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同性性行为的进化假说(4)

2020年7月6日  来源:美的进化 作者:[美]理查德·O.普鲁姆 提供人:heidong86......

当然,这些关于人类同性性行为进化的审美理论都是高度推测性的。然而,我认为这种推测是可靠的和有保证的,因为这个问题的根本重要性、当前的适应性解释无法直接解决同性性欲进化问题的事实,以及这种适应性理论产生的不利影响,已经在公共和文化领域对人类性行为的探讨中逐渐凸显,尤其是大家越发把自己看作(有缺陷的)性对象,而不是自主性的、值得得到赞赏的性主体。显然,这个问题需要一种新的进化理论来解决。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这种审美理论的合理性以及与现有的人类和非人类动物在性方面的数据是否一致,来验证这些假说。首先,我要通过检验理论中的假设来评估其合理性。

比如,这种审美进化理论假设在性偏好及与性偏好有关的行为特征中存在可遗传的基因变异。与人类许多其他的社会行为特征一样,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更喜欢同性的性偏好(即自我认定的同性恋)是高度遗传的。

至于女性的同性性行为的进化过程,女性在自然选择的推动下结成社会同盟这一进化机制的合理性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所以,这个观点只不过是把一套众所周知的进化机制应用于一个新的情境。

然而,女性配偶选择可能推动男性的社会行为朝着促进女性性自主权的方向进化的假说是一个新观点。萨姆·斯诺(Sam Snow)和我正在开发一种数学遗传模型,这个模型能够确定之前提到的园丁鸟、侏儒鸟和人类的审美重塑机制的有效性,从而证明某种进化机制可能发生在某些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之下。

这种审美理论还认为,女性的配偶选择也能改变男性的社会行为,而且不只是以男女之间社交互动的方式,这正是我们在求偶场鸟类中看到的情况。雌性侏儒鸟的配偶选择改变了雄性社会竞争的本质,以至于兄弟情成为求爱成功的关键。男性的同性性行为可能是女性对男性的社会关系进行审美重塑的另一种形式,也是从进化角度解决男性性胁迫问题的另一种方法。

最有力地支持人类同性性行为具有抗胁迫社会功能的证据源自倭黑猩猩,它们是我们在生命之树上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之一。倭黑猩猩最为人知的特点就是频繁、随意地发生性行为,其中大多是非生殖性的,而且包括大量的同性性行为。倭黑猩猩的性行为能缓解各种社会冲突(尤其是食物方面的冲突)。因此,倭黑猩猩群体是平等且和平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雄性倭黑猩猩与雌性倭黑猩猩在体型上的差异要比人类两性之间的差异大,但在倭黑猩猩中几乎从未发现性胁迫的现象。因此,倭黑猩猩证明同性性行为能够削弱雄性在性方面的统治地位,减少灵长类动物群体内的性胁迫。而且,雌性的同性性行为可以加强雌性间的社会同盟关系,减少雄性在性和社会方面的竞争。此外,同性性行为还可以减少竞争,增强群体的社会凝聚力。尽管倭黑猩猩和人类的同性性行为在社会功能上是相似的,但二者是各自独立进化的,进化机制也完全不同。

有关同性性行为进化的审美假说,与从我们与倭黑猩猩及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生活的时期开始,已知的人类性行为的进化过程一致。大猩猩和黑猩猩只会在雌性短暂的生育期,抓住每一次与雌性交配的机会;相比之下,男性在女性育龄期以外的时间,也表现出对性的挑剔和兴趣。同样地,其他雌性类人猿很少有机会选择配偶,而女性已经进化得很挑剔了。

人类的进化也涉及性行为的很多其他变化。除了在女性有限的育龄期以外的时间性行为的发生频率增加了,而且性行为带来的感官和情感体验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由于人类的性行为兼具社会和生殖功能,所以有可能把这些功能扩展至同性关系中。隐藏排卵期的进化过程和性快感在审美进化过程中的不断加强,也会进一步推动性行为与人类繁殖期的分离进程。

同性 / 性行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