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模式理论让我们认为,以感知者模式为主导型模式的人通常会过着宁静的生活,像狄金森那样。尽管在生活中他们的确?运用上脑系统将下脑系统传来的信息组织成连贯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至少)制订计划并勇往直前,但他们往往不能制订和调整复杂又详细的计划。然而,因为他们能够有效地运用下脑系统,所以总是努力弄懂他们经历的意义,并尝试明智地做出应对。拥有这些经验,这些人就能成为智慧的典范。
如果这项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习惯以感知者模式认识和行动的人一般不会追求名誉。尽管如此,一些没有野心勃勃地追求名誉的人却依旧取得巨大的成就。历史表明,帮助人们理解人类存在意义的精神领袖和宗教人物可以吸引大批的追随者。即使没有为谋私利而进行宣传,他们的观点也足以让人折服。
在我们的时代,某宗教的首领很符合这种描述。像狄金森一样,他的例子说明主导型思维模式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外在因素(后天的,而不是先天的):两岁的时候,这个生长在一个朴实农场家庭的儿子被判定为宗教领袖。他在6岁时就被送到一个宗教场所里。“主要主题是逻辑、艺术和文化、梵语、医学和宗教哲学。”他后来写道:诗歌、音乐和戏剧属于辅修科目,可以完善他的学识。23岁时,他接受最后的考验,光荣地通过考验,在佛教哲学中取得相当于博士学位的成就。如果他不得不在这种特定情况下制订复杂又详细的计划来获得成功,那么,这些成就或许证实了以感知者模式处事的能力。
尽管他将自己描述为“一个简朴的佛家弟子”,他的教导却并不简单,甚至超越了宗教。该领袖从未通过制订计划、采取特定行动的方式来追求“成功”(某些通常以行动者模式处事的人大获成功,如布隆伯格市长)和改变世界甚至别人的思想。相反,他的思维和行为很好地解释了“通常依赖和允许下脑系统来推动上脑处理(形成叙述)”的结果。他似乎尝试阐释他的经历、观察、阅读和学习的意义。
我们的目的不是探索他的教导,而是关注当一个人可能习惯以感知者模式处事、终其一生努力寻找意义时的智慧深度。
有人或许会争论说,相对于那些通常以其他三种模式中的一种进行思考的人,习惯以感知者模式进行思考的人更适合从更深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的存在。“我们可能会分享各种幸福,而承受这两种主要的痛苦:精神上和物质上”,该宗教领袖在《慈悲和个人》(Compassion and the Individual)写道:
在两者中,精神对我们多数人的影响是最大的。除非是患上严重疾病,或是缺乏基本的必需品,否则我们的物质条件在生活中发挥次要的作用。如果身体得到满足的话,我们几乎会忽略它。然而,精神会记录每一件事,不管它有多么微小。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将大部分的精力贡献到精神平和的事业上。
从我自己有限的经验来看,我发现内心最高层次的平静来自爱和慈悲的发展。我们越关心别人的快乐,我们感觉越幸福。
根据我们的理论,习惯依赖感知者模式的人可以每天将这种认识运用到他们的家庭、社会关系和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