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4版

2025年1月18日  来源: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作者:加里·R·卡比 提供人:yehe60......

第4版

本书的又一新版也会符合又一个事实、观点、词语以及文化的新世界。随着世界的变化,《思维》也因此而继续成长。虽然完美是神秘(不可及)的,但是为了达到表达的清晰性、学术的准确性以及观点的合理性,我们又一次对本书进行了修正。替换了用词,增加了语句,扩大了讨论的主题。新版增加了五十多条参考文献——从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的哲学家柯林·麦金,包括许多著名的杰出人物诸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温斯顿·丘吉尔、威尔·杜兰特以及卡尔·萨根。大多数新增的参考文献都出自近五年新出的作品,包括一些对于大脑多方面新发现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方面包括认知、语言、记忆、感觉、情绪、睡眠以及药物(影响)等。读者在正文中的一段文字中会发现来自于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当代研究成果,这段文字旁边会伴随着一位经典哲学家或者评论家的深刻评论。因此,由于引用了众多类别的学习材料,《思维》进一步加深了它的跨学科关注。

本书与政治正确性毫无关系。敏感的事情更具有挑战性,但是与所有的观点一样,它们必须受到对事实和逻辑同样忠诚的对待。尽管文中有些观点也许得不到一些老师和学生的喜爱,但是至少,它们可以成为课堂讨论的优秀素材。我们希望读者会发现本版本与它的前几版一样有用,并希望读者继续就《思维》的错误之处进行批评,以便让我们知道如何能使本书变得更好。培生教育出版公司还提供了本书的辅导手册,可登录到:www.prenhall.com。

致谢

对于许多人的协助和大力支持我们深表感激。我们要感谢下列各位评论人,他们中的每一位都使本书增色不少:

DonaldPorter,加州圣马特奥,圣马特奥学院,哲学系。

BethM.Waggenspack,弗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弗吉尼亚州立理工大学,传播学系。

HenryN.Carrier,佛罗里达州可可,布雷瓦尔德社区学院,文学艺术系。

NicholasC.Kierniesky,马里兰州埃米茨堡,玛丽圣山学院,心理学系。

StephenCarey,俄勒冈州波特兰,波特兰社区学院,心理学系。

JonStratton,华盛顿州沃拉沃拉县,沃拉沃拉社区学院,哲学系。

ThomasF.MacMillan,加利福尼亚州乌基亚,梦德西诺学院,哲学与英文系。

KeithKrasemann,伊利诺伊州葛伦艾伦市,杜佩奇学院,哲学系。

Tom Morrow,伊利诺伊州迪卡特,里奇兰德社区学院,传播学系。

RichardL.Wilson,马里兰州托森,州立托森大学,哲学与宗教研究系。

DanielWolne,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开克市,新墨西哥大学,哲学系。

JamesW.Gustafson,马萨诸塞州哈福希尔,北艾塞克斯社区学院,哲学系。

FrederickJ.O'Toole,加利福尼亚州圣路易斯奥卑士甫,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大学,哲学系。

PeggyA.Weissinger,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

FrankKlapak,新泽西州南奥兰治,塞顿霍尔大学。

PerryHardison,北卡罗来纳州格雷汉姆,阿拉曼斯社区学院。

FrankS.Juszczyk,新墨西哥州银城,西新墨西哥大学。

我们还要感谢培生教育出版公司(PrenticeHall/Pearson)的前任和现任工作人员:Ted Bolen,Alison Pendergrast, Sue Kosidowski, NicoleGray,Mary McDonald,Doug Smock,Donna Walker,Tom Nery,Peter Havens,KaritaFrance,Jennifer Ackerman,Harriet Tellem,Chris Johnson,Katie Janssen,CarlaWorner,Ross Miller Fran Russello,Sarah Touborg,and Mical Moser.还要感谢责任编辑StephanieMagean以及我们的项目负责人Sarvesh Mehrotra。我们想特别感谢Charlyce Jones Owens,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本版简直就无法得到出版。最后,我们要感谢的是给予我们批评建议的同事、给予我们启迪的学生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做出牺牲的家人。

广忠君对科学哲学之研究颇有兴趣,攻博期间曾听过我的课,亦算有师生之缘。他两年前就翻译过牛津大学通识教育读本《科学哲学》,文、意俱佳,已在译林出版社出版。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了几本美国用于通识教育的哲学书,其中一本就是《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并且公开招聘该书的译者。由于兴趣使然,他去应聘,与其他一些竞聘者同时进行了试译,最后竟通过考试,取得了该书的翻译资格。为了高质量地完成翻译任务,他把《思维》前后独立翻译了两遍,并将两次译稿一一对照审核。此外,还就许多问题及时请教业界行家,又通过邮件与美国的该书原作者进行了交流。最后,还请科学哲学界的同仁校对了一遍,按时向人大出版社提交了译稿。

现在,广忠君找到我,希望能给他的译作《思维》写一篇序言,为该书增加一些佐料。我读了一遍译文,觉得的确是一本有特点、有价值的书。

该书属于对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思维进行了跨时空的多学科探讨,以图全面地剖析思维之意义、成因、结构以及提高思维水平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为增强人们的思维能力提供有效的指导。该书采用了大量与思维有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内容翔实,并且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其中特点之一是在书中安排了三百多条思维挑战练习,以帮助读者提高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再者,译作亦语句流畅,形式活泼,通达易懂,寓大义于微言,实乃一部翻译之佳作。

有鉴于斯,欣然写了上面一些话,供读者选书时参考。以为序。

刘大椿

2010年初春

于人大宜园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