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辽西夏金元+辽朝(916年-1125年)-契丹兴起-契丹的早期历史-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契丹文字的创制-辽统一塞北与进军幽云-萧太后临朝听政-辽五京的修建-四时捺钵制-西辽建国-接二连三的宫廷内讧-耶律大石在可敦称王-西辽建国——辽政权的延续-卡特万会战——西辽成中亚霸主-宽容的文化政策+西夏(1038年-1227年)-西夏兴亡-党项族的起源-西夏与辽结盟-西夏向宋求和-元昊建立大夏国-西夏文字创制-庆历和盟-西夏对汉文化的吸收-西夏佛教的发展-西夏灭亡+金朝(1115年-1234年)-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起源-女真与辽的鹰路之战-完颜阿骨打与出河店大捷-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金灭辽-靖康之难与北宋灭亡-金朝兴亡-完颜亮迁都-隆兴和议-大定明昌之治-金统治下北方经济的发展-“金以儒亡”之说-辽金文化-契丹文字-儒学被确定为正统文化-佛教文化的繁荣-丘处机和成吉思汗雪山论道-别具特色的戏曲和医学-元朝(1271年-1368年)+蒙古兴起-铁木真坎坷的幼年时光-追随王罕与札木合-虽败犹胜的十三翼之战-凝聚军心的班朱尼盟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分封子弟与部属-征服西夏与金-征服花剌子模-大蒙古国的分裂+忽必烈大帝-忽必烈的金莲川幕府-忽必烈登基-诸王之乱-李璮之乱-南宋灭亡,元统一中国-两次征日失败-忽必烈去世-两都巡幸-忽必烈营建上都-兴建元大都-三头六臂两足——元大都的城市布局-各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完善的城市供水系统-转瞬即逝的中都行宫-两都巡幸——南控中原,北连朔漠+大元帝师八思巴-萨迦派的崛起-八思巴成为忽必烈的上师-与道教徒的大辩论-珍珠诏书-创制八思巴文-八思巴晋升为帝师-八思巴圆寂+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瓷器与香料-侨居中国的蒲氏家族-航海家亦黑迷失、杨庭璧-航海世家——澉浦杨氏-外国人来华-《真腊风土记》与《岛夷志略》-元朝官修疆域图志+马可·波罗与中国-初至上都-元大都印象-人间天堂杭州-沿京杭大运河南下-返回威尼斯,《马可-波罗游记》出版+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多灾多难的少年时代-妥懽帖睦尔登上帝位-扳倒权臣伯颜,顺帝亲政-至正更化——恢复科举,编纂法典-脱脱复出——发行“至正交钞”,恢复黄河故道-红巾军起义,元朝灭亡

兴建元大都

2020年6月17日 字数:908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兴建元大都。

今天的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建城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燕国古都蓟。

契丹族建立辽朝后,向南渗透。936年,包括今天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之地,被石敬瑭割让给辽朝。辽朝于此建南京(幽都府,后改称析津府),成为辽五京之一。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兴起后,于金贞元元年(1153年)正式迁都今天的北京,定名为中都大兴府。

蒙古兴起后,金朝被迫南迁,蒙古军队于1215年占领中都,恢复旧称——燕京。此时的燕京,经战火摧残,已残破不堪。蒙古在此建立燕京行省等机构,成为当时蒙古统治华北地区的中心。直到半个世纪后,随着蒙古帝国形势发生巨变,燕京的地位才发生根本转变。

1259年蒙古第四代大汗蒙哥去世后,1260年三月,忽必烈于开平即位,随即与留驻漠北的弟弟阿里不哥之间爆发了长达四年的汗位争夺战。燕京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军事基地的作用,许多物资、军队都在这里集中,然后运往北方。

由于蒙古旧都哈剌和林被阿里不哥占据,忽必烈政权的统治中心已经南移,不少人向忽必烈建议,选择燕京作为新的都城。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燕京正式恢复旧称——中都,而在前一年,忽必烈的王府开平已被命名为上都,至此,两都巡幸制的雏形开始出现。

有鉴于燕京城屡经战火、残破不堪,忽必烈决定在城外选址,营造一座新城。

实际上,早在忽必烈即位初,他就经常驻跸于燕京城外东北郊原金朝残存的几处离宫。至元元年,忽必烈下令翻修琼华岛上包括广寒殿在内的前金离宫建筑。第二年十二月,他还命工匠制造了用来盛酒的渎山大玉海,安置在广寒殿内。此后,附近各处宫殿楼阁陆续开始兴建。

渎山大玉海由整块玉石雕琢而成,体形庞大,可盛酒三十余石。元朝灭亡后,渎山大玉海历经沧桑,后来被京城某处道观用来作腌菜的坛子,直到清朝乾隆年间重新发现后,才被移置于北海团城承光殿前亭子内,成为元朝建设大都城的历史见证。

同上都一样,大都城的总设计师也是刘秉忠。

刘秉忠选定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丁未为黄道吉日,新城建设在这一天正式破土动工。至元九年(1272年),元朝将新城命名为大都,至此,两都制由原来的中都、上都改为大都、上都。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都城建设基本完工。原来的中都旧城,虽在大都城外,也成为大都的组成部分,被称为旧城或南城。

至元二十年(1283年),城内基本设施修造完备后,元朝正式开始了旧城政府机构、税务机关与商铺等搬迁工作。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元朝建立管理大都城的机构——大都路总管府与留守司。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旧城居民也开始大规模搬迁进城。大都城的建设,历经十多年,至此基本告一段落。

忽必烈 / 元大都 / 元朝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