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对自己不造谎

2017年4月15日  来源:处世绝学—谎言学 作者: 提供人:abc9998......

严格地说来,一个人是不能对自己造谎的,即使你找到充足的理由为自己摆平了某些不平衡,但在内心深处——比如潜意识或者下意识深处,它仍然会掀起新的波澜。

有人作过专门的统计,有许多德高望重的高僧内心深处,同样无法摒弃对人世红尘的依恋与眷顾,乃至对女色的无法忘情,这从他们所创作的诗歌、绘画及书札的分析中端倪毕露。表面上,他们好像隐居山林、远避尘寰、不涉人世,断绝了一切贪念与妄想,心若止水,但作为拥有一个十分具体的肉身的人,他们极少能完成“放下”,那种功德圆满、开大智慧的得道高僧也许做得好一些,但是否真有“花枝春满,天心月圆”那种完全空明澄澈的禅境,同样难说。

中国的佛教在全世界各种宗教中比较起来是最轻欲绝贪的宗教,尚且如此,西方的宗教更毋须说了。

《十日谈》中大量关于教士的猥亵故事,《巴黎圣母院》中那位对吉普赛女郎艾斯梅拉达怀着疯狂念头的主教都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即便是从事着为上帝服务的一群人,虽然他们在极严格的规范中生活,本身也竭力保持以清心静念,但仍旧难以自持。

你我皆凡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欲望与诱惑的世界,在道德规范、法律、自身能力和我们面对的欲望与诱惑之间存在着尖锐激烈的冲突。希望是崇高的,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却常常是无情的,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怎样安全地跨越这重沟壑,很多人选择了自我欺骗,自己对自己说谎。

狐狸与葡萄的故事我们几乎人人耳熟能详,“酸葡萄理论”——吃不着的葡萄必是酸的,之所以在全世界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这很让人疑心自我欺骗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天性。

“酸葡萄理论”的中国版本最著名的要算鲁迅先生创造的“阿Q”,“他妈的!龟孙子才画得圆哩”,多么绝妙的归纳!

可是也有人不相信自我欺骗是人的天性,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临时替代而已,要这样说的话其实也未尝不可。

如果我们承认自我欺骗是人的天性,我们就无法对它进行判断了,就像你不能认为爱情是好是坏,吃饭睡觉是对与不对。

我们关心的还是自我欺骗对我们自我身心的利弊,比较一下这种利弊的大小,也许对于我们作抉择不无意义。

如果我们以苟子的“性恶论”出发,从“他人即地狱”的理论出发来考察人世,一切都将是恐怖的,严酷的生存竞争可以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恶魔,但情况似乎比想像的稍微好一些,我们都还不至于沦为罪人。可这是事实的真相和全部吗?看看我们梦中干了一些什么?奸人、杀人、乱伦,几乎一切文明的禁忌都在那里被突破了,如果我们没有欺骗自己,究竟是谁让我们承认一切文明禁忌的合理性呢?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就是在自我欺骗,但如果自我欺骗使我们维持了人性的尊严,那么我们应对其加以推崇。

可是,自我欺骗却是一把双刃刀,它帮助我们提升灵性,同时也让我们背上沉重的心灵负担,尤其是在现实生活这个层面上。我们见到美丽的女性尽管心动,却很少有人敢于像吉米。卡特那样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时,大胆而坦诚地承认“很多女子能勾起我的色欲”。由于世故人情的阻挡、文化的规约、传统的束缚,我们尽力地约束自己,隐瞒自己的观念,压抑自己的欲望,收缩自己的行动,尽管我们已经感到不舒服,我们却认为自己有教养,并为此骄傲,就像大热天我们谈生意时不得不衣冠楚楚,我们烦透了这样假模假样,可是我们立刻又找到理由:要注意形象与仪表,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且,不得不“自我欺骗”,常常使我们那些被压抑、潜藏的欲念涌上来,扰乱我们的生活,甚至使我们难堪。如果我们不能透彻地觉察到这些根源何在,我们会倍感痛苦,“男儿有泪不轻弹”,有泪不让流,而且为何流泪都不知道,那将是多么惨痛的情景。

讨论到这里,我们已经明晰地看到,不对自己撒谎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它使我们痛苦万状。所以我们想提倡:少对自己撒谎,对待自己的生命和欲求真实一些。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