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李斯说:“[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物质需要及欲望的社会科学。”(Albert Rees, 1968, p.624);以及其他更早的L. Robbins(1962)中涉及的Marshall,Canan等人的文献。
[2]庇古说:“[经济福利]是能够直接或间接以货币衡量的社会福利的一部分。”(Pigou, 1962, p.11)
[3]罗宾斯说:“经济学把人类行为纳入目标与具备多种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关系中加以研究。”(Robbins, 1962, p.16);李斯说:“经济学是在无数竞争用途中分配稀缺资源的研究。”(Rees, 1968)及其他文献。
[4]鲍丁(Boulding, 1966)将此定义归功于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
[5]提出广义的经济学定义不久,李斯(Rees, 1968)又提出了基于物质需要的经济学定义,但却丝毫未解释为何大幅缩减了经济学定义的范畴。罗宾斯(Robbins, 1962)也是如此,尽管在其1962年的著作的第1章中详尽地探讨了什么是经济学,但在之后的章节又将经济学定义缩至市场领域。
[6]默顿(Merton, 1975)做过出色的结构分析。
[7]行为最大化未必导致此结论,见第8章。
[8] 设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令
maxU=(Z1,…,Zm)
s.t.Zi=fi(ti)及Σti=t
这里,Zi表示第i种商品,fi表示Zi的生产函数,ti表示Zi的时间投入。关于时间这种稀缺资源分配的一阶均衡条件为:
这里,λ表示此人的时间的边际效用。
[9]熊彼特看来发生了混淆(Schumpeter, 1950, chap.21)。
[10]见Stigler(1961)。
[11]米尔顿·弗里德曼(Freedman, 1953)强调了此观点。
[12]杰里米·边沁(Bentham, 1963)说道:“认为人们不计算感情的命题,这并不正确,这个命题就同大多一般的或特殊的命题一样……我不想这样说,只有疯子才不计算感情。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计算感情。”他又补充,“计算感情大多是……出于经济利益。”
[13]在Grossman(1972)中,生命的长短被视为一个决策变量。
[14] 事实上,我在之前一篇文章中就已应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政治行为。
[15]Hammermesh和Soss(1972)扩展了部分陈述。
[16]这些陈述及经验依据源于Grossman(1971)。
[17]这例子来源于Stigler(1976)。科学地分析报酬体系等其他相关问题可参见Merton(1973, esp. part 4)。
[18]Jencks(1972)是个绝好的例子。Jencks甚至严重低估了能说明的部分,因为他忽视了Mincer[尤其是Mincer(1974)]及其他人的重要工作。
[19]见Stigler(1971)。斯密也未在有关法律的章节中说明,为什么归因于无知,其他学者也未有说明。
[20]教育对消费的影响的解释完全是通过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来进行的,Michael(1972)。
[21]Stigler和Becker(1977)分析了与稳定的偏好一致的广告,及较垄断性行业,在竞争业行业的广告更加重要的问题。Nelson(1975)也很好地探讨了广告并不会依赖于偏好的变化。
(1)感谢Joseph Ben-David, Milton Friedman, Victor Fuchs, Robert T. Michael, Jacob Mincer, Richard Posner和T. W. Schultz等人提供的有价值的评论。特别感谢George J. Stigler提供的大量探讨、评论和鼓励,感谢Robert K. Merton从社会学家的角度对我此文早先的草稿提出的大量有帮助的回应。由于我在此文中有一些不同于这些专家的思想,因此有必要声明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