时候压力之源是我们自身,因为我们可能易于成为自己最坏的敌人。这种内在的压力之源可以是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无休止地追求完美,或者我们无法对于事物做正确的观察,例如当我们把鼹鼠丘(由鼹鼠打洞扒出的泥土堆成)看成是大山的时候。另外一些时候,我们的压力之源来自于我们自身之外。例如,吵闹的孩子、工作上的时间压力或者人际关系的破裂等。
总体来说,压力控制的方法可以分成四种类型:(1)消除压力的外在根源;(2)消除压力的内在根源;(3)控制身体对于压力的反应;(4)预防压力。例如,当我们应对吵闹的孩子带来的压力时,消除压力外在之源的方法会是合适的。我们可以每天设定一小时的安静时间,扔掉有噪音的玩具或者只允许孩子在室外玩这些玩具,或者安装更多的门和地毯。如果压力来自于在深夜我们必须给予小孩的持续照料,方法也许是要求配偶轮流来分担这一责任。再次重申,压力之源应该得到尽可能具体的限定。然后适宜的压力控制方法就会变得清晰可见。
如果压力的外在之源不能消除,那么我们也许可以消除内在之源,包括对我们自身进行改变。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意思是指消除助长压力的非理性观点和欲望,以及改变我们赋予压力源的意义。经常的情况是,我们可以通过把它们置于正确的观察中,以改变我们赋予生活事件的压力意义。例如,假设我们必须做一次演讲,可以问自己:“实际会发生的最差情形是什么?我会死吗?”也许最差的情形是忘掉了演讲词并且变得很窘迫。生活还会继续。一星期之后再不会有人记得这件事,因为人们都在疲于应付他们自身的问题(哪有时间去记你的事情!)。
把演讲置于正确的观察方式之下是减小压力的一种方法。经常的情况是,这需要引导和消除隐藏在演讲焦虑之下的非理性观念。例如,由于我们认为自己在任何事情上都必须表现完美、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喜欢我们或者认为每个人都很关注我们如何表现,所以我们也许会过于看重自己将要进行的演讲。所有这些都是必须进行挑战并且用更现实之想法进行替代的非理性观念。
有时候,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视野再放宽一些,以便于显示出我们的压力源实际上是多么渺小。如果我们停下来思考一下生命是如何之短暂以及在广袤宇宙中我们是如何之渺小,特定的关切和担心都会在无意义中烟消云散。银河系坐落在1 300亿个类似星系之间的广袤太空中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而平均每个星系都有1 000亿颗星辰,这些星系的星星总数可能会超过地球上所有海滩的沙粒总数,当我们想到此处之时,我们就会理解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把我们的家园看成仅仅是黑暗宇宙中的一颗微粒而已的观点:“悬浮在日光束中的一粒尘埃而已”(1994,p.8)。当我们思考宇宙的年龄几何(约140亿年)时,以及思考我们的寿命如何比果蝇还要短时,那么下面的情49况也许就无关紧要了:在一个允许35公里时速的地段,我们被限制在一辆以34公里时速行驶的汽车屁股后面;我们的配偶不按时扔垃圾;我们开会迟到了5分钟,或者我们的头发看起来很凌乱。正如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所说:
人生短暂,不要虚度
不要在怀疑与恐惧中浪费生命
不要争吵,不要谴责
夜幕就要降临
起来!牢记自己的目标
上帝会催你奋进!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To J.W.
如果我们不能消除压力之源并且不能改变赋予它的意义,那么我们总能够控制自己对于压力的反应吧?方法是通过锻炼、沉思、欣赏轻松音乐、充足的休息以及合理的营养。这种方法既可以去除压力的主观感觉,还可以去除压力对于我们生理和心理功能方面的不利影响。锻炼、沉思或者放松有时单独就能够足以去除压力之感。合理的营养很重要,因为压力会快速地消耗掉必要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复合物,它们对于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是必需的。
最后一项,也许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考虑一下最先能够预防压力的方法。在生活的大多数领域,预防比治疗完成起来要容易得多。当我们的生活已经充满了责任并且我们的自由时间几乎不能充分满足自我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放下额外工作的担子,取消在另一个委员会的自愿者行动。事前思考也会帮助消除压力:在下雨天我们的雨伞仍然在车上,开车上班要先加油,我们离开房间去参加孩子所在学校的演出都在我们的计划中。总之,多余的汽车钥匙和单词“不”经常会为我们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