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些只进行同性性行为的个体,到经常、有时或偶尔进行同性性行为的个体,再到那些只进行异性性行为的个体,人类的性取向构成了一个连续统一体。与很多其他复杂的人类特征一样,人类性取向在基因层面受到的任何影响都是基于很多不同的基因发生的很多不同的变异,这些基因在发育过程中与环境以及彼此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由此产生的性取向、性吸引力、性欲和性行为的广度和特异性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个体在不同的性取向构成的连续统一体中所处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像这样的微小遗传因素产生的综合效应,也取决于社会、环境和文化方面的诸多影响。
目前,大多数有关人类“同性恋”进化的科学文献存在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即以进化过程会陷入困境这一假设作为出发点。然而,在引入性身份这种现代概念之前,我们并不清楚同性性偏好与较低的繁殖成功率到底有没有关系。人类的性行为与我们的类人猿祖先相比,已经变得更加频繁、持续时间更长、快感更强、方式更多样,而且其中很多性行为对繁殖产生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完全符合繁殖成功的要求。进行口交的异性恋者的繁殖成功率会低于那些不进行口交的异性恋者吗?显然,这是一个相当愚蠢的问题,我们没有理由这样认为。但在探讨同性性行为时,我们却遇到了这个问题。之前的很多相关研究都在试图从进化角度解释某种属于文化范畴的性行为,而没有研究关于性吸引力的主观体验(即性欲)多样性的进化起源和维持过程,只能说是没有抓住要领。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有关同性性行为进化的理论在试图解释这种行为的时候,都会提出解决由此导致的繁殖成功率降低的适应性方案。比如,很多人推测,具有同性性偏好的个体可能对更大范围的种群中其他相关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成功有促进作用。这种亲缘选择假说认为,同性性行为持续存在的原因是,具有同性性偏好的无生殖力的个体会在照顾自己年幼的兄弟姐妹、侄女侄子和表(堂)兄弟姐妹的过程中做出很大的贡献。因为这些乐于助人的“叔叔(舅舅)们”或者“姑姑(姨妈)们”与他们的亲属有相同的基因,所以很可能将控制同性性偏好的基因通过种群中的其他成员间接地传递给下一代。
亲缘选择假说的问题在于,同性性吸引力和帮助亲属抚养子女的意愿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亲缘选择假说完全没有考虑需要从进化角度做出解释的最突出的事实,即人类性欲的多样性。
简言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同性性行为会促使个体对有亲缘关系的后代进行繁殖投资。一种更直接地完成这种投资的途径是,进化出完全不进行任何性行为的无性个体,就像雌性工蚁和工蜂一样,但性欲缺失又与同性性行为中需要解释的现象完全相反。亲缘选择假说无法回答性欲本身的多样性如何进化和维持的这一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