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同性性行为的进化假说(6)

2020年7月6日  来源:美的进化 作者:[美]理查德·O.普鲁姆 提供人:heidong86......

我提出的进化模型假设同性性吸引力、同性性偏好和同性性行为中,都存在某种遗传变异。然而,对许多人来说,提到遗传学和性偏好,就会让他们联想到未来检测“男同性恋基因”,或者健康保险公司、准父母进行基因筛查的可能性。然而,考虑到我们在遗传学上对其他复杂的人类特征的了解程度,这种担心是毫无根据的。

基因组研究正在试图证明,大多数复杂的人类特征(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音乐能力、社会人格、害羞到孤独症)都受到很多基因变异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变异发生在基因组中的不同位置或者不同的基因上,它们各自产生的影响都很小。因此,即使这些复杂的特征有可能高度遗传,体现在不同个体身上也是基因、基因相互作用和发育环境的独特组合产生的结果。比如,最近有人对几千人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2%的最简单的DNA序列变异(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或SNiPs)发生的概率不到1/15 000,或者说低于0.006%。一个人只需要有3~4个这样的变异,他的基因在全世界的70亿人口中就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你的基因组中实际上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变异。因此,我们很难准确地估计每个人到底有多么与众不同。

就这样,现代基因组学发现了证明人的个体性(human individuality)的决定性事实。因为有无数独特的基因组合影响着每一种复杂的特征(包括性偏好在内),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根本不存在“同性恋基因”。在基因层面,对个人性偏好的影响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遗传学无法对人类的性吸引力进行简化和归纳,因为其背后的原因实在太多样化了。

综上所述,人类的同性性行为是以扩大女性的性自主权为目的,通过自然选择和性选择进化而来的假说,与大量有关人类性偏好和性行为多样性的证据一致。然而,这一假设似乎与我们在许多文化中观察到的现象不一致,比如在古希腊和新几内亚的各种原住民部落中,男性同性性行为的发生伴随着女性高度受限的社会自主权和性自主权。不过,这些文化很可能是规则之外的个别情况。要在这种高度强调长幼尊卑有序的文化中构建男性的同性性行为,通常需要一位活跃、有洞察力且在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年长男性和一位被动顺从、在群体中处于从属地位的较为年轻的男性。同性性行为的严格等级结构似乎是要将同性性行为纳入男性的强制性等级制度的一种文化机制,目的是控制同性性行为固有的对女性性自主权的促进作用。

虽然这些有关同性性行为进化的理论仍是推测性的,但我认为它们证明了将审美进化、性自主权和性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能形成一个新的卓有成效的研究领域。更令人惊讶的是,我提出的进化假说完全符合或支持了当代性别理论中的一些基本要素。比如,关于人类同性性行为进化的审美理论就分别支持了目前在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和双性恋群体之间进行的最重要的一场争论的双方观点。一方面,一些同性恋权利倡导者认为,同性恋者在本质上和异性恋者一样,区别只在于性欲和性伴侣。最能代表这个思想流派的是安德鲁·沙利文(Andrew Sullivan),他在1995年出版的《乃是正常》(Virtually Normal)中对这个观点进行了精彩阐述,这种思想也为美国和其他许多发达国家中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审美进化假说预测同性间的性吸引力是一种大多数人类都有的进化特征,因此支持了《乃是正常》这本书中的观点。同性恋者在本质上确实“和其他人一样”,两者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他们的同性性偏好的排他性和特异性,而不在于他们拥有同性性偏好。

然而,很多同性恋者反对这种社会同化主义的观点,因为他们认为性取向、性欲和性行为的多样性在本质上是对异性恋社会的一种合理破坏。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正常的麻烦》(The Trouble with Normal)的作者迈克尔·沃纳(Michael Warner)和《如何成为同性恋者》(How to Be Gay)的作者戴维·霍尔珀林(David Halperin),他们认为同性性欲本质上是对标准异性恋文化、等级和权力制度的颠覆。有趣的是,有关人类同性性行为进化的审美理论也有力地支持了同性性行为固有的颠覆性。根据我提出的观点,同性性行为的进化就是为了颠覆男性的性控制权和社会等级。因此,人类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出现同性恋者,很有可能是因为女性渴望摆脱男性的性控制权。

此外,如果同性性欲是作为一种颠覆男性性控制权的手段进化来的,就能解释为什么许多父权文化会从道德和社会层面,对同性性行为进行如此严厉的制裁。从这个角度看,对同性性行为的禁止是另一种加强男性在性和社会方面对女性及其繁殖过程实施控制的手段。

因此我希望,审美进化和性冲突理论能与进化生物学、当代文化和性别研究相结合,形成一个有学术价值的新领域。在精简主义盛行几十年之后,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领域提出的适应主义观点,要么忽视同性性行为,将其视为一种畸变,要么错误地把同性性行为从性行为中排除出去。谁能想到进化生物学和酷儿理论(queer theory)居然会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事实上,我认为未来这两者之间还会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共性。

同性 / 性行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