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行为经济学-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译者的话-第1篇 导 言-1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2)-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3)-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4)-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注释+第2篇 价格与偏见-2 有效歧视-现实中的歧视-少数民众的歧视-有效歧视——注释+第3篇 政治和法律-3 竞争与民主-4 犯罪与惩罚-基本分析-模型-违法的供给-惩罚-行为关系的改变-罚款-最优条件-罚款-补偿与刑法-对付犯罪的私人支出-几点应用-总结与结论-犯罪与惩罚——注释+第4篇 时间和家庭生产-5 时间分配理论-改进的选择理论-应用——工作时间-应用——时间的生产力-应用——收入弹性-应用——运输-时间与产品之间的替代-时间分配理论——总结-时间分配理论——注释-6 时间与产品的时期分配-人力资本投资-年龄和生产函数-人力资本和消费-分析的扩展-实证分析-7 新消费者行为理论-传统的选择理论-传统理论的弱点-家庭生产函数分析:一种说明-先驱们的建树-家庭生产函数分析的应用-评价-新消费者行为理论——注释+第5篇 非理性行为-8 非理性行为与经济理论+第6篇 婚姻、生育力和家庭-9 生育力的经济分析-10 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11 婚姻理论+第7篇 社会相互作用-12 社会相互作用理论-13 利他主义、利己主义及遗传适应性:经济学和社会生物学-译者后记+“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推荐序一接地气的经济学-推荐序二 塞勒三部曲导读-引言-第一部分 行为经济学的发轫:1970—1978年-第1章 经济人与非理性的人-经济人与非理性的人(2)-第2章 机会成本和禀赋效应-机会成本和禀赋效应(2)-第3章 非理性行为清单-第4章 前景理论和价值函数-神奇的价值函数曲线图-第5章 加州圆梦之旅-加州圆梦之旅(2)-加州圆梦之旅(3)-第6章 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似乎-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激励和学习-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市场-第二部分 心理账户:1979—1985年-第7章 这笔交易到底值不值-这笔交易到底值不值(2)-第8章 沉没成本-沉没成本(2)-第9章 漏水的桶与财务预算-第10章 扑克牌桌边的怪诞行为-第三部分 自我控制:1975—1988年-第11章 意志力和延迟消费-意志力和延迟消费(2)-意志力和延迟消费(3)-第12章 计划者与行动者-计划者与行动者(2)-计划者与行动者(3)-第13章 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行为-希腊峰滑雪场的定价策略-通用汽车的库存问题-第四部分 我与卡尼曼合作的时光:1984—1985年-第14章 怎样才算公平-怎样才算公平(2)-怎样才算公平(3)-第15章 关于公平的博弈实验-关于公平的博弈实验(2)-第16章 从代币实验到马克杯实验-从代币实验到马克杯实验(2)-第六部分 金融市场:1983—2003年-第21章 选美竞赛和股票投资-选美竞赛和股票投资(2)-选美竞赛和股票投资(3)-第22章 股市反应过度了吗-股市反应过度了吗(2)-第23章 价值股比成长股的风险更大-第24章 价格并不都是合理的-第25章 动物精神和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动物精神和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2)-第26章 果蝇、冰山和负股价-果蝇、冰山和负股价(2)-第七部分 助推计划:1995年至今-第27章 当法律遇上行为经济学-当法律遇上行为经济学(2)-当法律遇上行为经济学(3)-第28章 挑选办公室的风波-挑选办公室的风波(2)-第29章 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2)-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3)-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4)-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5)-第30章 有奖竞猜类节目你该怎么玩-有奖竞猜类节目你该怎么玩(2)-有奖竞猜类节目你该怎么玩(3)-第八部分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2004年至今-第31章 “明天储蓄更多”计划-“明天储蓄更多”计划(2)-“明天储蓄更多”计划(3)-“明天储蓄更多”计划(4)-第32章 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与助推策略-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与助推策略(2)-第33章 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2)-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3)-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4)-结语:经济学的未来-结语:经济学的未来(2)-结语:经济学的未来(3)-结语:经济学的未来(4)-第五部分 埋首于经济学研究的日子:1986—1994年-第17章 理性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的辩论-理性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的辩论(2)-理性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的辩论(3)-第18章 股市、赛马与反常现象-第19章 打造一个行为经济学家的明星团队-打造一个行为经济学家的明星团队(2)-第20章 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2)-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3)-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4)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注释

2020年7月14日 字数:802 来源: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作者: 提供人:pigu61......

注释

[1]李斯说:“[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物质需要及欲望的社会科学。”(Albert Rees, 1968, p.624);以及其他更早的L. Robbins(1962)中涉及的Marshall,Canan等人的文献。

[2]庇古说:“[经济福利]是能够直接或间接以货币衡量的社会福利的一部分。”(Pigou, 1962, p.11)

[3]罗宾斯说:“经济学把人类行为纳入目标与具备多种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关系中加以研究。”(Robbins, 1962, p.16);李斯说:“经济学是在无数竞争用途中分配稀缺资源的研究。”(Rees, 1968)及其他文献。

[4]鲍丁(Boulding, 1966)将此定义归功于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

[5]提出广义的经济学定义不久,李斯(Rees, 1968)又提出了基于物质需要的经济学定义,但却丝毫未解释为何大幅缩减了经济学定义的范畴。罗宾斯(Robbins, 1962)也是如此,尽管在其1962年的著作的第1章中详尽地探讨了什么是经济学,但在之后的章节又将经济学定义缩至市场领域。

[6]默顿(Merton, 1975)做过出色的结构分析。

[7]行为最大化未必导致此结论,见第8章。

[8] 设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令

maxU=(Z1,…,Zm)

s.t.Zi=fi(ti)及Σti=t

这里,Zi表示第i种商品,fi表示Zi的生产函数,ti表示Zi的时间投入。关于时间这种稀缺资源分配的一阶均衡条件为:

这里,λ表示此人的时间的边际效用。

[9]熊彼特看来发生了混淆(Schumpeter, 1950, chap.21)。

[10]见Stigler(1961)。

[11]米尔顿·弗里德曼(Freedman, 1953)强调了此观点。

[12]杰里米·边沁(Bentham, 1963)说道:“认为人们不计算感情的命题,这并不正确,这个命题就同大多一般的或特殊的命题一样……我不想这样说,只有疯子才不计算感情。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计算感情。”他又补充,“计算感情大多是……出于经济利益。”

[13]在Grossman(1972)中,生命的长短被视为一个决策变量。

[14] 事实上,我在之前一篇文章中就已应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政治行为。

[15]Hammermesh和Soss(1972)扩展了部分陈述。

[16]这些陈述及经验依据源于Grossman(1971)。

[17]这例子来源于Stigler(1976)。科学地分析报酬体系等其他相关问题可参见Merton(1973, esp. part 4)。

[18]Jencks(1972)是个绝好的例子。Jencks甚至严重低估了能说明的部分,因为他忽视了Mincer[尤其是Mincer(1974)]及其他人的重要工作。

[19]见Stigler(1971)。斯密也未在有关法律的章节中说明,为什么归因于无知,其他学者也未有说明。

[20]教育对消费的影响的解释完全是通过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来进行的,Michael(1972)。

[21]Stigler和Becker(1977)分析了与稳定的偏好一致的广告,及较垄断性行业,在竞争业行业的广告更加重要的问题。Nelson(1975)也很好地探讨了广告并不会依赖于偏好的变化。

(1)感谢Joseph Ben-David, Milton Friedman, Victor Fuchs, Robert T. Michael, Jacob Mincer, Richard Posner和T. W. Schultz等人提供的有价值的评论。特别感谢George J. Stigler提供的大量探讨、评论和鼓励,感谢Robert K. Merton从社会学家的角度对我此文早先的草稿提出的大量有帮助的回应。由于我在此文中有一些不同于这些专家的思想,因此有必要声明文责自负。

核心关键词不超过3个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